屈婷婷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它“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当人们的情感达到及至,用语言与其它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时,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了。
所谓舞蹈编导,就是推动舞蹈事业前进与发展的开拓者。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把舞蹈这个特殊的艺术用肢体语言来充分表现,通过丰富的舞蹈语汇来表达高尚而美的思想品德及感情世界。
一、编导的创作思想来源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话提炼的非常精准。当今社会可称得上是飞速发展;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形象则是任何一个艺术作品思想内含集中的体现。行为的出现是人本能的情感反映,情感则是人的精神载体。因此,在舞蹈的创作中,首先,要融入你所反映的人、事、物的精神及独特的视角,这才有可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真情的、极限的刺激。从编导角度来讲,①舞蹈创作其中的思想,要达到形、神统一,具有典型说服力较强的“舞蹈语汇”。我们都知道,舞蹈是以它独特的身体,动作,韵律来表达着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我在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理论家、教育家、舞蹈编导及社会舞蹈活动家贾作光老师的书中看到他在定义“舞蹈形象”之时讲:“②舞蹈形象就动作层面而言要区别于生活中人体的自然动作,在表达作品内容和主题时要形象鲜明,在把握舞蹈形象时还应立足于以民族的形式去完成表达感情的任务”。我深深地领略到其中的深刻含义,根据贾老师的见解,针对我国舞蹈创作,特别是近年产生的一些优秀作品,以人物形象设计为例子,谈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喜、怒、哀、乐,使人们能看见美化过的、修饰过的、有节奏的、区别于平时生活当中,人身体的自然动作和简单的语言叙述表达方式。这就是我们所指出的舞蹈艺术。每一个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都是紧密地和作品主题结合在一起。舞蹈本身就是视觉艺术,她反馈给人们的视觉信息,是那种美的、让你感受到心跳;会随着音乐于演员的情绪共同变化;会在头脑中幻想,这种台上台下相互的刺激,完美地升华了人们心中的感情,这些无疑指属于舞蹈。这种艺术带给人们的感觉很奇妙。这种舞蹈形象,张现出鲜明的个性、新锐的视觉、丰厚的内容闯进人们的心坎,泛起你无限的遐想空间。“个性”是编导,运用独到的艺术眼光来创作形象的集中反映;而“共性”则是人们对艺术作品认可,产生共鸣的基本要求。这个基本要求,我想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审美;还有一种艺术欣赏水平较高的人群,他们会深研编创者的用意及目的,从中审视到编导的创作水平。只有创作出这样具有广大人民所需求的基本审美的形象,我们的作品才有可能是成功的。不错,编导的创作思想果然应该与众不同。
二、舞蹈编导的思想
丰富的想象力是建立在多彩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对待生活没有一份热情就无从谈起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二者是息息相关、互为依托的。同时,舞蹈编导思想的发展又需要对艺术的热情和激情来推动,当一个人做某件事情充满激情时,大脑就会调动起浑身细胞倾注全力来观察和思考,这时的想象之门是敞开的,很容易进入一种创作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撞击出来的灵感,通过联想与想象就能萌发出创作动机。相反,如果对舞蹈创作缺乏这种激情,就很难产生这种“漫无边际”的想象,所以说,丰富的思想和强烈的创作激情对于舞蹈编导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基本素质。
舞蹈的创作思想就是有意识地把生活之中的情感、事物用肢体语言去表现、发挥,加以舞蹈化。通过人物形象去塑造舞蹈作品,使其具有舞蹈这个特殊属性的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被这种奇特的现象深深的吸引着。③舞蹈美是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的楷模。因为舞蹈是一种行为艺术,是看的见摸的着,感受并感动的艺术,她可以让人们直接感受、撞击心灵。而生活的雏形是舞蹈美的基础。舞蹈美和生活美是相互作用的。只有抓住了生活中的真美,运用到舞蹈中才会更美。虽然表达的手段有时会抽象,但“感情”也是真实存在的。我坚信舞蹈编导必须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观察、分析,真听真看真感觉。然后把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赋予人物本身,再加工推敲,创造出更美的舞蹈形象来。就比如一块纯粹的玉石,要经过精美而细腻的雕刻,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另外,还强调“托情于物”,不仅仅看到事物的外面还要求深入到内在性格并赋予其想象意蕴。舞蹈编导还要有超越常人的摹仿能力,这也是编导创作思路的一个现实问题,也能充分的帮助编导完成“二度创作”。舞蹈编导的之所以重要,他的专业特点很明朗,说白了就是应用“舞蹈的眼睛”对生活的感受进行分析提炼,把原本单一的语言用肢体表现出来,情感表达的更充分。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写活了。
综上所述,舞蹈编导的思想,是引领整个舞蹈事业健康发展的枢纽。其实我们学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自由的精神。
注释:
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黄明珠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1月。
②《舞蹈形态学》;于平著;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1998年2月。
③《走进艺术殿堂》;岳学军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出版; 第35页。
(作者单位:佛山市文化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