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和明朝长城的比较研究

2012-04-29 00:44熊大靠
考试周刊 2012年71期
关键词:明长城万里长城秦始皇

熊大靠

摘要: 本文从秦朝和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概况、特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秦朝和明朝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两朝修筑的长城是中国人智慧与力量的展示,也是中国灿烂文化的象征。

关键词: 秦朝明朝长城比较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长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长城的评价语为:“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那么,如何比较秦、明两朝修筑的长城呢?

一、修筑的目的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步兵很难抵挡匈奴骑兵的进攻,只有靠修长城来进行防御。明朝修长城的主要目的也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明初是防止前朝(元)残留势力鞑靼、瓦剌族南下;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明朝自始至终对北方防务的建设非常重视,也不断修筑北方长城。

二、修筑的概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六国,成为中国唯一政权,并改制为帝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并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5000多公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的极盛时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建成的长城。明朝从洪武至万历年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在累计200年时间内筑起了一条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达7300多公里的长城。

三、修筑的特点

秦长城是将统一前北方诸侯小国各自建造的长城衔接起来,形成穿山越岭的北方边界的屏障。《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就是印证。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据司马迁《史记·蒙恬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除制塞,起临泺,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在建筑材料上,秦长城以石筑见称,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多为碎石夯筑,墙体较矮,多为3米以下。秦朝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秦长城比明长城短,而且偏北,长城上没有烽火台建筑,而是将烽火台修建在距离长城100米远的地方。

历数各个朝代,明长城修筑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建筑也最为精美,形成了中国北部东西走向的坚强防线。明长城比秦长城长,而且偏南。明长城东部山西黄河以东为砖石铺砌,西部黄河以西为黄土夯筑,长城上建设烽燧,逐步形成了“九边”分区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筑长城的制度。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有几重防线,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重要的关城有山海关和居庸关等。

四、修筑的影响

首先,秦时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新书·过秦》记载:“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生活的安定和垦殖北方土地,起了重要的作用。唐·汪遵《长城》记载:“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认为长城雄伟高固,使外族不敢轻易入侵,维护了国家的和平盛世。《清·杨鸾》也记载:“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认为长城雄关蜿蜒,挟制中外。秦始皇筑长城,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

明朝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把秦始皇的万里长城重新翻修了一遍,并且建立了完善的防守制度,明长城对于明朝政权的巩固,北部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安定,国家的安全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公元1499年,瓦剌首领率兵突破了长城防线,生擒了御驾亲征的明英宗。长城没有阻碍来自北方的蒙古族人和满族人入主中原,可见长城毕竟只是一堵城墙,还不足以让一个王朝安全地躲在它背后度日。顾炎武论及明末发生在居庸关的战事时感叹道:“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而人心去也。”一旦王朝接近没落,长城也并不能真正帮它抵挡住什么。

其次,秦朝和明朝修筑长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平安定的保障,为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相对平稳的生产环境。长城是长城内外各民族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近代以来,中国人更是以长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猜你喜欢
明长城万里长城秦始皇
“万里长城”真的有一万里长吗
万里长城
放眼明长城
万里长城永不倒
万里长城
秦始皇忆师
探析山海关老龙头的文化内涵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拜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