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党龙
摘要:本文从矿产资源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矿产资源禀赋、人类经济活动四个方面,就矿产地储备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供决策部门参考。
关键词:矿产地;储备;选择;影响因素
矿产地储备工作涉及矿种的选择、储备规模、储备地选择、储备地轮换动用和监管,以及储备地的补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论证。本文仅就储备地的选择做一些尝试性的研究,希望对湖南省矿产地储备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储备地的选择应与已存在的规划相一致
在储备地选择时,应以地质大调查新发现的矿产地、未设置矿业权的矿产地以及两权价款项目新发现的矿产地为基础。这样不仅不会对当前经济的发展造成冲击,同时也有利于储备工作的开展。因此储备地的选择首先应与国家的规划和相关产业布局没有冲突。湖南矿产地储备应在国家矿产地战略储备的框架内,在完成国家矿产地战略储备的部署任务之后实施。
2储备地的选择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
矿产地储备不仅可以应对长期的矿产资源供应中断,同时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通过储备矿种的选择、储备规模的调整以及储备矿产地的布局实现对相关产业的调控。如在产能过剩、价格低迷时,加大储备的规模以约束产能扩张、稳定价格,同时通过储备地的布局,调整全省的生产供应,实现产业的区域调整和转移。因此,储备地的选择应同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相协调,重点适应未来相关资源的产业布局。
3储备地选择受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其禀赋的约束
储备地的选择受矿区资源规模,矿石品位,共、伴生资源状况,周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自然禀赋的约束。
由于矿产地储备具有长期性,一旦确定列入储备,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将不予开发,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不仅要能影响到当前矿产市场的价格预期,还要能够应对较长时间的供应中断,即以整装大中型的矿区为储备对象,因此矿区资源规模是储备选择时应考虑的首要因素。
矿石的品位是衡量矿石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影响储备地选择的重要因素。对于优势矿种,省内资源丰富,可保障年限较长,可以择优储备,即储备矿石品位较高的矿产地;但对于资源短缺矿种,由于当前供应就已不足,如果再将优质矿石储备起来不予开采而进口资源,会大大增加当前经济发展的成本,因此,短缺矿种的储备应以储备不经济或矿石品位处于边际经济的矿产地为主。
综合矿多,单一矿少是湖南矿产资源的另一显著特点。同等条件下,多矿种的矿区应优先考虑列为储备矿产地。
矿区周边生态环境的可承载能力,是影响储备地选择的又一重要因素。对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超出其生态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不可恢复或难以恢复的矿区,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进行储备。
4储备地的选择受经济行为的影响
选择储备地,还要考虑经济活动的影响。经济活动对储备地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储备矿种当前的生产供应格局,二是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备性,三是地质工作程度。
储备矿种的生产供应格局,主要指当前资源开采、选冶的规模、分布以及技术设备的先进程度。如湖南的锰矿原料基地等。这些基地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些原料基地也为我国提供了经济建设急需的各种矿产资源。在当前快速工业化时期,他们依然是国内矿产资源稳定供应的重要支撑,在进行储备矿区的选择时,必须为这些原料基地留下一定的存续空间,保证现有产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能够正常生产。如此不仅能维持资源短期供应的稳定,同时也不会造成大量下岗人员,激化矛盾。生产供应格局可以资源的开采强度进行衡量。
资源的开采强度是指某种矿产资源省内产量占国内或世界总产量的份额与该种矿产资源储量在国内或世界总储量中的份额的比值,将“1”作为临界点,假设该种资源的省内、国内或世界储量没有变化,当开采强度大于1时,说明该种资源开采速度大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以至于该种矿产资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当开采强度小于1时,说明该种矿产资源开采速度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则该种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总储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开采强度计算公式如下:开采强度=(该种矿产资源省内总产量/该种矿产资源的国内或世界总产量)/(该种矿产资源省内资源储量/该矿产资源的国内或世界总储量)。
经统计计算,湖南省6种具重要战略意义的优势矿产资源的开采强度,大于1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钨(1.2116)、隐晶质石墨(3.6847)、锑(1.5373)等3种,锡(0.8658)开采强度亦接近于临界点1,因此,钨、锑、隐晶质石墨这3种矿产资源即是当前湖南省应着力保护的矿产资源储备品种,而锡也是湖南省的优势矿产资源,同样表现为出口量过大,资源储量不断下降,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保护。
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否,也是影响储备地选择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通常包括居住建筑、办公商用建筑、能源动力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环保水利设施、邮电通讯设施。就矿产资源的开发来讲,主要包括能源动力和交通运输两大类,如果能源动力供应充足、交通条件便利,意味着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比较好,将此类矿产地储备起来,则需要付出较大的机会成本,不适宜作为储备地;同时,若开采能源动力受限、交通运输不便的矿产地,则会付出较大的成本,因此在选择储备地时,应优先考虑偏远山区等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
地质工作程度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调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远景区划、矿产勘查等一系列基础性地质工作,对一定地域内矿产资源的种类、储量等的了解程度。地质工作程度越高,对矿产资源家底了解得就越清楚,也就越有利于做出合理的矿产资源规划;反之,不利于资源的统筹开发与综合利用。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矿产勘查可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煤炭资源称为精查)四个阶段。
预查的工作程度太低,不能取得必要的数据支撑,而勘探工作程度又过高,用以储备存在较大的机会成本。因此,应以处于普查和详查阶段的矿区为主要储备对象并进行合理的比例组合。
总之,影响矿产资源储备基地选择的因素较多,在储备地布局时应分矿种,根据不同情况合理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对拟储备的矿区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终的储备地。
参考文献:
【1】齐亚彬.中国矿产资源储备问题研究〔J〕.资源·产业,2002(6):53-54.
【2】王玉平.中国矿产资源储备战略研究〔J〕.中国矿业,1998,7(6).
【3】陈毓川.建立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和体系〔J〕.国土资源,2002(1):20-21.
【4】杨子健.加快建立我国优势矿产资源储备〔J〕.宏观经济管理,2008(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