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
7月我再次回到伦敦,回到伦敦商学院,这个我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此时的伦敦正值奥运前夕,街上熙熙攘攘,前来观看奥运赛事的游客也日渐增多。回想4年前的此时,北京也是正在备战奥运,欢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游客。
今日的伦敦和北京,或许在基础建设和硬件设施上的差异微乎其微,北京或许还更胜一筹,随着中国经济在这些年的飞速发展,更让世界500强总部在北京的落户数超过了伦敦,然而,在人才建设这个软性条件上,北京距离伦敦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尤为体现在吸引和培养全球化人才的问题上。是什么让北京和伦敦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呢?
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便利的读书条件
初到伦敦时,我便被她浓厚的文化气息所吸引。这一点体现在随处可见的公共图书馆,除了最为著名的大英图书馆以外,社区图书馆几乎在每一个居所的附近都可以找到,而且,完全是免费服务,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有合法的居留证明就可以免费享受借阅的服务。这为市民的读书需求带来了莫大的便利条件。但如果仅仅说是方便那就片面了,在北京的时候,我去图书馆的时间极为有限,除了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以外,主要的原因还是很少能找到我需要的书籍,所读之书多半都是自己买来的。而在伦敦,各个图书馆里的藏书可谓应有尽有,从孩子们喜爱的绘画读物、儿童小说,到青年和成人们所需的科技、传记、管理类书籍几乎你都能找到,甚至还有很多中文书籍,各个社区图书馆的联网管理也非常完善,所借的图书可以就近送还。
除了社区图书馆以外,伦敦的各个大学校园完备的图书馆设施自不必提,学校的图书馆通常是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的管理也非常人性化。还记得读书期间,我在帮导师做一个创新组织形式的研究项目,有一本我需要的书学校的图书馆恰好没有,在写信给图书管理员征询能否从其他图书馆借调的同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就已经迅速下定单购进了这本书。其态度之谦和,行动之迅速让我颇为动容,足见学校对待学生和学术研究需求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图书馆虽是硬件设施,但地铁公交上也常可见手捧书本的男女老少,足以证明读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来源于伦敦多年积累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等大文学家似乎顺理成章。
习惯了伦敦方便的图书馆资源,回到北京后,我常常会感慨城市图书馆资源的稀缺,甚至曾有冲动要建社区图书馆。一个城市要想建造图书馆不难,然而真正打造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氛围却非一日之功。北京,同伦敦相似,亦是有着渊远历史的古老的城市,但在多年现代化的建设、快速的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成功学的泛滥,似乎也使得一些人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
一流的教师队伍
英国高等教育在全球享有良好的声誉,这不仅使英国本土的学生有很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吸引着大量的留学生流入英国。英国高教产业给英国经济带来了很高的价值,这是英国同其他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竞争的优势之一。根据2010年的估算显示,英国大学经济年产值达590亿英镑,占英国GDP的2.3%。同时英国高等教育作为国家资产的一部分,其优秀的教学质量和研究素质在国际间备受认可。数据显示英国人口仅占全球总人口1%,但是英国科研成果被引用的比例却高达12%。这足以说明英国的教育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如此,伦敦的大学自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的师资队伍。以伦敦商学院为例,在这里的课堂上,到处可见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的毕业于牛津、剑桥、哈佛、斯坦福等世界名校的教授,每个人都有着渊博的知识和犀利的观点,课堂上生动的教学方式吸引着莘莘学子。
多元的国际文化和包容的世界公民
由于其国际化的性质,居住在伦敦的人们来自世界各个国家,而真正来自伦敦本地的人已经成为少数。再以伦敦商学院为例,一个班级可能大约只有1/10的人来自英国,其他均来自世界各地,学校也尽可能从更多的国家招收学生,典型的一个班级学生构成的国家数大概是22到30个。这使得学校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氛围,试想在这样一个多种族的环境中,没有人是来自于大多数的民族,每个人作为个体都是少数,所以其形成的文化也很难说是某一个国家的文化。学生们从这里开始就已经要学会适应全球化的环境,可以说,培养全球化的人才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放入真正全球化的环境中生活,让每个人都学会包容,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习俗。
另外,同很多国内的学校不同的是,英国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应用学习小组的形式,入学之初,每一个班级都会划分成多个由5—6人组成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都尽可能地穿插不同国家、不同经历的学生,这些同学将是你在整个学年交流最为紧密的人。这样又形成了一个相对多元和国际化的小环境,这种浸入式的全球化氛围,更加速了同学们对国际化团队的适应。除此之外,采用学习小组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准备工作,学习小组经常会在一起讨论和共同准备课上的内容。在这里,你不会看到填鸭式的教学,由于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非常热烈,在课堂上,如果来自东方的同学们过于谦虚谨慎,将难以争得在课堂上的发言机会,所以他们大都学会了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全球化人才竞争的一个必要的基础条件。
开放的信息渠道
生活和学习在伦敦,我从没有感觉过是生活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在这里,世界的信息似乎是没有任何阻碍的。身在伦敦,我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来自加州的创新思路,来自纽约的金融信息,来自北京的经济形势和来自伦敦的科技成果。这或许是因为四通八达的互联网络,或许是因为时常光顾校园的企业管理者不断地更新着世界上的最佳实践,亦或许是因为教授学者们带领学生们不断挑战学术研究成为意见领袖。总而言之,伦敦的学术和商业思维是鲜活的。
在现实生活中,伦敦的人们注重交流,例如在伦敦街头,随处可见小酒吧和咖啡馆,而这里也常常是同学们课后聚会的场所,大家在这里谈天说地,相互交流,或许可以说,这源于英国的聚会文化,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之余,不仅增强了对其他同学的了解,更有益于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一个城市的建设中,硬件的建设容易,而软环境的改变却很难,北京要想真正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光靠打造一流的基础设施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和吸引全球化的人才才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