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博
前去采访香港理工大学前校长潘宗光先生的路上,潘先生的好友王军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奇特经历:
8年前的一天,普陀山上,虔诚的佛教徒潘宗光与朋友们准备前去佛顶山礼佛。当日本是个晴好天气,但行至半路,风云瞬时变幻,前方突然阴云密布,看似有一场雨就要降下。众人没有被天气所扰,仍然相携拾级而上。正当诸人来到佛像之前准备拜谒行礼之时,乌云滚滚的天空突然有一道光芒破云而出,正照在佛像身上,众人大惊,纷纷赞叹这一景象之奇异,旁边僧人言道,你们之中,必有有佛缘之人。王军心想,潘宗光学佛多年,这说的必是他了。
科学与佛教结缘
潘宗光在香港大学做了22年的教授、院长,之后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达18年,是一名职业教育家。潘宗光还是一名佛教人士。曾有记者问潘宗光:“作为一名科学家和香港理工大学的校长,最初信奉佛法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打动了你?”潘宗光机智地反问:“如果我是基督教徒,你会问我为何信基督吗?”
潘宗光曾引用两段话表白自己为何会信佛,其中一段源自孙中山先生。孙先生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另一段话来自爱因斯坦,他说: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个人格化的神,扬弃了死板的信条教义及宗教理论,涵盖着整个自然与精神,它应该是建基于对万有的体会而生起的宗教意识,将自然与精神结合成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佛教就正符合这些条件。
在潘宗光看来,佛教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虽然所属不同,但两者背后贯穿着同样的对于因果的探索与学习。换句话说,佛教和科学两者对因缘的探索是不谋而合的,甚至有异曲同工之妙。潘宗光曾特别尝试利用自己对科学的认识,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佛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重要概念,又以科学的推论,来说明佛教相信六道存在,并非迷信之说。
对于佛教的理解,潘宗光与一般人迥异,通过这么多年来的学佛,他深切地体会到,佛教不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还是一门深奥渊博的哲学,仅仅空谈信佛还不够,还需要多方面而恒久的实践,很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深入学习。
在潘宗光眼里,佛教不是消极避世的,而是积极作为的。在校长任上时,潘宗光积极实践了自己的理念,从别人不太重视的领域着手,重点发展了香港理工大学的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他说,虽然在学问方面,这些不是最高档次的学科,但它们的应用性比较强,很有发展前途。现在,经专业期刊评估,香港理工大学的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排全球第二,成绩不俗。
再一件,是香港理工大学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很大的设计部门,并且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气。潘宗光介绍说,中国现在是世界加工厂,世界上的主要产品都是中国做出来的,但中国做的是别人的品牌,将来我们应该发展自己的品牌,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求我们有好的设计师、好的技术。香港理工大学经过十多年的投入,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
精进中的“精进基金”
正是那次普陀山之行,潘宗光与众多朋友达成初步意向,希望着手成立一个基金,取名“精进基金”,用以资助内地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位课程。潘宗光的好友金庸先生得知此事,欣然为基金会题写了会名。
一转眼,7年时光过去,潘宗光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作为这些年对“精进基金”运作及成效的感悟,其中对学生的殷殷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潘宗光说:“精进基金资助大学生计划成立至今已近7年,在有心人的支持下,为暂时贫穷而合资格的大学生提供金钱上的资助,让他们安心完成学业。我们每年都有新的同学加入,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有毕业的同学。看着他们成长、成材、成器,我老怀大慰,因为他们都是社会和国家的将来。
“近年,社会对90后的年轻一代有很多的讨论,而且往往是负面居多——冲动、不满现状、缺乏目标、不肯挨苦……但我总希望以比较正面的心态去欣赏年轻一代,我相信他们大部分都是有理想、有盼望、愿意承担的年轻人,他们心思灵巧、别具创意、充满潜质,只要走对了路,一定可以好好发挥,为自己开创光辉前路,也带领社会和国家不断进步。”
“很多在9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今年都大学毕业了,相对于我们出生于四五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的确要面对更多、更激烈的竞争,全球一体化、资讯发达、知识型经济的发展等等都令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对人更加苛求,但亦同时为大家带来更多机会。同学们不要害怕,只要牢记一些做人的原则,成功总不会远,理想总有一天会达到。
“为人处世必须学会吃亏,能吃亏是处世的一种睿智,也将成就更多。千万不要计较付出与收获是否成正比,也不要担心能不能遇上伯乐,重要的是不断努力、不断耕耘,做好每一天、每一份的工作,我们未必能较别人更有智慧,有更好的际遇,但我们凭自己的决心,一定可以更努力、更投入、更专业。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今世代变化的速度令人吃惊,同学们若稍稍安于现状,已经可能无法追上时代的步伐。今日社会需要的是软硬实力的同步发展、要终身学习、创意思维、高瞻远瞩、不断挑战和突破,但亦要居安思危,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利利他……”
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教育家,潘宗光特别强调“硬实力”与“软实力”兼顾的教育方式。他认为,今天理想的大学教育主要应针对两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吸收知识,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分析能力,统称为“硬实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文化内涵等,称为“软实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硬实力与软实力”这两个名词时这样解释,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硬实力”就是指支配性实力,比如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而“软实力”则是文化、国民素质、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及其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综合实力都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的,两种实力的关系不是和而是积,是互为补充的。
教育也是一样,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同步发展软硬两方面的实力。因为一个人的学问越高,他的硬实力越强,那么他就越需要小心,因为他很容易变得目空一切,走极端。这时候他需要用软实力:他的智慧、慈悲心、品德来平衡他强悍的硬实力,这样在大是大非当中才可以把持得住。
潘宗光说,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武功很高,但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因为他的软实力还不够。所以他又向张三丰学太极剑,张三丰在他面前表演太极剑,张无忌没有看剑招,而是看剑意。最后他说:“我现在全部忘记了,忘记得一干二净了。”这说明他已经摆脱了剑术的约束,人剑合一,武功登峰造极。
人们应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潘宗光引述《道德经》中的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为学日益”就是说人们要不断增加自己的学问、知识、技能,增加硬实力;“为道日损”是说人们要修心,要加强软实力。怎么提升软实力?就是把妄想、陋习、贪恋慢慢减少,那么人们的包容心就会越来越大,没有条条框框管住,思维越来越清净,做事更专一,全神贯注,这个境界老子叫“无为”。老子说的“无为”并不是“不为”。“无为”是指人的硬实力很强,但硬实力跟人融在一块儿,就像张无忌一样,没有妄想,没有偏执,没有条条框框束缚住人们的思想,这个境界是“无为”境界。在“无为”境界下,可以“无不为”,办到一般人办不到的事情。
对于人生的发展,潘宗光有一个为人称道的比喻。他说,人生就像发射卫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要冲破大气层的阻力和地球引力,如果能量不够,就冲不出去;第二阶段冲到太空以后,就没有什么阻力了,但如果轨道不正确,就会飘走,这个轨道要不停地调整,慢慢靠近月球;第三,要真正绕月球飞行,速度不能快也不能慢,快了冲力过大,就越过月球了,速度太慢就会被月球引力吸进去,不能变成绕月卫星。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三个阶段,才能达成理想。过去已经发生了,我们无法改变;未来会怎样,我们也不知道,唯一属于我们的就是现在这一刻,这一刻是真的拥有。潘宗光寄言每一个人: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每一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