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静
氯碱产业有“工业之母”之称,最基础的大宗产品是烧碱和氯气。截至2011年6月底,国内烧碱产能共计3288万吨/年,在产企业有182家,单个企业平均产能18.1万吨/年。据中国氯碱协会统计数据,山东、江苏、河南三省的氯碱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三省烧碱产能占到全国总产能的1/3以上。
虽然被称为氯碱前三名,但是三个省氯碱产业的含金量却有很大差异。本文分析三个省的氯碱发展情况,探讨河南氯碱行业下一步的发展出路。
一、三省氯碱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国氯碱行业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两大主要产品,烧碱和聚氯乙烯产能均跃居世界第一产能大国,2010年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烧碱产能2973.5万吨。山东烧碱总产能698.5万吨、江苏347万吨、河南186.5万吨。2011年1~6月份,全国烧碱产量1235.1万吨,山东285.83万吨,江苏119.84万吨,河南80.83万吨,鲁苏豫三省烧碱产量分列全国各省产量前三,总产量占全国烧碱产量的39.38%。
可以说,“十一五”是氯碱产业积极扩张、快速发展的五年,但在产能扩张后又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为氯碱企业的产品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国内的氯碱企业大量生产通用型PVC树脂,一方面造成了国内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却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下游需求,塑料加工行业需求的新品种PVC特种树脂仍需从国外大量引进。由于市场的变化,三个省的氯碱行业发展各有不同。我国东南沿海,是氯碱产品最大的消费市场,山东和江苏是国内化工最强的省份,氯碱产业也不例外。目前,山东烧碱产能、产量已占到全国1/4以上。到2010年底,山东烧碱生产企业39家,产能850万吨。江苏省共有氯碱生产企业24家,烧碱总产能达351.5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11.7%,仅次于山东,位列第二。山东不仅产能最大,而且近年来氯碱下游产业链延伸得也比较快,耗碱、氯、氢产品发展迅速,按产能计算,本行业耗氯量达到了50%以上。江苏虽然氯碱产能居于第二,却是氯碱“产业树”最茂盛、产品种类最多、园区发展最完善、效益最好的省份。相比较而言,河南氯碱下游产品链条比较单薄,资源型能耗型的产品比重偏大。
二、河南省氯碱行业现状
(一)成就
“十一五”期间,伴随着河南省盐化工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氯碱行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产能、产量、企业规模连年翻番,产业结构不断提升,技术进步实现突破,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对河南省工业及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产能产量大幅增长,企业规模明显扩大。“十一五”时期河南省氯碱化工行业飞速发展,产量大幅增涨。2010年底河南省烧碱产能达180万吨,产量140.23万吨;PVC产能130万吨,产量98.38万吨。与2005年实际产量相比,烧碱增长206.7%,PVC增长323.9%。河南省的神马氯碱、昊华宇航化工、联创化工、东大化工等氯碱化工企业已在全国行业名列前茅,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2.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伴随着行业科技进步,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河南省氯碱化工行业产品结构得以进一步调整,不但更适应了下游市场的更高产品技术含量要求,也为节能减排、提高企业效益作出了贡献。
3.全行业技术水平快速进步。随着世界及我国氯碱行业技术装备的快速发展,河南省的氯碱化工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也日新月异,大型离子膜电解槽甚至零极距电解槽、传统盐水精制工艺已被膜过滤技术所取代,一些新型节能减排技术已被企业广泛使用。
4.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成为氯碱化工行业的共识。“十一五”期间,国家积极推进工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河南省氯碱化工企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按照国家氯碱行业清洁生产要求,积极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如淘汰隔膜法烧碱、直接使用盐卤生产、氢气综合利用、低汞或无汞技术的采用、电石干法制气、电石渣再利用生产水泥等不仅减少了原料、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做到了清洁生产,保护了环境。
(二)河南省盐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
1.全国氯碱行业的产能过剩,波及河南省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下游产业的强力拉动,氯碱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产能、产量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盲目投资、盲目建设、快速扩张的现象导致氯碱行业进入了产能过剩的时期。2010年年底,全国烧碱产能仅仅发挥了65%。这导致企业装置负荷降低,同时为了占领市场,低价倾销,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各企业间产品同类化,尤其是耗氯产品主要为PVC,产品雷同,附加值低,企业间容易出现降价竞争等市场行为,缺乏企业间产品差异化发展。
3.园区化循环经济产业链仍不完善,大多数企业主要以烧碱、液氯、PVC等低级产品运往园区外销售,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短,这不仅增加了运输销售成本和安全隐患,而且不利于园区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减弱园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4.节能减排、环保、安全压力加大。氯碱、PVC等属高耗能危险化学品生产行业,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环保、安全生产等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必将给企业带来更大压力和挑战。
三、今后3~5年河南省氯碱化工行业发展的建议
当前,氯碱行业主要矛盾是产能过剩,而根源在于产品同质化严重。面对政策和市场的变化,下一步氯碱行业必须逐步摆脱单纯以追求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增长方式,进入以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增长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走差异化道路、发展高端产品才能生存和发展。
(一)具体措施
“十二五”期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由氯碱、纯碱大省向氯碱强省转变,实现差异化应该是重中之重。建议宏观战略如下:
一是合理调控烧碱、PVC等产品总量,以优势产能替代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应严格新建项目审批。提高新建项目的规模和技术门槛,遏制盲目建设,对管理水平差、环境污染严重、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制定鼓励退出政策,引导或关闭破产,实现落后产能的平稳退出。二是鼓励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业内龙头企业、能源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生产要素,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产业链条化,形成大型化和集约化的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和竞争力。三是鼓励氯碱化工产业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下游精细化工、医药化工、食品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步使河南省盐化工产业由资源拉动经济,向技术和科技拉动转变。四是以自主创新引领行业技术市场进步。加快氯碱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生产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省级、国家级研发中心或研究院所。加强关键和前沿技术攻关。加快新型节能推广应用,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余热、余压,实现能量梯级利用,降低原料材料及动力消耗。五是开发应用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术,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尤其在“十二五”期间,要推广低汞化、无汞化,重点进行低汞触媒研发和推广,到2015年普及使用低汞触媒。加大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全面推广低汞、无汞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搞好三废的资源利用。
(二)政策措施建议
一是加大财政性资金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盐化工优势企业的自主创新、原料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动力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改造、环保治理等方面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二是完善行业准入机制。按照“总量平衡、优化存量、节约能(资)源”的原则,从生产布局、装置规模、工艺和技术装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制定并出台河南省氯碱、纯碱行业准入条件。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完善从产品质量、能源消耗到污染物排放的完整标准体系,实现产品升级换代、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监管力度,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河南煤化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