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发展概述

2012-04-29 15:06焦仕刚
山花 2012年8期
关键词:新世纪新诗媒介

随着社会发展,任何媒介的变化最终都会影响到文化乃至文学成果的发展,文学总是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其生成总是依赖于特定的媒介及媒介场的。在现代传播学中,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及与之相应的媒介组织,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和手机等。“文学媒介是指文学信息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它包括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等类型。加拿大著名的媒介专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认为,‘媒介即信息,这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媒介的外在功能是传播信息,二是说媒介的本身便是信息。”[1]

21世纪作为信息时代,以网络、无线通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介以超出历史上任何媒介的速度、广度对中国新诗产生了主体性、革命性的影响。中国新诗在经历近百年发展之后,当面对博客、个人网页空间、即时聊天工具、手机短信、微博等新媒介传播方式时,无论在载体还是在主体本质上,都发生了一系列根本的变化。我们有必要来考察新世纪十年新诗的发展概况,直接进入新诗现场,观察新诗如何借助新媒介实现创作、传播、本质全新发展,从而全面系统地把握新媒介影响下新世纪十年新诗发展概况,从中发现新世纪新诗的发展规律。

媒介与文学、新诗的关系

我们需要充分梳理媒介与文学关系,搞清楚媒介和文学、新诗的关系,全面认知文学、新诗在媒介背景下的发展生态,进而对新媒介背景下新诗发展进行更加学理化的分析。“如金元浦先生在《文化研究:学科大联合的事业》一文中分析的那样:今天,电子媒质引起的传播革命,又一次引起了文学自身的变革。文学面临着又一次越界、扩容与转向。一大批新型的文学样式如电影文学、电视文学、网络文学甚至广告文学,一大批边缘文体如大众流行文学、通俗歌曲(歌词)艺术、各种休闲文化艺术方式,都已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由文学而及文化,更多的新兴的文化艺术样式被创造出来,成为今日文学——文化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2]新世纪里文学在媒介的帮助下,出现了新的特质。媒介与文学、新诗的关系变成了互相促进的关系,正如张邦卫主张的“现代传媒不仅是文学传播的载体和媒介,而且它引进了一整套新的价值系统,它的现代理念、生产方式、公共性改变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方式。”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早期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媒体对文学的影响十分有限,只是作为一种手段对文学的传播起着辅助作用,文学的主体位置并不因媒体的介入而有所改变,它遵循的是自身的发展逻辑,文学与媒体是主从的关系。随着力量的强大,媒体开始在各个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并逐渐改变了与文学的关系格局。”[3]这种明显变化,在新世纪十年里表现得最明显、最直接。媒介并不仅仅作为工具并作为外部力量影响着文学的变化。电视、网络等新媒介为文学提供新传播方式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塑造出了新的文学形态。新媒介对于文学的影响是从文学产品的生产、流通、接受到消费全方位地起着作用。

在这样大的背景下,新世纪里网络和数字化的媒介使诗歌的传播方式、刊载媒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歌空前地和网络、影像、通信、绘画、音乐等连接。超级链接体诗歌、多媒体诗歌、“赛博”诗歌、广播诗歌、短信诗歌、广告诗歌等崭新的诗歌诞生,这空前地扩展了诗歌作品的广义性、普泛性和最大可能的阅读接受的快捷性,从而打破了沿袭已久的传统传播媒介(主要是纸质)的诗歌载体传播的单向的线性结构和出版集团、编辑特权的垄断地位,将诗歌权利下放给“无限的多数人”[4]。“自从1991 年留学海外的王笑飞创办第一个海外中文诗歌通讯网、1995 年3 月由诗阳、鲁鸣创办中文诗刊《橄榄树》以来,诗歌网站的数量何止是几何级数的增长。眼下大多数纸刊上的诗歌是首先在网络媒体上发表出来,然后才作为印刷品流通的,在网上还活跃着数以万计的写手,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任何名利企图,而只是兴之所致、随意涂抹的过客而已,但这些都构成了今天史无前例的众多写作者的行列。没有哪一个时代的诗歌写作者能够比现在更众多、更自由。1958 年的新民歌运动也没有如今这样多,更不能像这样自由自在地写作和涂鸦。所有这些可以说构成了一个“狂欢”的景观。[5]新诗的创作权力下移后,意味着多年来新诗追求的平民化、大众化终于随着超级新媒介的出现而实现了,诗歌 “全民化”的时代到来了。可见,新世纪里,新媒介出现,一方面为新诗带来了空前的便利和全新的本质性影响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介环境下,新媒介让新诗创作出现了非本体性取向,导致新诗等文学创作丧失了一些基本的价值立场,严重影响了新诗的可持续发展力。这表明我们对新世纪新诗发展进行复杂而多维的考察是必要,也是必须的。

新媒介背景下新世纪十年新诗发展概况

一、起点与延续

新世纪诗歌是20世纪90年代诗歌发展的延伸和继续。20世纪90年代末的“盘峰诗会”论争成为新世纪诗歌的历史起点,“民间”和“知识分子”两大诗歌阵营的交锋为新的诗歌群体的崛起提供了契机。网络的普及和诗歌民刊的兴盛为诗歌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在诗歌日益边缘化的文化语境中,新世纪的到来让沉寂的诗坛重新活跃了起来。首先,诗歌载体以多种形式出现为诗歌创作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诗歌民刊与网站成为主要的诗歌载体,网络和民刊已成为新世纪诗人群体集结的主要方式。 其次,大批诗人以新的姿态和形式涌现出来。第一,新世纪初大批诗人带着沧桑和成熟复出诗坛。朦胧诗人北岛从海外归来;“莽汉”诗人李亚伟在沉寂多年后重新复出诗坛。第二,“70后”诗人在“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夹缝中脱颖而出。2000年,沈浩波、尹丽川等“70后”诗人以民刊《下半身》、网站《诗江湖》为阵地,主张“下半身写作”,成为世纪初最显眼的诗歌事件。第三,被重新命名的诗人群:“中间代”诗人在2004年集体亮相,出现在安琪、远村、黄礼孩主编的《中间代诗全集:中国现代诗编年史》中。他们既不同于“朦胧诗人”,也不同于“第三代”诗人,诗人徐江将“中间代”的诗学和语言倾向概括为四大类:“后口语”状态;“后意象”状态;“泛学院”状态;“传统纯诗写作”状态。第四,“打工诗歌”浮出水面。它是底层打工人写作的诗歌,带着鲜明的弱者立场和强烈的底层生活体验。第五,新世纪诗歌理论主张的提出,促进了当代中国的诗歌版图的多元化。有较大影响的新世纪诗歌理论主张有“第三条道路”、“体制外写作”、“草根性”、“低诗歌”等,当代诗歌的繁荣是产生这些理论主张的土壤,这些理论主张所涉及的基本都是当代诗歌评论界讨论较多的问题,体现了一种整合当代诗歌经验为“未来诗歌”指路的意图。也正是这些理论问题的研究,为当代诗歌在新世纪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如吴思敬对新世纪诗歌总体概况的总结:“世纪初的中国新诗,并没有枯萎、凋零,而是呈现出一种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态势。……把这种态势概括为三句话:消解深度与重建新诗的良知并存,灵性书写与低俗欲望的宣泄并存,宏大叙事与日常经验写作并存。”[6]著名学者张炯教授指出,新世纪以来新诗表现出了良好的动向。第一,诗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丰富、多样。第二,诗歌创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第三,借助电子网络和手机,诗歌实现了大突围。第四,“小诗”的繁荣中涌现“大诗”的创作热。

二、喧嚣与躁动

随着资本支撑下的新媒介的发展和影响,新世纪十年新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境地。“而今,从内部属性到外部生态,诗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幸运的是,诗歌没有走向绝路;不幸的是,诗歌消散了往日的荣光。现在的诗歌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在尴尬中进行了两方面的突围:一方面是滑向世俗感官;另一方面是逃向诗人内心。”[7]新世纪这个以媒介视听化为主题的时代,尤其网络媒介给予每个人可以发表自己诗歌的平台。新诗因此获得前所未有的多样的发表和传播路径,突破了以往传播媒介的限制。借助技术和媒介的变化,诗歌的生产力发生了几何级的提升,诗歌的创作和传播产生了原子核爆的效应。同时,由于媒介便捷性让诗歌发表轻灵化,传播多面化,创作主体底层化,诗歌欣赏欲望化,诗歌出现了只注重诗人个人小情调、丧失诗歌大品格的局面。

三、浮华与律动

在网络支撑下,新世纪十年民间新诗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更是促使诗歌获得了不受限制的多面发展。“新的民刊还在继续涌现。以本人的视野,今年既看到了一些原来所未曾见到的民间刊物——如福建的《大型诗丛·新死亡诗歌》,其容量、印装的气派均令人咂舌,这同样也是来自东南经济发达地区;还有近一两年内问世的《明天》(湖南)、《今朝》(广东)、《新诗代》(北京)、《活塞》(上海)、《大风》(四川)、《诗歌杂志》(贵阳)、《大十字》(贵州)、《赶路诗刊》(广东)、《九龙诗刊》(浙江)、《独立·零点》(贵州);更有今年创刊的《新诗刊》(北京)、《低诗歌运动》(广东)、《长线诗歌》(福建)、《玩》(江苏)、《原生态》(山西)、《潜行者》(北京)等;这些如果再加上老牌名刊《东北亚》(黑龙江)、《阵地》(河南)、《剃须刀》(黑龙江)、《非非》(四川)、《存在》(四川)、《人行道》(四川)、《自行车》(广西)、《诗歌与人》(广东)、《诗歌》(山东)、《太阳》(吉林)、《极光》(山东)、《女子诗报》(四川、广东)、《诗参考》(北京)、《丑石诗报》(福建)、《城市诗人》(上海)……就更加壮观。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很不完全的统计,仅本年度笔者所收到的赠阅的民间诗歌资料和个人诗集、诗歌合集,就达一百余种之多。其中有的已是定期出版物,一年达到了四期,比如《新诗刊》、《今朝》、《剃须刀》、《大风》等”[8]。借助网络这个第四媒体,民刊成为新世纪诗歌传播的主要阵地,因为虚拟空间的开放、便捷、互动和网络诗人写作心态的自由、放松、随意,就更为发达,星罗棋布,热浪逼人。据统计,2005 年在乐趣园上注册的诗歌网站即有上百家, 事隔四年后的今天已超过1000 家,“界限”、“灵石岛”、“锋刃”、“诗江湖”、“诗参考”、“诗生活”、“东北亚”、“终点”、“扬子鳄”、“南京评论”等都是比较强劲、具有影响力的诗歌现场与阵地; 诗人博客多得简直就不可胜数了。……并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诗歌在维护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同时, 也在顺应时势地和流行文化、大众生活接轨,以求发展。它“在招贴、台词、明信片、圣诞卡、贺年卡、MP3、广告、手机短信里“大量充塞”[9]。使不少人不由地感慨,如今生活处处充满了诗歌飞舞的影子,我们生活被意外地诗意化了。

新世纪新诗多元发展的因果论分析

如此的诗歌繁荣景象与当前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政策有着一定关系。现实中,在追求经济效益和GDP的追逐下,借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展模式,一个个能够提升地方文化水准的诗歌节不断出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世纪一切文化活动都被纳入到资本运作中,新诗与市场资本共舞,这成为新诗发展的又一有利条件。表演只是做做样子,表演者自己却晕头转向。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的文化推广策略,使新诗的发展与经济这个基础紧密连在一起。曾经文化落后的地区,却因为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打造自己特有的文化。作为经济GDP腾飞后的文化发展的成果,新诗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最好最容易的方式。于是诸多曾经被冠名为文化沙漠的地区,却以金钱做后盾,运用文化产业运作的模式为新诗提供了一系列的平台和便利,新诗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以广东为例,这块当今中国最富有自由经济色彩的版图,这个GDP 早已超过万亿且在最近十几年里一直处于首位的省份,现今已然成为了中国的新的“诗歌大省”,并且“开始面向全国发出一种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强势话语,迅速地崛起于当代中国诗坛,并产生了巨大影响”[10]。可见,新世纪里,市场化运作下的经济因素成为新诗浮华发展的一个重要催化剂和经济来源。

基金项目:广西艺术学院2010年度科研项目(青年项目)。课题项目名称:《新媒体传播影响下新世纪中国新诗创作多元化研究》,项目编号:KY201017。

参考文献:

[1]罗阳富.大众传媒对当下文学读写的渗透和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3]李明德,张英芳.消解还是重构?——传媒对文学的双重影响[J].人文杂志,2005,(03):109.

[4]霍俊明.塑料骑士·网络图腾·狂欢年代——论新媒质时代的网络诗歌写作[J]. 河南社会科学,2004,(03):43-44.

[5][8][10]张清华.持续狂欢·伦理震荡·中产趣味[J].文艺争鸣,2007,(06):19-20.

[6]吴思敬.中国新诗:世纪初的观察[J].文学评论,2005,(05):107.

[7]陈仲义.诗歌的出逃、承载、挣扎——新世纪诗歌生态剧变[J].探索与争鸣,2007,(11):65,66.

[9]罗振亚.1978-2008:新诗成就估衡[J].渤海大学学报,2009,(06):6.

作者简介:

焦仕刚(1979— ),男,山东潍坊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广西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化批评。

猜你喜欢
新世纪新诗媒介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新诗之页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新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