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山
今年,漯河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是随着共和国总理的脚步一同走进沙澧大地的。农历春分将至之时,3月17日至18日,在全国两会闭幕后的第一个周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和临颍县、舞阳县,深入田间地头、来到农家小院、走进科研院所,看望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考察春季农业生产。
基层的农技推广,有什么经验和问题;农业科研工作怎样;在耕地总面积不能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保证粮食稳产高产……这些都是温总理心中难舍的牵挂……
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这条腿一定要硬起来
考察期间,温总理特地来到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参观农业科研成果展示,与来自许昌、驻马店、周口、漯河等地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座谈。
在听完大家的发言后,温总理指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根本的出路在科技。在耕地总面积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改变粮食供求偏紧的状况,只有走科技的道路。河南农业贡献大,粮食产量高。除了农业科技人员在第一线,其实还有一条,抓种子,抓良种。今天参加座谈的主要是农业科技一线的人员,你们直接面对农民,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中“最后一公里路”的问题,要靠县、乡农技推广站,靠在座的诸位。你们为农业农村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贡献了全部力量。“芝麻开花节节高”,之所以这么高、这么好,我觉得是科技的功劳,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功劳。
温总理说,要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这条腿一定要硬起来。 现在,不少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了,分散的土地必然要有人进行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是必然趋势。河南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走在全国前头。一个适合河南省情、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正在发展当中。我们既要从政策和法规上引导好适度规模经营,又要将农业机械化同良种良法结合起来,这两条都需要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农民少了,恰恰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要办好农业技术学校,让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来补充农业劳动力,做新一代农民,这是值得各级领导深思的一件大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春寒料峭,温总理风尘仆仆赴漯河,体民情、察民意、谈三农、论发展,其言殷殷、其意切切。总理的脚步,深深印在沙澧大地;总理的情怀,深深印在基层科技人员心中、印在漯河人民心中。
让我们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总理亲切的话语就像一阵和煦的春风,至今还荡漾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每个人的脸庞,更像一股改革发展的强劲东风,吹醒了这座古老而又新型的城市,使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处处涌动着努力建设“全国知名、全省一流,豫中南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科研单位”的滚滚春潮。
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副研究员王俊岭,全程参与了温总理在漯河市农科院视察调研时的接待工作。提起温总理来漯视察,王俊岭激动地告诉记者,“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总理会来漯河农科院视察,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农业发展和咱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视!”
“ 3月16日下午3点多,我们接到通知,说温总理要到漯河市农科院视察。得知这个消息后,全院上下沸腾了,大家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全身心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中。18日上午7时50分,我带领班子成员在大门口迎接总理。当总理缓步走下乘坐的中巴车,我代表市农科院上前迎接:‘欢迎总理到漯河市农科院视察!总理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
提起见到温总理的那一瞬间,王俊岭至今仍很激动:“总理都是专注地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这让我们感觉面对的不仅是一位国家领导人,更是一位可亲可敬、勤奋务实的长辈。我们感觉特别的亲切,很温暖。”
“自己培育的品种能够参加全省新品种展示,并且是在自己参与组织的展示厅里接待总理,感觉无比喜悦,无比激动,也无比自豪!”漯河市农科院总农艺师、研究员、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30多年的张仙美告诉记者。
温总理视察时,她主要负责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厅的有关准备和接待工作。在展出的8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中,漯芝12、漯芝18均由张仙美培育而成,均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基层科研人员,当听到总理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这条腿一定要硬起来这句话时,感到很温暖,倍受鼓舞,也特别欣慰,这充分体现了总理对农业科技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自己感到农业科技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就要来到。亲耳聆听总理的讲话,我觉得我们农业科技发展更有希望了,农技人员的用武之地更广阔了。”张仙美激动地说。
面对总理的殷切期盼,作为漯河农业科研工作的骨干和育种工作的带头人,张仙美觉得自己肩上的压力比以往更大了。她说:“总理参观新品种展示厅时说‘祝河南育种工作芝麻开花节节高,让人感受到他对农业科技发展特别是育种工作的高度关注和深切嘱托。我作为一名育种工作科研人员,更应该勤奋工作,把总理的讲话精神落实到行动中,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种,不辱使命,为河南粮食稳产高产再作新贡献。”
是的,总理亲切的话语,就像一场甘甜的春雨,滋润着漯河的每一寸土地,更似一泓清澈的泉水,浸润着基层农技人员久久渴望的心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东风吹来满眼春
温总理到漯河市农科院视察,这既是对漯河市农科院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漯河市农科院未来工作的鼓舞和鞭策。
漯河市农科院始建于1955年,历经多年的历史变迁,现已成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漯河分院,现有科技人员8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5人,硕士26人,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优秀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省、市级科技创新、拔尖人才20人。
漯河市农科院设有小麦、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植物保护和畜牧医兽等研究所,主要开展小麦、玉米、甘薯、芝麻、大豆、花生、棉花、西瓜、辣椒等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植保、园艺、畜牧等研究。常年承担国家和省、市重点科研项目40余项,拥有科研用地425亩及海南繁育基地20余亩,建有高标准种子储藏室、春化室、网室、温室,大型科研、加工实验仪器20余台套,先后加入国家和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国家小麦、玉米、芝麻、甘薯综合试验站及农业部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承担单位,是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及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超级小麦选育基地,是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实验站。科研条件及综合实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均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获得 “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单位”、“河南省科技兴农先进单位”、 “河南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1年9月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院党委在2010年、2011年度连续被河南省委和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我们要以温总理视察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总理视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振奋精神,乘势而上,扎实工作,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步伐,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真正把总理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殷切希望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以优异成绩回报总理的深切关怀。”漯河市农科院院长王俊岭告诉记者。
谈到下一步工作,他说:“今年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力度,在传统育种的基础上,采取分子标记育种、辐射育种、基因工程等手段,加快培育出超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另一方面要全面加速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体系建设。依托我院新选育和引进的优良品种,加强与县乡农技推广站的合作,形成以院科研基地为依托,以优势特色产业带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示范、推广网络。目前,我院已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0个,科技示范乡镇11个、科技示范园区5个、科技示范村15个。再一点就是服务三农。服务三农是我院的职责所在,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要以送科技下乡、开展科技培训、科技人员包村等形式,把农业生产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水平,为河南省粮食稳产、高产提供技术支撑,尽快把我院建设成为‘全国知名、全省一流,豫中南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科研单位。” 从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王俊岭铿锵的话语里,我们的确看到了漯河农科院辉煌的未来。
是啊!温总理视察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就是一片温暖的春光,驱散了基层农技人员心头的乌云,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更如一股无形的力量,极大地鼓舞了漯河农业科技人员的斗志,振奋了精神,给了漯河农业科技人员建设“全国知名、全省一流,豫中南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科研单位”的决心和信心。
春天已经来了,坐落在这秀美沙澧大地上的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必将在这春风、春雨、春光里“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