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涌动,教育无痕

2012-04-29 00:44:03陆振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课文母亲情感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让我们感谢我们的母亲,感谢她给予我们的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深深的母爱,感谢她给予我们的启蒙教育!”——2005年11月18日,太仓市朱棣文小学,苏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顾桂荣老师在上《月光启蒙》,课的结束语真情洋溢,生动感人,给上课的学生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余地,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整个课堂充满浓郁诗情,喷涌着感人真情,让在座所有师生都似乎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童年时代,回到了那个有着如水月色、璀璨星空的美妙夏夜,回到了母亲那无私而温暖的怀抱!顾桂荣老师以其精湛的语言艺术、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真情流露的情感激发,创设出了一个诗情浓郁、情感激昂的课堂,征服了在场所有的师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廣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顾桂荣老师认为:“张扬情感,让课堂喷涌真情”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强烈的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使他们有所感悟、思考,并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精神的洗涤,享受审美的乐趣。顾桂荣老师的语文情感教育理念,在《月光启蒙》一课的教学中得到近乎完美的诠释。

未成曲调先有情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煤矿诗人”、民间文化作家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改编的。文章语言朴素,但情真意切。顾桂荣老师认识到“月光”是教学的逻辑起点,而“启蒙”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者的童年正是有着明月星光的陪伴,他的母亲正是在月光下——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给予他最初的启蒙,如水的月色,璀璨的星辰,神秘的夜空,给了作者美好的陶醉、无穷的幻想。诗人的诗情、诗人的成就与儿时母亲月光下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而“母亲”当然是教学的中心,是母亲给了他呵护,也是母亲给了他最初的启蒙。因此,顾老师在上课之始,就让孩子们初读课文,感受母亲留给“我”的美好印象,在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初步感受了作者心目中的母亲形象后,顾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找课文中母亲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并认真研读,细细体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顾老师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三处内容进行了用心的体悟:

一、抓住一个“搂”字让学生悟出意、悟出味、悟出情、悟出趣。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儿时被母亲搂抱的经历,说出自己当时的感觉,从而唤起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深刻感受到作者被母亲搂着时的快乐、幸福,深刻体验到母亲对作者的浓浓爱意。

二、抓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两个比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充分感受母亲歌声的甜美、轻柔和流畅。

三、抓住“如水的月色”、“玉石雕像”体会母亲的美丽形象。顾老师正是这样引领着学生一次次和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一次次走近了母亲,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体验浓浓母爱的同时,使母亲的形象更为鲜明、丰满。

虽然,教学才刚刚开始,但学生都已在顾老师的引领下,深深感受到了母亲对作者深沉的爱,对作者今后人生道路的影响,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大珠小珠落玉盘

课文中的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她以自己质朴、纯洁的爱,给了作者最初的启蒙,以至于对作者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母亲低吟浅唱的民歌民谣,给了作者生活的启蒙、文学的启蒙,而这种“启蒙”是潜移默化,不露任何痕迹的。顾老师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紧紧抓住文中的民歌民谣,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其中蕴含的“启蒙”: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猫咪来哄你。”

……

一句句、一首首,母亲用温暖柔和的声音吟唱起来,如三月的和风、如小溪的流水,浸润着作者的童年。处理这一部分的时候,顾老师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让孩子们轻轻地、饶有兴趣地吟唱这些民歌民谣,从而体会民歌民谣的魅力,感悟母亲那无痕的“启蒙”,体验母亲对作者深沉的爱。这“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低吟浅唱,恰恰拨动了孩子们内心最柔软的琴弦,与作者取得了情感上的共鸣,浓郁诗情在整个课堂静静流淌!

春雨润物细无声

教学进行到后半段,学生已经在顾老师的引领下,完全沉浸在课文描绘的意境中,仿佛置身在那个作者笔下的篱笆小院,小院里有那如水的月色,美丽的母亲,耳边似乎回响着母亲动听的歌谣。此时此刻,一曲徐小凤深情吟唱的《明月千里寄相思》适时地响起:“夜色茫茫罩四周,天边新月如钩,回忆往事恍如梦……”学生耳畔萦绕着深情的演唱,眼前看着屏幕上月光下的母亲,思绪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童年时代,仿佛回到了那个有着如水的月色、璀璨的星空的美妙夏夜……

突然,音乐声戛然而止,课件画面上突然出现的是母亲苍老甚至有点丑陋的面容。学生一下子被母亲苍老甚至有些丑陋的形象和不幸的遭遇惊呆了,他们无法想象儿时那个曾经拥有甜美嗓音和玉石雕像般美好形象的母亲现在竟是这样!顾老师指着画面中的母亲满怀深情地解说:“当作者再次回到家乡看望自己的母亲时,母亲却患了老年痴呆症,完全失去了记忆。作者在原文中写道:‘母亲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说到这里,顾老师的声音哽咽了,看到孩子们都沉默了,有的眼里甚至闪着泪光。他知道,此时此刻,孩子们和作者一样,有很多话要对母亲倾诉,于是适时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当即引导学生:“看着母亲木然的神情,想起母亲给我的最初的启蒙,作者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不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你能把当时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写下来吗?”学生当即提笔,写下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生1:母亲,没有您,就没有我今天的美好前程,您的教育之恩,我终身难忘,现在到了儿子报答您的时候了……

学生2:母亲,记忆像潮水,让我忘了许多事,可是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在月光下对我的无声的启迪。

学生3:母亲,我来看您了,您搬过来和我一起住吧,让您也享受一下幸福的晚年。

学生4:母亲,您在月色中为我唱起的民歌童谣,帮我打开了想象的大门。为我的写作生涯奠定了基础,此时,千言万语都汇成一句话:母亲,我感谢您!

学生5:母亲,您是我的启蒙老师,不管我在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多么希望您能再给我唱一首儿歌呀!

……

一句句尚显稚嫩却流淌着真情的话语,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从中流淌出来的,是生命的感悟,是情绪的倾诉,是情感的表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谁说那“润物细无声”的只是杜甫笔下的春雨呢?顾老师这课堂上精心设计的环节、回肠荡气的解读、尽情流淌的情感,不也正像春夜的细雨,无声地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吗?

为有源头活水来

然而,顾老师并没有满足于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度,而是及时地将教材进行了有效的延伸、拓展。课堂的结尾,顾老师安排学生阅读事先准备好的孙友田的另外一篇散文——《母爱似水》,并要求课后把读后感写下来,有效地延伸了课堂所学。语文的学习,绝不仅仅限于课堂。顾老师引领孩子走入了教材以外的世界,汲取课外的知识,从而体会到“母爱无边”,意识到语文学习有着更为廣阔的天地,体味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寓意。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这是顾桂荣老师对情感语文的理解。课堂上那张扬的情感、喷涌的真情,正如春风化雨,慢慢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慢慢成长,体会人生的真谛!情感教育,让教育变得无痕!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是做人做事的至境,在教育教学上同样如此。教育无痕,似雪落春泥,悄然入土,孕育和滋养着生命,虽无痕,却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如歌如乐,如诗如画。情感教育有如“水中盐,花中蜜,体匿性存,无痕有味。”(钱钟书语)情感教育是教育的至高境界,是另一种教育的智慧。

(陆振芳,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215200)

猜你喜欢
课文母亲情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给母亲的信
英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