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蓓蕾
谁会领跑中国新能源汽车?或许这是一个连国内汽车领域专家都很难回答的问题,上海联孚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根发对此却显得信心十足。
7月18日,上海联孚旗下全资子公司——黑龙江龙华汽车公司又一次迎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国内首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的新能源客车在齐齐哈尔工厂正式下线,实现中国首次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在客车上。
早在1985年,张根发从部队转业、下海,几乎在改革开放中活下来的第一代企业都面临转型、接班和升级,这是一个痛苦而危险的过程,原有的经验、智慧、能力是否能支撑起这种转型升级,成为摆在中国企业家面前的一道巨大的门槛。
跟随张根发已有10年的集团常务副总冯世军对《汽车观察》杂志说:“如果是追逐财富,张总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奋斗。”新世纪伊始,张根发就坐拥亿万财富,多年以来,他一直在谋求在整车领域的突破。
“和传统汽车厂相比我们还是新兵,但是我们的优势又非常明显。”冯世军也可谓是张根发的军师,目前的整车厂对新能源并不太懂,像尚德这样在太阳能方面有建树的企业又不懂汽车,而这正是上海联孚的优势,两者兼备。
独创的光电新能源
“我的梦想,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努力地使我们的民族汽车产业,能够尽早与西方发达国家竞争。”看似狂妄的语言背后,2007年,国内对于新能源还处于完全的启蒙阶段,张根发很有眼光地投资组建了新能源车团队——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公司。
他们先后与中科院上海太阳能电池研究与发展中心、上海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联合成立了“中科-联孚汽车太阳能电池联合实验室”,组成了由中科院院士领衔的光伏技术高级研发团队。
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太阳能产业不仅是破解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也已经呈现出蓬勃增长的势头。事实上,在进入太阳能产业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团队致力于高效太阳能电池、高效聚光太阳能电池、汽车薄膜太阳能电池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进高效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等课题,因此,联孚的太阳能电池主营出口业务也是收益颇丰。不过,张根发好像并不满足于此。
“对于光伏发电存在转换效率不高,而像电池这块,国内企业存在着电池寿命短,续驶里程较短等问题。” 张根发说,他对汽车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在其民用太阳能业务逐步进入正轨后,如何让两者有所联系,他一直尝试将太阳能与汽车对接。经过两年的研发,单层太阳能旅游观光车、双层太阳能旅游观光巴士及太阳能高尔夫球车已试制成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的技术要求,并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随后大刀阔斧地推进其太阳能汽车的战略规划,“第一步是做晶硅旅游车,第二步开发太阳能与电池结合的‘光电转换双模新能源车,在已成功的太阳能专用汽车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太阳能电动公交车、太阳能电动大客车等领域。”
太阳能电池技术目前在国内外都还面临着技术不成熟、转换效率有待提升的问题。驱动汽车需要几十千瓦的功率,而太阳辐射功率仅约为1千瓦/平方米,与电动汽车面临电池续驶里程短的技术瓶颈一样,太阳能电池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张根发介绍说,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型公司,上海联孚科研人员开发了新型碲化镉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可达到28%,而硅系太阳能电池最高转换效率不超过18%。碲化镉电池板还具有一定可塑性,可制作成不同曲面,满足汽车个性化造型设计的需要。正在形成量产并具有专利技术的高效多节太阳能电池,通过采用聚光镜技术、光电互连及机械叠加相结合的方法,其组合效率能达到40%以上,可为车辆行驶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支持。
另一重身份
虽然在新能源项目上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现在还无法给张根生下一个判断,但是眼前这位身上刻有军人印迹的男子却有个令人刮目的身份——中国民族汽车安全气囊产业创始人。
20世纪90年代初,在商海打拼多年的张根发在美国拥有自己的农场和一家汽车拆卸厂,在深圳也有自己的企业,手头也积累了近几亿元资金。对很多人来说,经过了艰苦的创业过程,该是享受生活的时候了。但是随着手里财富的不断累积,张根发却有了更多的考虑:“一个人在拥有的财富达到一定数量时,他就变成了一个‘社会人,他应对国家、对民族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根发盯上了汽车安全气囊。他敏锐地感觉到,中国的汽车工业迟早要发展起来,到时候一定需要这个东西。于是,他产生了从事安全气囊研发和生产的念头。
而那时,安全气囊几乎都是国外企业垄断,国外企业甚至认为中国人做不出来安全气囊,我国汽车产业的大部分利润都被国外企业拿走了。“外国的月亮是圆的,中国的月亮以后也是圆的。财富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知识装在中国人的头脑里。汽车零部件必须要有自主品牌,不能再让国外企业完全垄断中国的市场。”看似赌气的一句话,但是在当时张根发却花了大力气。
最初,张根发试图和清华、北大、吉林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有关专家探讨在中国开发安全气囊的问题。然而,专家们的看法使他大为不解:“在中国做安全气囊,搞出来没人用,也搞不出来。”
从当时的市场前景来看,主机厂都在降低成本,国外气囊的价格相当于车价的1/10,气囊迟早要实现国产化。
为了掌握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1990年张根发专门成立了海外事业部,对海外的先进汽车技术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并亲自带领精英团队去到美国,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考察回国后,他就组建了深圳久乐安全气囊技术开发公司,正式进入汽车安全领域。七年后,他又组建了石家庄久乐汽车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并取得多项汽车安全气囊专利,填补了我国汽车安全气囊领域技术空白。随后,在2001年,他又组建了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掌握汽车安全气囊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
“自从我的产品进入到市场后,国外的价格一降再降,国外的企业要想垄断中国市场还是很难的。”张根发说。
相关链接
1991
1991年,组建深圳久乐安全气囊技术开发公司,开始进入汽车安全领域。
1998
1998年,组建石家庄久乐汽车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取得多项汽车安全气囊专利,填补了我国汽车安全气囊领域技术空白。汽车安全气囊项目被列为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2001
2001年,组建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东方久乐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握汽车安全气囊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为二十多个主机厂的四十余款车型批量供货。2005年,张根发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汽车电子分行业最佳CEO。
2007
2007年,组建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入太阳能产业等新能源领域。
2008
2008年,组建河北固安威孚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固安联孚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
2010
2010年,兼并重组黑龙江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生产电电混合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专用电机和太阳能光伏组件。
记者手记
对于张根发来说,现在对新能源的钻研劲头不亚于当年干安全气囊,他甚至为了等一个人才花了三年时间,现任龙华客车研究院院长的乔富强就是他等来的。
看着在乔富强一手干起来的——首批正式下线的气电混合动力公交客车8米~12米电电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张根发觉得满意,该车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动力驱动系统,具有先进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该系统利用太阳能与锂电池相结合的能源供给方式,可以增加35%左右的续驶里程,降低了整车成本,减少了使用费用。
“在新能源上我们是全面开花。”冯世军向《汽车观察》杂志透露,不仅仅是电电混合,CNG、LNG城市客车、甲醇、插电式等都是他们正在研究的对象,有的已经下线。
张根发在龙华客车项目上有着自己的设想,按3期规划5年建设的战略方针分步推进,项目一期设计生产能力为3000辆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10万台汽车专用电机;二期设计生产能力为5000辆新能源公交车及客车、30万台汽车专用电机;三期规划建设完成后,总体产能为1万辆新能源公交车及客车、100万台汽车专用电机和100MW太阳能光伏组件。
从国务院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体来讲,发展新能源汽车重点就是要推动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
6月28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正式对外发布,进一步明确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上海联孚研发生产的电电混合、电电气混合公交车等正是太阳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张根发的信心来源于和国家所支持的方向一致。
实际上,从技术上,上海联孚还是颇具优势,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LFD系列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和新能源汽车电电混合控制系统成为其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凭借三大核心技术优势,上海联孚研发生产了电电混合太阳能公交车、电电气混合公交车,开创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在这一领域的先河。
“我们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能力为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动力,用我们的力量,帮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更快的领跑世界。”张根发在之后举办的“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充满信心地说。
不过,在新能源的发展道路上不乏追求理想之人,坚持和等待有时也是成功重要的因素,军人气质的张根发有这样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