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发展及风险防范

2012-04-29 05:30:27官雪
时代金融 2012年9期
关键词:金融业交易监管

【摘要】目前这场由美国的次贷所引发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本质、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的思考。本文通过揭示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阐述金融衍生产品对金融市场的作用及风险防范,推进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的发展。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特性

金融衍生产品是在基础性金融产品如银行信贷、股票、债券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的金融产品,如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与外币的掉期交易、债券远期和人民币利率互换协议、股指期货等。无论是哪一种金融衍生产品都具有以下主要特性:

(一)杠杆性

金融衍生产品其共同特征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全额交易,使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盈利和亏损成倍地放大。

(二)可对冲性(反向性)

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套期保值”,是指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方向相反、数量相等的同种商品的期货合约,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三)未来性

金融衍生产品是对未来某一时期内的金融基础工具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交易,在现时交易的获利机会要到约定日期才会产生结果,因此增加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不确定性风险。

(四)契约性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交易合约,是双方对未来交易的一种约定,合约明确了交易双方未来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契约形式约定下来,使其具有法律效力。

(五)风险性

金融衍生产品的这些特性组合构成了多种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使其具备多种风险特征,如交易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营运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二、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是我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

从现实需求来看,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化以及贸易形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对于大宗商品、汇率与利率的“套期保值”提出更高的需求,需要借助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控制和对冲风险。所以,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经济主体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具备了一定市场基础,所以,进一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是我国金融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三、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成因

目前这场由美国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超出了人们对市场的预期,同时也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本质提出了质疑。金融衍生产品作为风险管理工具从来都是中性的,其本身并无过错,而是人为诱因使其逐步演变成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一)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超过实体经济需求

美国金融业对从业人员过度激励使其盲目追求金融市场扩张,其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需求。按照2007年底的价格计算,美国只有约10万亿美元的房贷,其中有不到2万亿美元的次级按揭贷款,而以次贷为基础的抵押贷款证券(MBS)、抵押债务权益(CDO)、信用违约互换(CDS)的规模超过65万亿美元,为这场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二)背离了金融衍生产品的本质—对冲风险、套期保值,而是利用高倍资本杠杆率做主体投资

当次贷危机爆发时,美国花旗、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美国金融机构的平均杠杆率约为35倍,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只用1美元本钱就可以做35美元的投资,高倍资本杠杆率,使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一旦爆发就造成了强烈的扩张效应和巨大损失。所以,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利用其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可以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但如果过度投机,则金融衍生产品又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不确定风险 。

(三)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在分业经营时代形成的,自实行混业经营以来,美国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金融衍生产品日趋复杂,资金高度流动。而美国政府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监管功能却疏于治理,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监管形同虚设,金融机构在证券市场上的交易活动,几乎没有监管。由于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功能严重缺失,放任了金融业盲目扩张规模,使次贷等金融衍生产品投机过度,最终演变为系统性金融危机。

四、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强化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法规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针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不易控制的特点,制定专门性法律法规。例如;制定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法、风险管理法、交易所法等,以保证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规范,并强化各类规范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二)建立高效协调的监管体系

在监管体系建设方面应吸取欧美国家监管机构的经验和教训,建立一个统一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机构, 对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实行集中监管, 以此规范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保证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金融业应加强内部约束机制,防范营运风险

1.金融业投资机构应建立独立的投资风险监控机构。为防范出现重大投资风险和操作过失,对交易程序、营运风险进行适时监控,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对投资风险进行全面准确的度量与评估。通过建立预警机制,设定止损红线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对金融从业人员加强约束机制管理。通过建立各种交易管理制度,强化对交易程序的控制,并对交易员的交易权限进行分级管理,在内部形成合理高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以避免操作过失造成重大损失。

3. 构建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控制度量模型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有必要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国内金融业投资机构应尽快构建符合自身经营特性的风险控制度量模型,及时预测经营风险,设定止损红线,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

参考文献

[1] 费安刚.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及功能[J].中国外资, 2001(01).

[2] 王若平.国际金融衍生品风险的防范及启示[J].华北金融,2006,(11).

[3] 李艳辉.浅议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防范[J].会计之友,2009,(08).

作者简介:官雪(1990-),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任职(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研究方向: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责任编輯:赵春晖)

猜你喜欢
金融业交易监管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PYRAMID PAINS
汉语世界(2016年3期)2016-11-16 08:20:37
监管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上海国资(2015年8期)2015-12-23 01:47:28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
大宗交易
《吃饭的交易》
惊人的交易
科学启蒙(2014年10期)2014-11-12 06:15:39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