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拍争议话题

2012-04-29 00:44守仁
艺术品鉴 2012年8期
关键词:嘉德李可染徐悲鸿

守仁

2012年中国艺术品春季拍卖大幕已落,一场场热闹已成往事,留下一些真假之争、是非之辩,一时还未必说得清。不过,说起来,拍场上翻来覆去的总是这样的故事,似曾相识,又常写常新。

话题一

李可染《 万山红遍》拍得2.9325亿元

事件

2012年6月3日,保利2012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在亚洲大酒店举槌。著名画家李可染的国画作品,《万山红遍》(131×84 cm)成为场内最大焦点,估价高达2.8亿元。

《万山红遍》题材取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意而成,共有7幅存世。其中尺幅最大的3件作品中,两件分别藏于中国美术馆和荣宝斋,这件10平方尺的《万山红遍》是民间流通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件。通篇以故宫旧藏朱砂渲染,满目红山。此画尚未上拍便曾引发外界争议。拍卖公司认为,这幅创作于1964年的作品,是李可染积墨山水艺术的巅峰。而收藏家郭庆祥则表示,“该画作可以说是李可染‘克隆自己的作品,即使价格是280万元,也不会买”。多位业内人士认为,2.8亿元的估价明显虚高,不排除炒作之嫌。

拍前保利将最低估价下调为2.4亿。以1.8亿元起拍,几经角逐,场内气氛紧张,神秘买家电话委托出价2.5亿,但场内买家不甘落后,最终以2.55亿落槌,加上佣金最终以2.9325亿元成交,再次刷新个人成交纪录,高居本季中国艺术品春拍单品成交价榜首。随后,此拍卖价引发热议,其中不乏质疑之声。

观点

>>>盲目追高,缺乏理性

当前艺术品市场有一种追高的趋势,尤其是对一些品牌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去年齐白石的拍价4亿多元的热度尚未退热,今年春拍就出现李可染《万山红遍》将近3亿元的高价。当然,作为投资人和收藏者,钱是他们的,爱怎么花出多高的价似乎与其他人无关,但是,这种盲目追高的现象必然会导致艺术市场泡沫化的产生。拍卖价格与实际艺术价值分离的现象,从一个方面印证了很多艺术品投资人的盲目和无知。正是由于国内太多以投资代收藏的心态,才造成国内艺术品市场目前出现的奇怪现象,这种以拍卖市场为主体,而不是以基层画廊和其他艺术销售机构为主体的畸形艺术收藏现象,凸显的是赤裸裸的资本投资与收割利润而非较为单纯的艺术收藏。以逐利为单一目的资本投资除了增加艺术品市场的虚热外,对真正的艺术品收藏有百害而无一利。回到真实的、理性的收藏层面而非日益趋利化的盲目追高状态,不仅是健康、理性的市场之所需,亦是对文化的礼敬和艺术的最佳赞助。

>>>受热捧是必然也是偶然

近年来,随着中国书画的升温,李可染作品价格连年翻番,不论画幅大小,均较受欢迎。据雅昌指数统计,李可染国画个人指数从2004年开始一路上扬,作品成交额在2011年春季达到顶峰。10余年间,李可染作品从2000年的每平方尺75773元,上涨到2011年秋季的每平方尺1353280元。

在刚刚收官的嘉德春拍上,李可染描绘革命圣地山水的巨制作品的《韶山》,以1.24亿元成交,创出今春拍卖场首个高价,也刷新了画家拍场成交纪录。3日晚的保利春拍,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2.9325亿元成交,再次刷新个人成交纪录。李可染的另一幅作品《井冈山》曾估价1.3亿-1.5亿元,可惜拍卖过程中竞价胶着,叫价到1.28亿元无人加价,最终流拍。

对于李可染在今年春拍市场上受热捧,是必然也是偶然。说必然是因为从美术史的角度,李可染无疑有这种市场价值潜力;偶然的一方面是指,在大环境不稳与市场失范现象增多的双重打压下,买家会更多地考虑艺术品资产价值稳定性与流通性,一旦顶级的作品出来,市场就一定不会放过。

>>>红色喜庆寓意迎合商人心理

作品的红色调显然是迎合了那个特定年代官方的要求。李可染在“文革”曾因画面的浓烈墨色而被批为“江山如此多黑”。此作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色彩与意识形态的关系。1949年后,关山月、石鲁、钱松喦、魏紫熙包括李可染等众多画家在他们的山水画创作中均用朱砂、赭色、朱磦等色画过山水,如石鲁著名的《转战陕北》、钱松喦的《红岩》等作品。

美术史中,作品价值与作品价格的分离比比皆是,不足为奇。尤其是一些代表性画家的作品被各大美术馆收藏,流到拍卖市场上的杰作相对有限,导致价格被不断追高。但是,如果从理性收藏的角度,尤其不是以短期投资替代长期收藏的话,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就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化喜欢的层面上,而要放在美术史地位上判断才能形成恰当的价值判断。《万山红遍》中朱砂红色赋予画面的时代政治特征也是作品的一大亮点。同时,这种当年表达歌颂性的红色之于藏家,尤其是经商的藏家来说,红色的喜庆寓意显然与他们追求商业利润的初衷能很好地契合。这种由画面色调寓意的红色喜庆情结也许是拍卖价格虚高的潜在原因。

话题二

徐悲鸿油画《九方皋》的真伪之辩

事件

2012年6月25日,一件款署为“徐悲鸿”的油画作品《九方皋》在上海宝龙春拍以8900万元成交。

《九方皋》取材于《列子》,春秋时期相马能手伯乐向秦穆公举荐另一位相马高手九方皋。九方皋三个月后找到了一匹马,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实际上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却大呼高明:九方皋注重的是天机,不看重表面。后经验证,果然是罕见的千里马。徐悲鸿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据徐悲鸿之子徐伯阳说,徐悲鸿以《九方皋》为题材作画达19次之多,此油画作品也是至今为止发现唯一有出版记录的存世《九方皋》油画。拍卖方称此画是徐悲鸿1931年所作,曾为德国的约翰·拉贝家族收藏。

拍卖之前,油画《九方皋》的真伪、出处引起了一些质疑,海南藏家张振宇则坚持认为是真迹,并最终在拍场高调成交。

观点

>>>作品来历不明,身世子虚乌有

拍卖公司在拍卖之前宣称的作品曾为约翰·拉贝家族收藏的说法,经证实是子虚乌有,拉贝家族从未出售过任何艺术收藏。

拍卖公司提供的拍卖著录是徐悲鸿国画《九方皋》的著录,不是油画,这次拍卖的这张和1934年著录的那张根本不是一幅画,拍卖公司张冠李戴、误导观众。

然而,这样的作品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四川美术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的《徐悲鸿全集》中。该画册中的,还有2010年北京九歌拍卖公司以7280万元拍出的“徐悲鸿”油画《裸女:蒋碧薇像》。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第一届10位同学公开发表声明表示,这幅裸女像是当年他们的习作。

据业内人士分析,上海宝龙上拍的所谓徐悲鸿《九方皋》,从创作手法、画面上人物和动物的比例、画面色彩、落款笔迹等方面透露的破绽都显而易见,买家仅凭“画框是原装”这一点认定作品为真品根本站不住脚。

>>>慎入老油画收藏

《九方皋》引起了建国以前老油画收藏的问题。从市场角度来说,老油画价值仍被严重低估。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油画的藏家群体比国画少;二是老油画的鉴定力不如国画,真伪问题比国画更复杂,如今市场上,林风眠、关良等老一辈油画家的作品真伪判断都是个问题;三是很多早期油画家的作品存世量不多,上拍的作品更少,藏家和买家对他们的认知度不高。

目前,老油画的整体价格不高,但具有其独有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其中不乏艺术性很高的作品。首先,老油画的重要性并不逊于20世纪的国画,但今天的市场已经严重不平衡,这一时期的国画价格非常高,而油画价格反而显得比较低。其次,就其稀缺性来说,油画远胜于国画,老油画存世量比国画少得多,同一个画家,他们存世的国画数量至少是油画的10倍,甚至更多。再者,很多画家在世的时候,对油画的重视也大于国画。油画制作过程比较复杂,所需时间更多,很少有应酬之作,或是为了商业目的制作的作品。

若要收藏老油画,首先要分辨作品的真伪;其次,还可考察作品是否有早期出版著录;另外,可探究作品的来源,比如作品为画家家属提供,还是后辈画家互相赠送或者早期经营画廊经手。老油画整体价格不高,但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只要真实可靠,老油画本身已具备长期收藏的价值。

>>>微博拍砖

@马德光微博:拍卖公司知假、拍假,虚假宣传,大做广告,终于钓到了一条大傻鱼。2011年艺术界最大的丑闻,徐悲鸿儿子不认自己的母亲的"假妈事件"。大家猜一猜2012年最大丑闻,谁将入选?

@马德光微博:拍卖公司这种张冠李戴,夸大其词,虚假宣传,虚造声势,知假拍假,误导藏家来购买。这种无根无据、无评无证的宣传。和徐悲鸿先生没有任何关系的烂画,竟然天价拍出,存在虚假诈骗行为。直接影响拍卖公司的品牌和口碑。这样的拍卖公司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吗?

@海阔-天空先生:油画界那些专家不说真也不说假,噤若寒蝉,这些油画专家太缺乏社会责任感了!

@疯狂老九的微博:对于所有热爱艺术,热心拍卖的人来说,这都是耻辱的一天!

@饮中九仙: 如果是为了牟利,参与此等闹剧还可理解;如果是精神不正常,举下这幅假货也可以理解;但是,明知是假货,还要落锤买下,那就是居心叵测了。

@顶层杂志:昨天下午还没拍卖前,宝龙拍卖就传出官方消息,说张振宇要来买这张画“徐悲鸿的《九方皋》”,拍卖行和买家为何都如此高调?

@墨舞青藤:忍不住说两句。且不论真伪,当时油画真正传入中国才没几年,从绘画技法而言,当时徐的水准如此也无可厚非,预展我去看了,很多笔触就是目前高考美术的套路:切块。鄙人前些年带学生就如是教的……一孔之见……

@博友饮中九仙:今天得知上海宝龙徐悲鸿油画《九方皋》落槌价9千万,其实明白人一看就知道,假拍!可笑的是拍卖公司、买家还以为别人不明白呢,堂而皇之!就此,联想到80年代日本电影《追捕》,莫非拍卖公司、买家得了“中枢神经阻断症”,真的变成两个“横路敬二”、“杜秋东仁”吗?放卫星吗?还是放天宫几号呀?

@福山主人:知傻犯傻是聪明人,关键是否真成交。

话题三

周作人手稿的所有权

事件

2012年5月12日,2012嘉德春季拍卖会“文人情怀”专场,由周作人撰书、鲁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以184万元成交。

周作人是鲁迅(周树人)的二弟,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学界,周氏兄弟双峰并峙。周作人名望一度在鲁迅之上。

周作人的孙子周吉宜对这部手稿的来源提出质疑。当他从报纸上看到嘉德的拍品中,竟有一部曾摆在祖父文稿柜中的手稿,周吉宜很激动。他说,这部手稿是“文革”抄家时被“抄走”的,如今却以拍卖公司拍品的名义出现,且其收藏者是已故作家唐,这让人感到非常奇怪。

周吉宜回忆,“文革”前,“这部作品一直在我家,我对其印象很深刻,因书稿是我祖父亲手装订的,其中还有鲁迅的修改,大人们看和谈论时我就在旁边。”“文革”结束后,国家几次归还抄家物资,却并没有这部手稿,自此,它便下落不明。

手稿重现拍卖市场,对此,周吉宜质疑:“唐先生是怎么获得这部手稿的?这原是我们的东西,却到了拍卖公司,我想知道委托人是否有合法持有的证明?”

周吉宜联系到嘉德公司法务部的工作人员,向其说明自己是该手稿的所有权人,并希望嘉德提供该手稿委托人的所有权证明,但他得到的回应是:嘉德方面不能提供证明,也不能透露委托人是谁。随即,周吉宜要求嘉德方面停拍这部手稿,但被拒绝,同时被告知:公司不接受个人的质疑。

5月10日周吉宜报警,称发现丢失的手稿出现在拍卖公司即将被拍卖,请求立案并予保全。110立即通知海淀派出所和周吉宜取得了联系,但经警方研究,因涉及“文革”抄家,所以没有为周吉宜立案,并告诉他可到法院起诉。

5月11日上午,周吉宜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准备起诉嘉德公司,但上午的排队号已经停发,下午法院又不接受立案,虽几经联系仍无果,他只好去主管拍卖行业的商务部反映情况。

在致商务部函中,周吉宜这样写道:由于我得知消息时间已晚,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交涉和查找法律规定又颇费时间,至今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违法拍卖时间迫在眉睫,希望商务部不失时机地履职。另,对于“文革”,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早有定论。 近年来,中国一直主张被抢走之文物(如圆明园文物等)不应由拍卖公司拍卖。希望此事不致授人口实,使人言说中国采用双重标准,给自己脸上抹黑。

当记者问到周吉宜得知手稿被拍卖后的感受,他说:“我的感觉是,40多年前‘文革中我家被抢了一次,现在又被抢了一次。”

观点

>>>学者:要加强文化保护意识

著名学者止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无法判定此事,但他说:“‘文革时所谓‘抄家是对私人财产的非法侵犯,尽管其后国家努力做了一些退赔工作,仍遗留着很多问题,应该得到妥善解决。如果是被抄走的东西,就不应该落入他人之手或仍存公家之处。”

抄家物资没有被完全退还的情况不在少数,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傅增湘的后人此前也为追回傅增湘遗产而状告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同时,这个事件也反映出有关部门文化保护意识的欠缺。作家巴金赠给原北京图书馆的许多图书,曾出现在北京的旧书摊上,甚至有100多本陆续流进私人收藏者手中。此类事件从未止息,一部手稿的所有权之争仅仅是冰山一角,对于“保护”二字,我们应有更深的思考。

“周作人故居的价值更高,不也遭到破坏?现在的问题是,司其事者并不认为这是财富。而当某件遗作成为可升值的东西,就有许多人投资;当某处故居成为发财的障碍,就赶紧拆掉。”在止庵看来,我们的社会是金钱驱动的、没有文化的社会。

“重要的是,司其事者得有文化,懂得珍惜,并让这些文化财富变成天下之公器。”止庵呼吁:我们应该有更多名人的博物馆、纪念馆,应该保护好名人故居,且国家应该收购名人遗物、作品,将其交给博物馆永久保存,并把它电子化,能为更多研究者所利用。

>>>拍卖方回应

手稿被拍卖后,记者联系到嘉德的法务负责人,对此事,他们回应如下:商务部曾于本场拍卖会开始前致电我公司了解相关情况,我公司法务部人员也据实进行了解释说明。截至拍卖会开始前,未收到异议者提供的任何证据,因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本公司与该件拍品的委托人签署的《委托拍卖合同》的约定,该拍品正常拍卖。

委托人是否要向拍卖公司提供合法持有证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拍卖公司工作人员称:“有些很难证明,如祖上流传下来等情况,我们会有专家去鉴定,对委托人的所有权、处分权了解清楚。并不需要提供什么证明,这是行业内不成文的规定。”

>>>所有权风波,专家呼吁付诸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二章第六条拍卖标的中有明确规定:拍卖标的应当是委托人所有或者依法可以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那么,在周作人家属和嘉德拍卖公司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这件看似所有权存在争议的手稿继续拍卖是否有违法的嫌疑?中国政法大学洪道德教授认为,并不违法。

洪道德说,只要嘉德指出这个财产是合法的,物品持有人的后代是没有办法抗拒的。直接和人家交涉,人家可以同意你的意见,也可以不接受你的意见,不应该谴责嘉德。委托人有权利要求嘉德不得对外人出示他的合法来源的证据材料,这个是有权利要求嘉德公司予以保密的。解决类似问题还需要尽早付诸司法程序。

现在我国法律有这条,你在起诉的时候,有权要求法院先于诉讼保全。在拍卖公司的所在地,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对标的物保全,一保全它就卖不掉了。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可以借助人民法院的调取证据的权利来解决这个矛盾。

律师陈钟认为,拍卖行对委托人的所有权只会做形式上的审查,而不是实质上的审查。但就此事来看,委托人所有权的来源是很重要的:“凭现有信息很难判断,因为涉及抄家,如果没有这情况,手稿应该在原作者或其家人的手中,由于抄家遗失,后来委托人是如何获得的,这决定了手稿的认定。”此外,陈钟表示,周吉宜如有证据可证明手稿原本在家,也是十分有利的。

话题四

“写实油画”价值争议

事件

近年来,写实油画的市场表现力有目共睹,尤其自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在市场遭遇重创的情况下,依旧表现不俗,就算相关指数有所下滑,但与其他门类相比,下跌幅度不大,仍是拍场中“油画及现当代艺术”部分的中坚。这其中,陈逸飞、靳尚谊、杨飞云、王沂东、艾轩、冷军、郭润文、李贵君等画家的写实作品备受市场追捧,往往是各大拍卖行相应专场的力推之作。 这些学术界颇具争议的写实油画在市场上在2012年春拍中整体走势平稳,并有惊艳的表现。

今年春拍首轮以北京华辰领头,“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拉开2012当代艺术春拍序幕,总成交额3204万元,成交率近70%。本场中靳尚谊重要作品《孙中山》以2047万元成交,并刷新靳尚谊油画拍卖纪录。

保利今春的现当代艺术各专场总成交额达4.4亿元。这其中表现惹眼的写实力作首推杨飞云《静物前的姑娘》,以3450万元成交,创造艺术家的个人纪录,也是保利春拍现当代艺术板块成交价最高的作品。

杨飞云的惊奇一拍引发了美术界的热议,不少行内人士表示不可思议,认为这是国内藏家审美趣味严重滞后的表现。

观点

>>>下一代藏家不会追捧这种画

当保利“八八人体专场”中杨飞云的作品《静物前的姑娘》落槌之后,微博上随即引起轩然大波。该作品以760万元起拍,竞价迅速达到2000万元,后经过多次争夺,最终3450万元成交,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也是保利春拍现当代艺术板块成交价最高的作品。艺术市场爆料主阿特姐姐微博上甚至发出警言:“ 现在我不是想吓唬谁,再过些年中国人收藏品味就会变,像富二代欧美澳海归了,不用十年也就五年,这类女人肖像画只会掉不会涨。任何一个国家的艺术市场最终都会回归到核心收藏家的文化美学价值认同上,下一代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力量,下一代做主时,这类女人肖像画市场,会跌到都不好意思去买。”

杨飞云个人油画指数显示, 2012年春拍,其指数比去年秋拍上涨了170%,并在2012年春拍创造个人新高,每平方尺达74万元。收藏家蔡铭超对此亦感慨:“这真的成了收藏家了?当今的社会最缺乏的就是价值观,艺术品巿场也是这样,发现价值,才能更好的体现价值。买好的,不是买贵的。好的艺术品,不一定是最贵的!”此外,贾伟对媒体透露,《静物前的姑娘》由私人企业竞得,纯粹是出于收藏,尚不能作为指标纳入投资价格的参考。

同样颇具争议的还有保利春拍“中国写实新疆行重要作品专场”中王沂东作品《盛装的维吾尔族姑娘》,此画创作于2012年,画面描绘的女孩颇为静美,清澈的眼眸赢得众多藏家的垂爱。场上多家轮番竞价,竞逐激烈。但热闹之后,不无行家表示,这种“油彩未干”的作品压根不值这个价,绝对是“有今天、没明天”,但也有可能买家只为那举牌中“横刀夺爱的快感”。

>>>在“维稳”中能走多远?

今年春拍整体而言较之上年虽有回落,写实油画也偶有流拍,但收藏家唐炬认为:“大部分优秀的写实风格画家,背后都没有人在炒作。因为他们大多没有专门的画廊来代理,所以他们的作品都比较分散。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几百万元的作品肯定是人人都喜欢的那种经典的东西。事实上,与国外最杰出的艺术品相比,几百万元根本算不了什么,它的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写实油画市场之所以较为稳定,还是基于其欣赏的门槛低,不论是“鸿儒”,还是“白丁”,均可从熟知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到对应点。如果画面甜腻唯美,此乃装点门面首选,更得买家追捧。当代艺术理论家栗宪庭曾指出:“中国人到对艺术的理解,在我看来还停留在‘五四到1970年这段时间,‘画一个东西要很像这个东西,受这种艺术观念影响成长起来,并没有像西方那样有一个博物馆体制,有艺术变迁的线索,新艺术的变化都随时能让老百姓看到,中国还没有。”

有拍卖行老总认为,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经典写实油画,其实是一个金字塔的形状,只有极个别的人处在金字塔的顶部,仍旧有大批的艺术家处在金字塔的基部,那么对于普通的收藏者来讲,金字塔顶部的高价作品是不可触摸的,但是处在底部的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其实也是值得收藏的。

然而,从世界艺术市场的范畴出发,古典性的传统油画早已不是市场的主流,19世纪的沙龙艺术作为写实绘画最后的堡垒,早已不复存在。而中国当下写实油画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很多西方收藏家觉得不可思议,这种现象在西方艺术市场中简直是“天方夜谭”。青年批评家段君在最近的一次在线访谈中指出,“写实油画难以发挥艺术家的才情和艺术家的感觉”。但程式化的那些写实画家们似乎脱离了生活的轨道,被资本诱导裸奔了;而投资掮客恰如“一群装睡的人”,你永远都别想叫醒他们。

写实油画在学术界遭遇普遍质疑,那种已经过时的画风、唯美的画境、脱离当代生活语境、脱离学术定位的画作,在市场上到底还能走多远?

猜你喜欢
嘉德李可染徐悲鸿
30岁的嘉德正当年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李可染:胸中丘壑,笔底烟霞
我的丈夫李可染先生
5年11季41亿:中国嘉德拍卖的香港之路与战绩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李可染《万山红遍》欣赏
站在市场的最前沿
“老”嘉德有了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