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文化何以粗鄙化

2012-04-29 00:44鄢烈山
党员文摘 2012年8期
关键词:冯先生屌丝传统

鄢烈山

我正准备写一篇文章,表达我对文化粗鄙化的痛心疾首,题目早就想好,叫《从京骂到屌丝》。

所谓“京骂”,即上世纪末期响彻首都工人体育馆的“傻逼”。请想一想,数万男女齐声呐喊,那是何等声势!我奇怪的是,这“京骂”明明有性别歧视意味,一些白领丽人也跟着喊而面不改色。从北京到全国,由“傻逼”发展出“牛逼”、“装逼”、“二逼”,居然衍生能力这么强,同化威力这么大,以致作为公众人物的韩寒也喜欢用这些词语。

当下有个新词正时髦,这就是“屌丝”。据称是某个网友发明,用在博客里,指与“高富帅”相对应的穷小子,自喻卑微不足道如屌毛。这个“屌”字,古已有之,《水浒传》里李逵这种粗人用得最多,什么“口里淡出鸟来”,什么“杀到东京,夺了鸟位”——施耐庵既要为草莽人物传神写照,又不愿污了读者的眼,便将这“屌”写成了“鸟”。如今,这“屌”不再隐晦,倒登了大雅之堂。

且说近日读到冯骥才写的新浪博客文章,题为《文化粗鄙化》,开宗明义说“我们一向自诩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那是在古代。而我们今天的文化却正在走向粗鄙化”。在我看来,“我们今天的文化”不是“正在走向”,而是已然“粗鄙化”——从响彻“首善之都”的“傻逼”和污染全国的“牛逼”,到正时尚的“屌丝”,就是明证。

为什么“我们今天的文化”会走向粗鄙化呢?冯先生讲了三条,我同意一条半。

冯先生说:“五四运动的进步本质毋庸置疑,但它的文化倾向是过激地破坏传统……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文化干脆成了革命对象。不间断的政治运动总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敌人,从而获得‘革命动力。这样一直到‘文革末期,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印象里,只剩下‘批红楼、‘批水浒、‘批克己复礼。我们的文化已经成了一个空架子。”这一条我基本认同。我也算是过来人,以“大老粗”为荣为傲,上大学讲“掌上的老茧就是资格”,批“孔老二”,我都曾亲闻亲历;“谁要是不革命,就滚他妈的蛋”,“‘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等红歌“不思量,自难忘”。但说文化因此成了“空架子”表述得不够准确,思想文化领域反人道主义的“仇恨教育”、“斗争哲学”如病菌充塞于社会每个角落呢。

而冯先生说,是满人入关,以他们粗浅的“马背文化”将汉文化粗鄙化了,在我看来不是事实。这个题目甚大,见仁见智,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冯先生说“明文化雍容醇厚、平和内敛”,实在是太过偏爱汉文化了。

我只同意冯先生半条的,是他关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文化粗鄙化的分析。他说:“但这一次,外来的全球性流行性的商业文化是随同市场经济一起进来的……它势头强劲、所向披靡,根本不管你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审美习惯,全都推向一边。它要来唱主角……我们对这种文化无法拒绝,只能模仿……这就给我们原本变得相当粗糙的文化以致命的冲击,大大加速了文化粗鄙化的过程。”市場经济、商业文化基于人的本性,不可拒绝,它会导致“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快餐文化、大众文化、娱乐文化也必会因此而兴起,但并不会必然导致整个文化的粗鄙化,因为同时还有宗教文化、雅文化、精英文化的对冲与平衡在。

在我看来,今天,人们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成王败寇的“成功学”,有权的骄横跋扈,“官二代”逞凶后狂言“我爸是X长”;有钱的把“富而不骄”与“富而好礼”的古训抛诸脑后,“富二代”忍不住就要扬财斗奢;低层的“屁民”和白领“蚁族”、“屌丝”们则对有权多金者心生“羡慕嫉妒恨”,或怀怨,或暴戾……其实,这一切,与300年来传统文化的损坏,甚至与30多年前的“文化大革命”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今人应耻于诿过于古人与前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我们还没有成功地用制度将公权力关进民主监督的笼子里,还没有实现市场经济最看重最必需的公平竞争,特别是没有保护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而让官商勾结产生的暴发户来钱太容易太嚣张,更缺少救济“市场失灵”的财富再分配有力政策,让基本的公共福利可以维护“每个人有尊严的生活”……

一个社会不能保证基本的公平正义,而是坑蒙拐骗盛行,“互相投毒”,吃什么喝什么都惶惶不安,张口就想骂娘,文化要不粗鄙化岂可得乎?

(刘谊人荐自2012年6月8日《讽刺与幽默》)

猜你喜欢
冯先生屌丝传统
President speech in foundation conference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宽堂先生(特写)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黄瓜网 搞笑屌丝吐槽网站
晴空一声霹雳
“屌丝”六儿的快乐生活
屌丝潘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