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缺德”源于“失真”

2012-04-29 00:44曹林
党员文摘 2012年8期
关键词:缺德假话白岩松

曹林

近日,当厦门大学学生向央视主持人白岩松问起“讲真话的担当”时,白岩松说,讲真话现在成了很大的优点,为此我感到极大悲哀。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一个人很伟大,不是因为他多好,而是因为他讲诚信、守时、不偷东西,这个时代有很多问题的表现就是,把过去的底线当成了上限来肯定。“你夸我一个新闻人说真话,但是如果我不说真话,我还算是新闻人吗?”

说到当下的道德危机,人们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说的只是善的缺失:人的善念和良心被冷漠遮蔽,善心被利益主宰,善良成了稀缺品。其实,“失真”才是比“缺德”层次更深危害更大的社会危机。

这个社会“失真”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很多事件让人看不到真相,很多时候让人听不到真话,真理被似是而非的谬误遮掩着,真实被各种利益绑架着。在一些官员的讲话中,充斥着粉饰和扭曲事实的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假话,不知哪一句才是真话;在网络传播的信息海洋中,夹杂着各种意识形态的偏见和各个利益集团涂抹的油彩,不知道信息背后是不是有想操纵网民情绪的炒作者;在媒体报道中,得费力才能分辨出哪些信息是记者的主观臆断,哪些是断章取义,哪些是标题渲染,哪些是选择性报道,哪些是为了混淆视听或试探舆情而故意放的烟幕弹。

在社会“失真”现象的成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真”会受到惩罚,而“假”会受到奖赏,于是便有了谎言对真话、真相、真理的驱逐。因为有人不愿让真相被人知道,因为真相和真话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说出真相就可能会受到严惩,说真话就可能被跨省追捕。因为说真话可能不受欢迎,所以某些专家和舆论领袖就会去揣测领导爱听什么,揣摩大众期待听什么,于是说些迎合听众的假话,最终失去独立判断。因为内心的封闭,所以,很多人只选择听那些自己期待听到的话,只喜欢接受那些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

舆论批判道德危机,说明社会还有着基本的是非判断和善恶界限,可舆论对于“失真”却缺乏应有的问题意識。一句真话,有时比全世界的分量还重;一句谎言,其祸害远远高于一块带毒的面包。而且,很多时候的“缺德”正是源于“失真”。

猜你喜欢
缺德假话白岩松
假话在狂欢
NEWS in brief
莫言对话白岩松——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假话种种
白岩松:传统媒体面对冲击不必焦虑丢内容被抛弃
白岩松错了吗?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白岩松:我的成长经历决定了我的教子方法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
周末赚钱是“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