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金贤 曾贤璇
摘 要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由于第二外语教学具有大部分学习者英语基础好、授课时间短、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特征,本文试图从认知科学出发,结合在二外法语课堂上的教学实践,讨论如何在第二外语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全面掌握第二外语,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第二外语 知识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I Jinxian, ZENG Xianx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era of information, how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practice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 topic of concern for researchers. As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as a good foundation in English of the majority of learners, teaching time is short, vigorous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art from cognitive science,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French, to discuss how to app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so that students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 comprehensive master a second language from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the various aspects, access to better learning outcom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1 第二外语教学实践的特征
外语教学活动本身就远远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全新的发音、拼写、语法等系统,还需要掌握大量的表达方式,并且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目前我国比较普遍的第一外语是英语,跟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第二外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学生往往有不错的英语基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初中,甚至小学,就已经开设了英语课程。而进行第二外语学习的人,可以划分为三类:把第二外语当作必修课的英语专业学生,参与第二外语选修课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因为工作或兴趣等原因学习第二外语的其他人员。在第二外语的学习中,英语基础既能够带来正迁移,帮助学生理解新的语言;也会带来负迁移,妨碍学生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跟第一外语的课堂时间相比,第二外语的授课时间大为缩减。在参加英语国家四级考试之前,学生们至少已经在初高中学习了六年英语,还有不少学生继续在大学学习一至两年英语才参加该考试。可是对于学习第二外语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必修课、选修课,还是培训班,都不可能提供跟学习第一外语一样的课堂时间。举个例子,按照教学计划,在为期两年的每周4个小时(总计236学时)的课堂教学之后,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达到可以参加法语公共四级考试的水平;在500个学时之后,学生应当可以参加赴法留学TEF测试。短暂的课堂时间,同大量的学习内容相对照,这就导致第二外语的教学任务相当繁重。
最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加深和社会实际需求的扩大,传统的“小语种”慢慢有了变成“大语种”的趋势,学习和掌握第二外语的人越来越多。这一趋势带动了跟第二外语有关的教材的出版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增加,在互联网上也出现了大量的教学网站和听说资源,这为第二外语的教与学提供了方便。
鉴于第二外语的教学实践不同于第一外语或其他学科,我们需要尊重第二外语教学本身的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还要提供资源和方法以便于学生能够在课下自主学习,达到“学而时习之”的目的。
2 在第二外语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
我们早已迈入信息化时代,新技术的产生和电脑、手机、电视的普及,使信息的传播得以迅速发展。随着神经科学、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入,教育领域也出现了振奋人心的变化,研究者们正视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变革,重新思考教学理论。
近期的研究指出,90%的学习者是视觉化的。我们的眼睛每小时可以记录36000个视觉印象,大脑对于视觉处理非常兴奋,颜色和运动有助于促进学习(Coyner & Wilson, 2002)。把信息技术手段当作教学工具,无论选择投影机还是PowerPoint文稿,学生的注意力将集中到课堂所学内容当中。在教学设计当中,运用不同的颜色对彼此联系的知识进行总结,也会加深学生的印象。
跟传统行为主义所定义的“学习是信息和技能的积累”这一概念不同,在当代认知学理论看来,除去简单的机械记忆,所有的学习活动都要求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学习具有整体性,而远非信息的累加过程。也就是说,在第二外语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老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理解,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只有主动加工所学知识,才能把接收到的知识转化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建构主义的先导皮亚杰发展了发生认知论,确信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发现。在他看来,知识既不来自主体,也不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皮亚杰的学生西蒙·派帕特(Seymour Papert)发展了建构主义,提出“在制作中学习(Learning by making)”。他认为,现代技术应当更广泛、更有效地应用于教育领域。在第二外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能够熟练运用第二外语。
最初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通过向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分享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练习题库对学生进行测验、用统计软件分析教学效果等手段来实现的。随着技术的成熟,现在我们能够更进一步,把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和协作工具,让学生参与到知识构建的过程当中,例如根据学习主题,成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们利用搜索工具和通信工具寻找资源、讨论所得资料、总结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习过程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来帮助学生达到知识重构的目的。
积极的知识建构意味着积极的课堂,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不能简单地仅仅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我们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到第二外语的教学当中,我们不仅仅要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听、说、写、练资源,还要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重构所学知识,达到熟练掌握所学语言、深入理解背景文化的目的。
3 以二外法语教学设计为例,浅析信息技术在第二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课程和教学改革之所需。第二外语教学实践自身的特点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在在教学设计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以二外法语教学设计为例,抛砖引玉,简要介绍一下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
在语音学习阶段,学生需要准确掌握法语字母和音素的发音、熟悉语音规则、正确拼读单词和句子等等。由于个别法语音素和英语音素写法相同、大量法语单词和英语单词拼写相似或相同,学生在拼读的时候经常弄混,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多媒体课件可以反复向学生演示音素发音和拼读规律,练习网站(例如http://phonetique.free.fr/alpha.htm)可以帮助学生区分相近音素并进行测验;其次,人机互动软件(例如Talk to me等)特有的声纹识别系统和评测仪,能比较学生的发音与母语者的差距,促进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例如,法语发音中的清浊辅音的区分是个教学难点。在中国北方方言中并没有清浊辅音的区分,不少学生表示无法“听到”或“说出”清浊辅音p-b、k-g、t-d的区别。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教学网站http://phonetique.free.fr/alpha.htm的近似音练习,学生们逐渐适应了清浊辅音的差异,慢慢模仿,在一个月内做到清晰准确地发音。
第二外语教学的主要是围绕着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在这一领域,信息技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建立题库,鼓励学生在线进行语法练习,考察学习成果;接着,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总结语法框架,建造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对学生的总结成果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课件、录像短片、教学软件(例如Rosetta Stone)的帮助下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在“实境”中进行会话,提高表达能力。例如,每学期期末我们都会鼓励学生总结学过的语法,在制作总结文档的时候,学生们会发现平时忽视的问题,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也是第二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鉴于学生往往有了英语基础,学生在进行二外法语翻译训练方面,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地找到合适的译文。除了电子词典、在线词典、谷歌翻译(尤其是比较成熟的英法互译)这些常见的翻译工具以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翻译方式,例如,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利用excel或access软件建立语料库,利用双语或多语网站对比分析同一文章在不同语言中是如何表达的,利用网络检验译文是否符合表达习惯等等。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多种模式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在真情实境中提高理解力和交流能力。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乐于积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被动的吸收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对法语学习者来说非常困难的动词变位来检验教学效果,从前学生依靠考前突击记住那些复杂的动词变位,并没有真正学会变位规律,考试后就会忘记;现在学生们会自己做表格,总结规律,用彩色标记重点划出容易出错的动词,经检验,95%的学生都在半年内客服了动词变位的难关。
在当今的学校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设计已经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符合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规律,适应目前第二外语的教学实践。但信息技术并非万能灵药,如何沙里淘金、避免浩如烟海的信息干扰学生认知、浪费学习时间?如何保证学生自行搜索到的内容正确可靠?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搭建第二外语教学平台乃至实现远程教育?这都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勇,李莉,谢利民.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
[2] L.C.霍尔特,M.卡斯尔卡著.教学样式:优化学生学习的策略.沈书生,刘强,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3] 普莱斯顿·D·费德恩,罗伯特·M·沃格尔著.教学方法——应用认知科学,促进学生学习.王锦,曹军,徐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