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周期表现出明显的特征,这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强度和深度较大;改革开放至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趋于缩小;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呈现适度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经济周期性特征,对于促进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经济周期,主要指的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内在基本矛盾运动,而引发的经济发展从高涨走向衰退,从衰退走向萧条,再由萧条走向复苏,经过复苏再次回归高涨的过程。一般来讲,经济周期性发展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起大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货币、财政、收入分配及汇率政策等措施,在经济出现过度高涨的时候,可以使实施一定的紧缩性政策,相反,在经济出现过度低落的时候,可以采取扩张性政策,如此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经济周期性特征,对于促进当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世纪之交,新世纪以来。这三个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分别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强度和深度较大
中国经济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周期在类型上主要表现是古典型的经济,因此在经济周期的下降时期大多出现负增长,这时的经济增长率表现出波动强度大的特征,正负交替的现象经常出现。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在总体上经历了五个基本周期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有三次是经历了幅度很大的波动,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大幅增长和经济衰落的大幅下降的情况,经济增长的时候出现了高达20%的情况,而在下降的时候也出现很低的增长率,有时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时,还表现出波动幅度高的特征,增长速度的落差很大。具體来说: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52年的三年中,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由于获得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独立,这三年我国的社会总产值增长率为:1950年是22.6%,1951年是20.1%,1952年是23.8%。因此,这三年是我国在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增长期。从1953年开始,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因此,这一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由此也致使我国经济以15.6%的速度增长。期间进行过一些调整,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回落,1957年以5%左右的速度运行。在1958—1962年,经济泡沫较多,经济增长率曾经一下子高涨到21.3%。后来,正常的经济数据和经济情况得以显露,到了1960—1962年的三年之间,中国经济增长率出现了大幅回落。经受过三年灾害之后,中国调整了经济运行,1964年的经济增长回升到了18.3%。随后1966—1976年的十年,中国经济又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但是,期间由于国防事务需要,经济一度出现高涨,但总体以回落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比较薄弱,为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一些困乱;另一方面与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经验不足有关,由于缺乏经济发展经验,在经济建设中的摸索,政策制定上难免出现起伏和波动,这些都是导致中国建国初期出现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间里,尽管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些波折和挫折,但中国经济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主要表现在建立起来比较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发展逐步走向正规,在经济发展、工业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突破。
二、改革开放至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趋于缩小
1978年,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转机,经济周期波动的负担趋于缩小。这主要表现为,经济波动的峰位出现了理性下降,经济波动的高峰值从改革开放前的每次20%左右,回落到20世纪80年代的15%,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下降到14%,实现了周期峰位均值比改革开放前回落3.3个百分点的变化。同时,经济波动周期的谷位也出现了显着提高。改革开放前,经济周期增长经常出现负增长,而实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的低谷都以正增长出现,实现了比改革开放前提高11.6个百分点的变化。此外,这一时期还表现出波动幅度缩小和波动持续时间延长的特点。具体来讲:
从1978年到1981年,由于开始了改革开放,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得以起步,全国开始了大搞经济发展的热情高涨,到1978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长率上升到11.7%,但这种过度增长的趋势未能延续,到1981年,经济增长率又回调到5%左右,但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健康的态势。从1984年开始,中国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农业发展改革的计划,城市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启,在这两大动力的驱使下,中国经济在1984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率为15.2%,这种过热的经济在1985年又回调至8%左右。
1987年之后,经济多轮的经济调整和协调之后,中国经济出现出合理的经济波动中。其中,1992年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刻。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获得了更充足的动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生机和局面。但是,由于经济转型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计划经济的影子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这就导致一些计划性行政行为导致经济发展的波动,尤其是投资过热、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等,受到这些情况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也出现了一些过热、过快增长的情况,一度出现经济增长率达到14.2%。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多次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通过努力,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最终成功实现了“软着陆”,这一方面成功地降低了快速的物价涨幅,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目标。紧接着,中国面临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威胁,在多方努力中国政府的高瞻远瞩中,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也实现了平稳的回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经济周期波动幅度趋于缩小的良好发展态势,这得益于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逐步推进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并且在改革开放中不断积累发展经济的宝贵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日益提高,中国能够从世界经济发展中获得启发,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社会也逐步走向的健康、协调发展的道路,但其中也隐含着一些内在矛盾和问题。
三、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呈现适度高位增长的态势
在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之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适度高位增长的态势,这主要表现在: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加之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国民经济发展进入到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快速增长,新一轮的机器设备厂房更新换代开启,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回升到9.1%,这开启了中国的新一轮经济周期,随后的2003-2007年,中国经济连续五年实现经济增长率10%以上的目标。在2007年,中国经济出现了历史新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14.2%。2007年以后,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主要表现为持续多年的适度高位增长,“高增长、低通胀”局势持续稳定。
但是,经济高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矛盾,尤其是2007年出现了CPI的快速上升。鉴于此,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调整经济发展策略。但是,2008年有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调节的不法,实现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通货膨胀逐步转变为通货紧缩。2008年—2009年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价格上升的威胁和挑战,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美国经济周期性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但是,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下,国内经济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并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渠道,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新时期,中国经济宏观调控部门应该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的周期性特征,紧密跟踪当前经济的发展走势,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如此才能尽可能地延长当前经济周期的良好发展势头,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简介:陈思(1984-),男, 汉族,河北省正定县人,任职于中国民生银行,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