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开平
摘要: 任务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由任务成果体现教学成就,对教师的作用提出更高要求。文章通过分析教师的作用,教师应发展的技能,以及在交互性模式中的地位,对师生角色进行了定位。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师生角色主体性教学技能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实施第二语言教学的途径。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用语言做事”。这里“任务”并非语言问题,而是有待学习者用目的语解决的交际问题。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任务型教学从促进“学”的角度设计课堂,创设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丰富大量的目的语输入和语言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意义协商,“学”不再是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一样重要。
一、任务型教学要求传统模式转变观念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从转变学习观念,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等方面着手,而传统的3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虽然3P的教学也有互动,但实际是教师控制下进行的操练,教学是以内容为中心的,结果取向的,忽略了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积极的认知参与。课堂活动围绕语言形式进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学生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难以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很少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解决上述问题。任务型教学特别强调“做中学”,在“用语言做事”中让学习者获得丰富的目的语体验,自我建构起对目的语语言系统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任务”使得教学活动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而能够突出意义的第一性,有效避免语言学习为形式而形式;由于强调“任务”要与真实生活中的交际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相似,“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任务本身具有了真实言语交际的诸多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二、教师应发展的技能
任务型教学对教师的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应具备的教学技巧外,教师至少还应培养以下三个方面的技能。
1.创新能力
常常会有这种情况,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教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气氛,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除了他们风格不同外,课堂气氛好效果佳的老师会根据学生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发挥创造能力,创造性地设计和呈现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活跃的思维状态。
2.口语交际能力
现行新教材不同于传统旧教材,它取材广泛,富有时代性、实用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克服了偏重语音知识、忽视知识运用、忽视语言技能的缺点,以掌握交际功能为最终目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各方面知识,还要用学生可以接受的口语形式在课堂上展现自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不断地提供启示和支援,使学生意识到各类教学活动的意义所在并让他们积极参与。为此,教师必须学会善于与学生沟通并达成共识,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
3.任务设计能力
任务是任务型教学法的中心内容。任务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程度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选定任务后,还必须在每个实施阶段精心设计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完成任务,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培养任务设计能力。
三、教师的作用
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变化很关键,其定位受到了新的挑战。现实中,学生实际语言知识能力可能良莠不齐,如何创设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并且使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长期持续,这对教师的职责和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织者、指导者、协助者和评价者,更是中介者、设计者。
1.中介者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不再“操纵”整个学习过程,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通过对任务的选择、组织和实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不断进步。教师在呈现某一任务时,必定有一个清楚的教学意图。教师设计任务时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施时还可以根据学生对该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出现的现场情况和评价做适当的调整,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帮助他们发展、进步和逐渐控制自己的学习。中介者不能单方面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应积极参与。需要让学生意识到任务的意义。通过学生对教学意图的反馈和师生相互沟通,把教学意图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
2.设计者
教师有相当大的自由度设计整个教学过程,而并非完全照搬课程教学计划。由于在教学中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协商,在课程设计中事先安排好的任务只能为教学活动提供内容,但任务的具体操作需要师生的协商(Kumaravadivelu 1991:99)。首先,教师要科学地安排教学的先后顺序,合理地计划和安排设计教学时间。其次,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功能与作用,特别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资源——人(师生)、时间、设备条件、环境等,进行有效的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设计。最后,教师还要有设计形式多样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持续高涨。
四、学生的主体性
在任务型教学中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成了指导者、协助者和中介者。教师以任务为载体,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地习得语言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非常活跃,而且是自发性启动,控制了整个过程和内容,教师的控制在减少,只提供必要的支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五、师生角色定位
任务型教学是一个新型的高度交互性即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过程,不再是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的模式。学生是交互过程的主体,教师在交互中通常配合学生,在他们提出新信息时支援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获取必要的语言技巧。当学生能够更加独立地完成任务时,教师便逐渐减少支援。可见,师生关系成为一种新型的民主关系,是一种相互激发教与学热情、相互促进、目标一致、利益一体的关系,是一种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勤于交流、共谋良方、共图良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Kumaradivelu B.Language-learning tasks: teacher intention and learner interpretation[J].ELT Journal 1991,45(2):98-107.
[2]姚志方.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探析:任务型语言教学.武汉出版社.
[3]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