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开 周华丽 吴智泉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选择。顺应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产业调整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探索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特征和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生产性服务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
首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其他产业生产商品和服务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产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而从生产企业内部职能中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1]。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各类经济组织和学者都有自己的统计口径和划分标准。美国商务部认为,商务及专门技术(如计算机、工程、法律、广告及会计服务)、教育、金融、保险、电子通讯等属于生产性服务范围。中国香港贸易发展局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分类应包括专业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相关服务。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根据业务活动特点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五大类别(资料来源:京统发〔2009〕11号《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
北京已经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2010年,北京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优势领域发展突出,上述5个行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838亿元、1,242.2亿元、912.9亿元、964.4亿元和640.6亿元(资料来源:201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占全市GDP比重超过40%,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集中力量塑造“北京服务”品牌,建立辐射全国、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在“十二五”末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
首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需求
相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现实,相关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物流业为例,物流业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北京市规划,到2020年北京基本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的现代城市物流空间体系和技术先进、相关产业发展配套齐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物流业发展体系。2007年,北京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2.5%,物流专业人员不足1%。实际上,物流业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多类产业,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物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学习物流工程或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而且还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英语、法律、交通运输、计算机等更广泛的专业人才。
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来源就在于专业服务人员与客户间保持不断交流和沟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体现了如下几个特征:一是知识性,它能够把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并运用专门知识和专业技术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差异化服务。二是创新性,生产性服务业是高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推动力,能够对制造业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起到引导作用。三是国际性,跨国跨界生产网络和营销网络将制造业和配套服务业联结,在“全球生产”的同时伴随着“全球服务”。四是全程性,生产性服务业体现在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全过程生产活动中,使产业链上下游服务相互关联和依存,既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又使敏捷制造、零库存、虚拟企业等成为可能。这些特性决定了生产性服务业对从业人员有更高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对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务实亲和的本土化态度,具有高度复合化的专业知识背景、团队协同化作业能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能力等,而要实现这种人才培养,必须推进跨文化、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适应首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特征
一般来说,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技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要求熟练掌握本行业工作所需技术,了解本行业技术的最新进展,善于理解商务需求,能够以有效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和解决商务需要。复合型人才的特点是熟悉本行业商务活动,充分了解和理解商务需求,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善于提出解决商务需求的应用方式。管理型人才是中高层次人才,他们对技术要有一定了解,同时要精通管理知识,熟悉行业特点,具有前瞻性思维,熟知相关领域理论与应用,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各类人才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划分和界限,往往表现出复合性应用型的特点。
为了对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所应达到的能力和目标作出系统、具体的表述,本文将人才能力分为4个层面,从这4个层面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本科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反应生产性服务业人才能力特征的概貌。一是基础知识层面,要了解基础学科知识结构,掌握基础科学知识、基础技术知识和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等知识点;要了解人文知识,掌握哲学、历史和社会一般知识的知识点。二是价值观和职业品质层面,其中价值观包括认识、理解社会的价值标准,能够依照正确的价值准则做事,有社会责任感、关注弱势群体、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具有诚信品质;职业品质包括工作态度、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礼仪规范等。三是个人关键能力层面,其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包括逻辑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交流沟通、对时间和资源的管理、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团队协作能力等。四是工作领域的系统能力层面,包括环境认识(生产性服务业)、调查归纳、方案设计、实施和控制等能力。其中环境认识要具备对行业特征的了解,能识别不同的企业文化、目标和策略,了解自身角色和责任,具有国际化视野;调查归纳要具有对行业内外、宏观微观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确定工作目标和要求等能力;方案设计包括工作的流程设计、行业领域内的专业设计等能力;实施包括协调、资源运用、过程管理等能力;控制包括培训、工作过程的改进与调整、工作评价等。
适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创新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面向首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优化全校学科专业布局
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快速发展,必将涌现出大批新岗位。这些新岗位对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从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出发,紧紧围绕当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积极稳妥地设置适用对口的专业。
北京联合大学重视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间的互动关系。在学校现有本科专业中,对应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主要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学、电子信息工程、法学、通信工程、广告学等。很多专业在积极开展面向生产性服务业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其基本思路是:“面向北京市支柱和新兴产业,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探索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流培养、分级教学等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大力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改革,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施方式明确为“以项目为载体,以政策为导向,校院两级分层次、有重点”。
2.兼顾学科知识与应用能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确定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起点是开放的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确立“立足区域、为地方和行业企业服务”的指导思想。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和论证, 既要有针对性, 使培养的人才符合需要, 也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持续性, 避免随着市场变化频繁调整。
“学科”与“应用”作为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的两个要素,在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中应该把应用放在更突出的地位。专业建设中,要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导向,也就是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需要为导向。面向行业企业需求为主的学科基础平台很重要, 因此要有名称大体一致的公共基础课程,同时注意学科基础的差别和课程内部逻辑结构的变化。在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中建构一组新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必要的;且在这组公共基础课程中有些应与专业课程相衔接,表现出明显的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性质;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比例应有所调整,专业课程应占更大的比例。
学校依托信息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管理学院的电子商务等专业,设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跨学科跨专业培养高级复合性服务外包人才。实验区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体两翼,三三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分“大类培养、行业认知,分流培养、职场体验,实战训练、职业定向”3个阶段,按不同业务需求,分流培养“ITO”“BPO”和“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三类服务外包高级专门人才。
3.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提升学生多元文化理解和适应能力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应积极学习国外同类院校人才质量标准,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教育教学资源,融合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商务学院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 设立应用性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性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比照国外同类院校人才质量标准,实验区实行3+1 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国际化课程体系,在主要专业课程引进国际先进教材,聘请外教和有国外进修经历的资深教师进行全英语或双语教学,确保英语学习4 年不断线。
4.深度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融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
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把实践教学课程列入专业核心课程, 在实践教学中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理论学习的深化;一般来说在教学进程中应安排比较集中的实践教学阶段和综合性的实践教学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方法的改进必须同步进行。学校要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和当地政府,建立学校和产业界互利互惠合作机制, 研究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教育形式, 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保证产学合作教育的开展,这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计划是否得以落实。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的许多关键环节必须在实际生产岗位和实际工作环境中完成,因此,应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实行开放式办学。
5.鼓励跨学科交叉培养,支持教育与产业对接,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是综合性系统化工程,为保障实践效果,学校采取了多项措施,全方位、多层次的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工作。一是建立完善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二是加强对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需要。三是建立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四是推动教师到企业去学习锻炼,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支撑。五是设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专项经费,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经费保障。
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就业的主体,明确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和特征,是解决好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面向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实践,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让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考核等方面工作更符合实际需求。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重点课题《首都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ADA09045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黄先开系该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