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勇
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抱有的积极态度和特殊的认知倾向。小学生对某物有兴趣,就会想学、爱学、乐学,很好地发挥主动性和调动积极性。具体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拼音教学增强趣味性
拼音教学一般来说较简单、枯燥,特别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要他们记住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的读法、写法和声调、音节,整体认读音节,确实比较困难。小语教材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激发儿童兴趣出发,每一课拼音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情境图”,如“孙悟空大战哪吒”“小刺猬学认字母”“小猴子搭救同伴”等画面都是儿童乐见的,儿童一看便会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都会愿意学习。如:在教学声母“b,p,m,f”时,教师导入新课后,投影出示“爸爸带小朋友看大佛的情境图”,教小朋友念语境歌:“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通过谈话引出有关的声母,学生在观察、交流、念儿歌的故事情境中,会十分乐意学习“b,p,m,f”的形、声。
语文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且兴趣盎然的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应将活动引进课堂,使课堂成为学习的园地,游戏的王国。例如:教学单韵母“O”时,边念顺口溜“嘴巴圆圆OOO”,边做字母操。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圆成一个圆形;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圆成一个大圆形……口读、脑想、手舞足蹈。每个孩子都在念、做、玩中学会了这些抽象的字母。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学习拼音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课堂教学提高审美性
审美的主体是学生个体,审美的对象是形象。小学语文大多数作品是艺术经典,它用语言刻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及人与人之间具体的生活场景,呈现的形象是活灵活现、丰富多彩的。在教学时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重点突破。在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图片、音像等情境、激情朗读等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如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
语文的审美化教学体现了“鉴赏美—内化美—表现美”这一动态的过程。如诗歌《瀑布》最后一节,描绘了瀑布的形态:“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是作者对瀑布由衷的赞美。在教学时,我从欣赏画面入手,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奇妙的世界中,并让他们喜爱朗读心爱的作品,抓住关键词语适时引导有感情地朗读,风中瀑布那轻烟袅袅上升的情景,迷雾朦胧、细尘飘洒的姿态便形象地展现在他们的眼前。在范读中学生感受到了瀑布的形象美。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唤起学生心中“珍珠屏”美的形象。
三、语文作业注重开放性
时下小学语文作业数量过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这种陈旧的作业设计和练习,虽然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弊是远远大于利的,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包袱使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特长得不到培养,智能得不到及时开发,势必对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潜能和创造智慧造成极大影响。对于那些意境很美的课文,教师可以采取画图的办法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一画,再现课文的情境。如教完《水乡歌》一文,我让学生回去熟读《水乡歌》,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美丽的水乡图。绝大多数学生能照文画图,用图画美再现诗歌美,有一定的意境。
课改强调大语文观,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有效地把已有的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中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遇到问题,分析问题”、“所知甚少,欲知详情”、“立足课内,放眼世界”的情况下,在课前查一切可查找的资料。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我布置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搜集有关庐山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的作业。学生回家后,搜集的资料很丰富。有的从家里拿来了关于庐山图片的挂历;有的拿来了父母去庐山旅游时的照片;有的请家人帮忙在网上找到有关庐山的各种资料。这些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与庐山相关的知识,学生通过搜集和阅读这些材料,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为把握作者感情奠定了基础。
语文教学是一个外延无限的过程,课堂的四十分钟只能算是教学的开始。教学的触角伸向课外,是有识之士的共识,若只限于课内则十分狭隘。学生更易于在活动中体验语文之美,所以美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意义和意境的把握,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