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松
小典故
从木筏到舟船
中国原始人多沿水从事渔猎活动,偶见树木漂流而过,认识到水与木头及其他浮物的关系,即开始用独木作为渡水浮具。后来为了上面能够搭载物品,人们模拟树叶的形状,将两根以上的木头捆绑起来,便形成了最早的木排——木筏,再后来又出现了竹筏。大约在8 000年前,中国出现了独木舟,既而演变成舟船。
独木舟的发明,人们有意无意中运用了性质逆向法——通过采用(或制作成)空心的物体,来减小物体整体的密度。
逆向思维中“特性转化、属性转变”的方法在发明创造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生铁炼钢法 由于生铁含碳量高,它质脆容易断裂,于是人们就对它进行改进。到了东汉时期,生铁炼钢法的“百炼钢”问世了,其特点就是对生铁反复加热捶打。这种反复加热捶打可排除生铁中的杂质,使其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细化晶粒,以增加其柔韧性。这是“性质逆向法”的多重应用:变粗疏为细密、变硬脆为柔韧。
洗衣机脱水缸洗衣机脱水缸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当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性质逆向法”,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潜水艇 1620年,荷兰人德雷布尔造出一艘四周蒙着涂油牛皮的木制小艇,并在泰晤士河水下5米成功航行了几个小时,这就是潜水艇的原形。18世纪70年代,美国人D·布什内尔建成1艘单人操纵的木壳艇“海龟”号,通过脚踏阀门向水舱注水,可使艇潜下潜;艇内有手操作压力水泵,可排出水舱内的水,使艇上浮。潜艇下沉与上浮,就是通过注水和排水改变其整体的密度来实现的,这是“性质逆向法”的又一典型应用。
停电状态智能隔离及灭火系统 这是一种在停电状态下能够自动检测火灾、根据火灾范围进行相应的区域隔离,并自动灭火的系统装置。它包括电路部分和隔离装置。其中,隔离装置的隔离卷帘,采用了“性质逆向法”,摒弃传统的“硬”质金属卷帘,采用“软”质的防火卷帘,可自动根据火灾范围在停电的状态下自由释放。
(作者: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九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