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军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语文阅读的重要构成,尤其是对于已经初步具有阅读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来说,预习更是接触感知阅读对象、形成初步认知的必要阶段。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综观以往的语文预习,我们发现尽管绝大多数教师都很重视预习的要求,但由于方法不当或要求不明,进入了一系列的误区。
一、直面误区,细陈类型
误区一:固定化形式
为了便于学生操作,不少教师将预习的要求固定为三条或者四条,一般包括“读课文三遍,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和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词语,给文章分段并写出每段的段意”等要求。应该说,这样的要求基本包括了预习的一些重点,但如果每一篇课文都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就落入了程式化的范畴。不仅学生对此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且也很难达到预习的效果。
误区二:刻板化要求
在一些教师的眼里,预习是一项特殊的作业,那么布置的遍数就得严格遵守。比如画出文章中的优美词语十个,少一个都不行,哪怕只有九个也不行。比如给不认识的生字注音,即使整篇课文里没有不认识的汉字,也得找出几个复杂的注一下拼音。有时为了更加严格地执行这个要求,还强调必须由家长来签上意见,搞得家长也很为难。
误区三:繁琐化内容
有些教师为了使预习更有效果,给学生罗列出大量的预习内容,比如一篇课文默读2遍,有感情地读2遍;生字词注拼音写3遍,每个生字各组3个词语;给每自然段写大意,再分段写出意义段段意;查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查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资料;标出文章中精彩的片段,再写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等等。不管这些预习的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没有关系,学生都必须逐条去完成。
误区四:随意化评价
对于预习的效果,教师很少真正去客观评价。有的表现为预习无果而终,布置归布置,检查却很少进行,预习纯粹变成了一种形式;有的认为,读书是“软”任务,写字是硬任务,只查书面的作业,却很少去过问读与想的作业;有的则仅仅关心家长有没有签字,至于学生真正的预习情况并不过问;还有的也算是检查评价,但仅仅是针对教师自身设计的课堂问题来评价,至于学生其他的预习内容,则不再过问。
二、深究原因,思考本质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上述诸多误区的形成呢?追根溯源,还在于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没有真正从根本上理解预习的本义及正视预习的要求。一个目的性不明确的教学活动,自然不会带来实效性的教学成果。因此,有必要分析一下科学高效的预习应该是怎样的。
1.预习是一种独立学习。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它要求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运用一切教学的资源,自主设计学习过程,追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期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是重要的目标。
2.预习是一种感知铺陈。从本质上讲,预习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预先的感知,对课文形成一定的主观认识,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现问题,产生求知的欲望。因此,教师不需要过多地限定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感知、去发现。“浮光掠影”的形式化预习作业是达不到效果的。
3.预习是一种探究预测。对于教师而言,最大的期待莫过于学生能够思考自己备课过程中确定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为此,教师应该努力使预习变成学生向教师挑战的途径,鼓励学生去探寻教师思考的问题,预测第二天课堂里即将出现的讨论焦点。当学生能够体验到预测带来的惊喜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讲,预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双方博弈的一个过程。
三、立足要求,提出举措
立足于以上预习的本质要求,我认为,在预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必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去提出具体的操作措施:
1.文本层面。文本层面的立足点在于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的初步接触,这里面就包括了生字词的掌握,从字音、字形、字义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分析。通过查字典、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实现语言的积累;通过学生自己选择阅读的方法,如有感情地朗读、默读、大声读等形式,来读通读顺句子,有时可以根据录音磁带来校正朗读。文本层面重在扎实,强调的是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在此过程中,教师一般可以和学生家长共同来实施。
2.能力层面。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从“大语文”的视角来看,身边的一切皆可化作语文的因素。因此,在语文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将文章的结构进行简单的梳理,理出写作的顺序和线索,或者画出文章的结构图,写出各意义段的段意等等;根据个人的喜好,或者根据约定俗成,在书本上标注不同的符号,“?表示疑问,○表示易错,
=表示精彩,~~~~表示重点”等等;根据自己喜爱的问题,采用查阅课外书、网络搜索等方式去查阅资料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一般不作过多的要求,而把检查的重点放到第二天的课堂中,比如请学生上台自主展示文章的结构,比如由学生来介绍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等。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预习的成果,这也是在训练学生的能力。
3.思考层面。预习的最高境界在于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既与文本的作者交流,又等待第二天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调动主观能动性,形成个体的思考。比如对于自己喜好的句子,写上自己的理解,也就是给文本写批注。对于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则特别注明,期待与同学讨论。而教师则在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可适当进行引导,比如对于文章的难点,教师在预习时就先行告知,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多加思考。而在每节语文课的前几分钟,教师还可专门给出两三分钟,先让学生交流一下预习的心得,以此检测预习的效果。
从文本到能力再到思考,循序渐进,逐层提高。教师并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全部达成,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主观选择,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阅读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