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一、激发浓厚的兴趣,让课堂教学充满吸引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浓厚的兴趣就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寻求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开门见山地直接板书课题或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后者。
如我在杭州上的一节《乐在杭州》习作教学预设时,可以有两种导入设计:其一,师生相互问候、相互介绍,直接板书课题《乐在杭州》中的“杭州”,让学生介绍杭州有什么。其二,边放音像资料介绍东湖风光边引出东湖的朱碑亭里留有我国开国元帅之一朱德老总的题词:CAI出示“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定比西湖强”。再用“身为杭州人,听了这句话你想说什么”激发学生情不自禁地反驳道:(1)东湖不比西湖强!师:不一定哦!(2)东湖休想比西湖强!师:听出了你的不服气!(3)东湖暂让西湖好,西湖定比东湖强!师:很有信心!我听出来了。
设计一使学生有内容可说,但缺乏浓厚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设计二巧用激将法教学后,竟有学生把“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定比西湖强”中“东湖”和“西湖”的位置进行了交换,得出“东湖暂让西湖好,西湖定比东湖强!”既有表达的巧妙,又有情感真挚的流露,还挑战了朱老总的话!不仅赢得了在场千余名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还为教师顺势而导埋下了伏笔。此刻,老师装作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有杭州独好”我是听说过,但想说服我和在场的老师们,还得好好说,不是赌气能解决的!没有充足的理由不可能让我们信服!下面请四个同学一组,夸夸杭州!注意:会听是会学习的!听完同学的发言后你要么补充不同的,要么用不同的方式来说!正是教者巧妙地将朱老总的题词引入课堂教学,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孩子们如数珍宝,畅所欲言,完全“无视”现场千余名老师的存在!直到此课即将结束时,老师引导学生将朱老总的题词改为“东湖曾让西湖好,定与西湖一同强”,学生都还心不甘情不愿。此刻的课堂教学充满吸引力,学生完全沉浸其中。
怎样的情境设计才是对学生学习真实有效的?
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我认为下面几个情境设计才是对学生学习真实有效的。
1.质疑问难,问题导入
看到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是我在中高段语文教学开课时常常用到的,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后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在课文中找答案,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了自信心。看似由学生提出的问题较多而散,但教师相机的小结和引导很重要,实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本课训练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做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养成了勤问善思的习惯,学会了与文本充分对话后在文中找答案的本领。
2.创设情境,设置悬念
《学会看病》一课开始,教师配乐出示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呼喊着自己的孩子……父母寻找孩子宁愿双手化白骨的感人画面!师旁白:这可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呀,全天下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父母不愿为自己的孩子遮风挡雨!只是对孩子深深的爱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奇怪的是——《学会看病》(齐读课题)这篇课文中的母亲却用“残忍、最狠心、冷漠”来说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不读课文是不会明白的。面对汶川地震中的感人画面,父母对孩子的爱带给孩子们的是强烈的震撼,此刻学生完全沉浸在情境创设引起的情感共鸣中,随后出示“残忍、最狠心、冷漠”几个词语,形成强烈的反差,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走入文本、寻找答案,针对性强、情感投入,此刻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因此,在读后交流时,有学生指出:这个母亲的的确确是“残忍、最狠心、冷漠”,不过这里的“残忍、最狠心、冷漠”得加上引号——是反话!看似“残忍、最狠心、冷漠”,实则是用这种方式“在磨炼儿子,也在磨炼自己”,这是真正地爱孩子的一位伟大的母亲!
3.情景模拟,品悟文情
教学《桥》的第二课时时,首先请学生模拟快速冲出火灾现场的情景后体会当时的心情,然后再用CAI出示课文: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要求学生齐读这段话,把“话”变成“画”,想象一下——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将承载着一百多号人求生的希望,将承载着全村人的生命。当看到这一百多号人一齐拥向木桥时,我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有了前面的情景模拟,此刻再与文本对话,就会自然而巧妙地使学生身临其境,由此渲景生情,以读促讲,感受乡亲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的惊慌失措和担忧!此时,引导学生读出人们内心充满了恐惧、完全失去理智、疯了似的样子;读出自己的关心和担心,对学生而言就完全是真情流露了。如:
齐读第1~6自然段,感受情况万分危急,反馈:当看到这一百多号人一齐拥向木桥时,我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生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是——全村人能顺利过桥吗?全村人是否来得及过桥?桥是否会塌……
随后教师相机引导——人们惊慌失措地拥向那座木桥时,生路随时就会变成死路一条!结果是:CAI出示课文: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要求学生默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注意“祭奠”既是生字又是新词,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是怎样的一种祭奠?
模拟情景:假设我们就是那一百多号人中的一个,会以怎样的心情站在这祭奠的人群中?学生情景模拟后交流:
生:祭奠是人们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哀悼。这里看似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实际是全村人和老太太一起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满怀沉痛和万分感激之情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生:实际是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和老太太一起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满怀敬佩之情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生:实际是所有被这件事深深感动着的人们和老太太一起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师:多么凝重的祭奠呀!洪水无情人有情,让我们也加入到祭奠的队伍中,满怀对英雄的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宽慰诵读“五天以后”到最后)
这种转换角色,情景模拟,无疑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文情并茂地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
4.分角色朗读,感悟角色内心
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课文,可更好地进入文本,也可很快地走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以致人物的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可内化学生的行为。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让课堂充满吸引力
好的习惯成就人的一生。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习惯培养与否,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有的老师课堂上只关注知识传授,注重教学环节的实施,哪怕只有一个学生说出了教师预设的答案,这类老师都会牵着学生一直往下走,课堂自然沉闷而没有现场感。但也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外,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尊重他人、静下心来的习惯;学会完整表达,培养与人分享、交流、主动参与等习惯。当课堂上学生能倾听、愿参与、会表达时,他们不仅能亲身体验学习过程,还能增强自信,该课堂一定是现场感极强的。
如分小组学习,有老师提出问题不到一分钟就指名回答,基本上没给学生充分思考、静心倾听的时间,更谈不上有相互交流的机会,这就是走过场!这样做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适得其反。有的老师组织四位一组,至少会给3~5分钟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确保每个学生有表达的机会和互助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会听、愿说的习惯,还增强了合作、互助意识。久而久之,同伴互助、自主合作学习既成为好习惯,也提高了能力,课堂灵动起来,教学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孩子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收获。这个收获恐怕是多元的,让学生受益终身的!
三、引导正确的思维,让课堂充满吸引力
“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学生更需要的是什么,老师们都知道。
我听过一位数学老师讲刘大伯交水费的例题,原以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回到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例题上完了,老师完全可以由交水费类推到交电费、买菜、购物等其他费用收取的问题解决上,既做到了相机迁移知识,又举一反三提高了学生能力。可老师40分钟一节课,讲了两道例题、布置学生做了课本上的几个习题后,就没有时间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更不可能自己根据生活场景编题了。语文教学同样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阅读教学后的拓展训练和作文教学中的仿写、续写都是学以致用很好的教学设计点。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积累语言,还能让学生信心满满地运用语言,激发热爱母语的热情。
还有一位老师,除了在激趣、培养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上下工夫外,她的一个巧妙的设计让课堂教学充满吸引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位老师在每学期开学后的家长培训时都会告诉家长,每天学生回家后都有同一项作业——考考父母!作业看似一个,但每天都会因当天的学习内容不同让学生“扮老师”出的考题发生着变化!这不仅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家长故意出错,给孩子纠正家长错误的机会。这样,既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们当天的学习状况,同时让他们更自信,更能激发每天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每天都得主动投入学习、参与教学各个环节,这样才会出题,才能当个合格的“小老师”。课堂上,老师请学生一会儿当“老师”,一会儿当“学生”,在角色的不断变化中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每天、每节课、每个学生都会根据当天所学的不同知识编不同的题、用不同的方式相互考查,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训练了求异思维。
这样,老师只需要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改变思维方式,课堂中学生乐此不疲,充满活力,其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教是为了不教。现在的课堂是否有效甚至高效,不再看教者一节课是否一气呵成、是否无懈可击、是否行如流水……更重要的是看是否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乐于交流分享,真正做到一课一得甚至一课多得(这也需要多元评价),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