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人物专访节目操作规律

2012-04-29 15:26陈景收
新闻世界 2012年9期
关键词:杨澜受访者背景

陈景收

【摘要】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作为一种常见的节目形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节目操作的规律渐渐清晰。本文透过不同类型人物专访节目的具体操作手段,找出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共同遵循的规律,为做好电视人物专访提供参考。本文认为,电视人物专访节目需要更加注重专访对象的选择;应该充分利用电视直观性、现场感的优势,着力提供可视性的背景资料并捕捉细节;在材料的组织上,应该注意架构一个立体三维空间,即一条历史的横轴线;一条在同一历史节点、同一领域的其他有影响力的事件的纵轴线以及嘉宾的成长轨迹的第三条轴线,以此来增加节目的深度与广度。

【关键词】人物专访操作规律直观性

在这个媒介发达的时代,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被告知”的层次,而是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接近与新闻相关的人士。当新闻事件发生后,人们想知道,新闻当事人的处境、所思所想;当一个政策、法规颁布后,人们想知道制定者经历了怎样的制定过程、思想经历了怎样的调整与整合;当一个官员走马上任某个职位的时候,人们想知道这个官员性格特征如何、以往的成绩如何、未来的施政思路等。人物专访正是为了满足公众获知新闻相关人士深度信息的需求。

人物专访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者合为一体的报道形式。其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在“访”字,它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强调可读性、可听性,所以给采写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①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因其直观、现场感强特点,在展现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现场气氛、情景等方面具有平面媒体不具备的优势。另一方面,因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对受访者的语言表达能力、采访者提问的节奏、悬念的设置、现象与人物细节描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规律,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功能。

一、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类型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按照主题可分为三大类:

1、观点访谈

观点采访就是记者向采访对象提出某种实质性问题,由对方表明态度,阐述自己或者自己所代表机构的观点、立场、态度和主张。一般情况下,观点采访大多是对知名人士的采访。比如《杨澜访谈录》有一期,杨澜采访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节目《我看中国20年》,就是属于观点采访。在这次采访中,杨澜主要围绕中英关系、香港问题、中国改革开放问题与中国内政等问题向布莱尔提问,布莱尔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事件采访

事件采访就是记者访问新闻当事人或其他相关者,向受众呈现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影响和新闻当事人的心理状态等。比如,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

3、个性采访

个性采访注重人情味,力求揭示一个人的个性来反映其本来面目,包括个人兴趣、个人生活、个人处事风格等。比如《面对面》节目中,王志采访沙祖康来展示沙祖康的办事风格和个人性格。

二、电视人物专访节目操作的规律性

不同类型的电视人物专访,具体的节目操作方式有所不同,材料的选择、剪裁和组接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在不同类型人物专访的具体操作方式中存在着普遍规律,把握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普遍规律,才能在具体的操作手段上有所依据和突破。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普遍规律是电视信息传播特征与人物专访体裁特征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产物,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更加注重专访对象的选择

人物专访的传播效果,首先取决于所选人物的新闻价值。选好了专访对象,人物专访成功了一半②。这里所说的“人物的新闻价值”就是这个人物应该具有典型性、知名度、新颖性,“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有代表性的事物”,“是对时代的写照,历史的记录”③。这是人物专访对人物选择的要求。只有这样的受访者,才有故事可说,才能让受众对受访者充满好奇与兴趣,进而从他们身上获取知识、产生共鸣。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作为人物专访体裁中的一种,在专访人物的选择上,必须要遵循上述人物选择的要求。但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在人物选择上仅仅遵循上述要求是不够的,这是由电视信息传播特征所决定的。

电视人物专访不同于平面媒体人物专访,电视人物专访节目是将人物专访的过程通过镜头呈现给观众,观众通过收看画面与收听采访过程中的人物语言、解说词来获取信息。这就对专访对象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说平面媒体可以通过与专访对象的沟通获得信息,然后通过自己的文笔将专访对象传递的信息用规范的文字、清晰的逻辑呈现给读者,那么,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则是将专访对象的语言、声音直接传达给观众。因此,选择一个逻辑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专访对象,对于提升节目的感染力、吸引受众收看节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2、更加注重背景材料的使用,发挥电视节目直观优势

背景资料对交代事件来龙去脉、丰富人物形象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背景资料是人物专访不可或缺的元素。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因其直观性,背景资料如果使用得当就具有平面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电视人物专访节目是将采访者与被访者一问一答的过程呈现给观众,这个过程往往比较枯燥、单调,通过视频短片提供背景资料可以增强节目的可视性。

在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使用背景资料,不仅仅是可以弥补访问过程的单调,而且背景资料还可以与访问形成互动。比如,在《面对面》栏目中,王志采访沙祖康时,为了突出沙祖康的个人特征、外交风采,节目选择了银河号事件、人权会议上的发言等沙祖康外交生涯中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既充分发挥了电视节目直观性的优势,又使这些背景资料与专访形成良好互动,两者浑然一体,既不脱节,也不重复。通过视频短片交代一件事后,王志就围绕这件事向沙祖康提问,视频中交代清楚的事件,王志在提问时也不会重复描述。

3、构建有关专访人物经历的三维空间,增加节目的广度与深度

在杨澜与朱冰合作的《一问一世界》中,朱冰提到杨澜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一个好的背景,并不是由”5W”组成的平面叙述,而应该是一个三维空间构成,首先要搭建起的是一条历史的横轴线;在一个历史的节点上,相同领域中的其他有影响力的事件是纵轴线;而嘉宾的成长轨迹是第三条轴线④。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条规律是对上一条有关背景资料规律的细化,即如何选择背景材料,选择什么样的背景材料。其实构建这样的三维空间并非仅仅由背景材料来完成,往往是由背景材料与访问的具体问题来共同构成。构建这样的三维空间,实际上涉及到的是,一个人物专访节目材料的选择与组接、问题的设计。

构建这样的三维空间,是人物专访节目增加广度与深度的必由之路。访问一个人,如果仅仅立足于他做了某件事,发表了某个观点,就事论事,这样的节目难免显得单薄和封闭。只有将受访者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放在一个时代的背景中去考察,才能挖掘出受访对象对时代背景的反应以及时代背景在受访者身上留下的印记。

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和思想、人生道路的选择、处事方式的特征等。因此,成长的轨迹也是一个专访节目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杨澜访谈录》中一期杨澜采访陈文茜——《陈文茜,最入戏的观众》,包含着台湾民主化运动的历史进程、柏林墙倒塌、陈文茜的成长与留学经历、台湾民主化运动的一些事件以及某报纸主编向李登辉鞠躬等。通过将陈文茜置于一种历史和时代的大格局、大视野中来展现,不仅使其自信敢言、智慧犀利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而且让观众可以跟随陈文茜的一言一语去探寻她所经历的时代。

4、注重采访现场的细节

注重现场描写是做好人物专访的共同要求。在一些采访现场选择在受访者工作地点、家里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特别要注重现场的描写。人物专访的现场描写可以衬托人物的思想境界、让人物形象更生动、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⑤。哪怕是在演播室里的专访,也应该注重现场,比如观众的反应。

在电视人物专访中,对现场的描写因为其直观性而具有平面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通过镜头直接将观众带进受访者的生活环境,带进采访的现场,让受众如同亲临现场。《鲁豫有约》有一期采访李敖,就在李敖的书房中采访。节目用了很大篇幅来展现李敖的书房,满屋的书,展现了李敖的博学。

5、注重受访者的表情、动作、穿着等细节

注重受访者的表情、动作、穿着等细节,是做好人物专访的共同要求。不管在平面媒体人物专访文章还是电视人物专访节目,注重受访者的一些细节一方面是出于可读性、可视性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细节本身传达了信息。同样一句话,配合不同的动作、用不同语气说出,往往包含更多的信息,比如受访者隐藏的态度、情绪等。

在电视人物专访中,注意捕捉专访对象的一些动作、表情细节,可以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同时也是发挥电视节目直观性的优势,取得其他媒体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在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的《看见》栏目中,有一期叫做《归去来兮》的节目,柴静采访高秉涵,整部片子都非常注意展现这位老者讲述过往时候的表情。特别是高秉涵在讲到因思念母亲想要游回大陆而被判死刑的士兵,被枪毙前喝酒的一幕,高秉涵一度哽咽无法说话,用手去擦眼泪,节目捕捉了这个镜头,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大大提升了节目感染力,令观众为之动容。□

参考文献

①刘晓明,《人物专访的技巧运用》[J]. 《记者摇篮》,2009(6):67

②陈菊萍,《人物专访如何出彩》[J]. 《声屏世界》,2011(2):30

③朱清河、张晓,《典型报道与时代精神刍议》[J].《报刊之友》,2003(5):43

④杨澜、朱冰:《一问一世界》[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⑤张秋颖、张秋红,《重视人物专访中的现场描写》[J].《新闻传播》,2009(2):67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2011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实习编辑:何璧

猜你喜欢
杨澜受访者背景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樊登:出版是一门反脆弱生意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什么叫金茂府?蔡澜、杨澜做客广州告诉你!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杨澜:形象永远走在能力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