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以林
摘 要:我国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应对大学生起到激励、导向和资助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奖、助学金的德育功能是高校面临的难题。而当前研究多侧重于政策诠释、经济学角度或理论研究,较少从德育角度进行分析。文章基于国内高校资助现状研究,剖析我国高校奖、助学金德育机制的内在逻辑,提出情感、激励、导向三结合的高校奖、助学金德育机制,从心理层面、精神层面和责任层面有机结合,并对其进一步实施作了探讨。
关键词:奖学金 助学金 德育 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87-02
一、研究述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央有关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和举措,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了包括奖、助、贷、减免等多种资助类型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具体资助项目看,2008年各类奖学金发放金额为68.59亿元,占当年资助总金额的23.36%,奖励573.16万人;助学金资助金额92.02亿元,占当年资助总金额的31.33%,资助627.56万人。这两项占总资助金额的50%以上。可见,奖、助学金已成为高校学生资助的主要类型。
随着政府和社会对高校学生资助问题的日益重视,各高校和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地进行探讨,为我国高校的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目前,对于大学生资助政策主要有两类基本理念。一类是从社会公平角度阐述资助政策旨在让受助者个人获益的理念;另一类,是从培养人才角度,通过资助更多大学生完成学业,提高全民素质最终使国家受益。有研究者指出目前贫困生资助制度存着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方法不当、资助体系尚不完善等方面的缺陷,尤其在具体实施中助困与育人存在脱节。对此,提出应坚持经济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去研究怎样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进行援助,不仅要经济资助还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使其摆脱由贫困因素带来的思想、心理问题。
总体而言,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有关高校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侧重于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资助理论和资助体系的分析。对国家已经出台的资助政策的诠释多,而对资助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的研究较少;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经济资助的政策分析较多,从德育角度对大学生资助管理问题分析较少。研究内容存在着理论研究多,实证分析少;政策体系微观描述多,宏观深入系统研究少。
二、高校奖、助学金德育机制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奖、助学金制度由人民助学金制度发展而来,应该对大学生起到激励、导向和资助的作用。然而,当下我国部分高校仍未意识到贫困生资助制度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资助的制度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的塑造、社会责任感的熏陶,使资助制度无形间变成了单纯的“扶贫”性质,只单方面为学生提供经济利益,忽略了“育人”的功能,其主要原因有:
其一,高校资助工作理念落后。目前,在我国部分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者的意识中,资助工作仍然滞留于经济层面,尚未认识到资助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他们只触及到资助工作的资助功能,没有认识到资助工作的育人属性,更未将其落实贯穿到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去。
其二,高校资助工作落实不够。诚然,我国高校实施的资助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多数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我们也须客观冷静地看到,我们在落实资助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贫困学生的认定模糊、奖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的不完善、资助的后续工作缺失等,这些问题和不足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资助工作的实效,影响了资助工作育人机制的构建与运作,迫切需要我们去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三、高校奖、助学金德育机制的内涵
针对目前高校资助研究与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如何充分发挥奖、助学金的德育功能是高校面临的现实难题。高校作为各项资助政策的直接贯彻者,唯有构建高校奖、助学金的德育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奖、助学金对大学生的情感、激励和导向功能,努力构建情感、激励、导向三结合的高校奖、助学金德育机制,从心理层面、精神层面和责任层面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进步成才,才能更好地为高校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首先,情感育人机制是指在心理层面通过对学生的关怀、帮助,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拥有健康愉悦的身心,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感受和追求真、善、美。经典心理学指出,情感是人格发展的诱因,也是青年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现代心理学的人才理论则已进一步证实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优化,而情感就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正是基于这个意义,情感育人机制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发挥了引领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高校应大力实施情感育人机制,努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和充满关怀的环境,增强学生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既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长远目标,更是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在由情感所营造的和谐氛围中,困难易于克服,矛盾易于化解,人际关系会变得平等和真诚,师生的精神世界都能够得以升华。情感育人机制使大学生重知重情,知情并举,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
其次,激励育人机制是在精神层面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大学生把外部的资助帮扶转化为内在的动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上进的欲望,持续不断地朝目标前进。激励育人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学校环境和个性差异。在人力资源理论指导下,通过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差异教育等理念和方式,改变“学习好不如家庭贫困”的观念,树立理性认识贫困、品学兼优为目标的观念,使贫困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劣势得以补足,受助得到尊重。
再次,导向育人机制指的是责任层面上一个开放的育人体系。从伦理学角度对高校学生资助进行分析表明:维护高等教育公平不仅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伦理责任,对于受助学生而言,也应明确资助工作的社会、历史意义与自身责任,在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同时努力回馈社会。这要求强化高校奖、助学金的导向育人机制,对高等学校而言,奖、助学金的安排适当向社会迫切需要专业倾斜,以此促进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名额分配和评定过程不搞平均主义,适度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实施奖、助学金捐款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回馈他人,反哺社会。
情感、激励、导向育人机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三大机制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从不同的侧面满足了不同层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其中,情感育人机制满足了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成才需求,是高校奖、助学金德育功能的保障机制;激励育人机制使大学生在被尊重和被赏识的环境中激发动力与潜能,是高校奖、助学金德育功能的动力机制;导向育人机制有助于明确国家、高校与大学生的定位,并以责任与使命为目标,是高校奖、助学金德育功能的强化机制。
四、高校奖、助学金德育机制的实施对策
立足工作实际,建立健全高校奖、助学金德育机制。面对当前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在德育功能方面乏力的现象,高校资助工作应更新理念,从规范管理和实践运作等方面构建公平、高效、操作性强的经济资助基础之上的“情感、激励、导向”相结合的高校奖、助学金德育机制,落实高校育人功能,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其一,实施情感育人机制,要求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赋予其认同感与归宿感。主要包括完善高校奖、助学金物质层面支持的同时,开展精神资助与帮扶,主要是在高校贫困生中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感恩教育,构建一个良性的社会施恩与贫困生感恩表达的互动平台。
其二,实施激励育人机制,要求教育者通过激励因素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与潜能,促使其奋发进取。主要包括完善高校奖、助学金评估体系、增加高校奖、助学金奖项、改进奖学金获奖比例与办法,以及辅以精神激励等。
其三,实施导向育人机制,要求高校奖、助学金的安排适当向社会迫切需要专业倾斜,以此促进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名额分配和评定过程不搞平均主义,适度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实施奖、助学金捐款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回馈他人,反哺社会。主要包括积极推进政策层面支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资助政策、完善高校资助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等。
总而言之,如何更好地解决高校学生资助德育问题,不仅关系到贫困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而且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稳定。高校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把高校奖、助学金德育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此项工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研究新的工作措施和方法,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努力推动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江苏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情感·激励·导向——高校奖、助学金的德育机制研究”(编号:JDXG125116004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去年中国逾4000万人次高校学生获近300亿元资助.[EB/OL].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xyztc/news/2009/08-06/
1807657.shtml.2009-8-6
2.吴跃峰.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
3.徐亚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新模式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曾庆璋.建构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
5.高菲斐.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和谐意义[J].教育与职业,2011(17)
6.程玉海.普通高校建立全方位育人机制的有益尝试——读《高校育人新机制探索:情感·激励·嫁接三结合》有感.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7.田燕飞.高校农村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研究.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镇江 212013)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