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2012-04-29 00:44:03蔡景斌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职务犯罪检察机关

蔡景斌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领导力量,也是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职务犯罪直接危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破坏我们党的形象,较易激化矛盾和引起群众上访。因此,研究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基层组织;监督制约;惩防并举

1.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概况及特点

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A市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71件96人。其中,涉案主体为村支部书记22人,村民主任28人,财务人员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22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67人。涉案金额3万元以下32人,3~10万元36人,10万元至20万元以上19人,20万元以上8人。涉嫌贪污罪68人,受贿罪9人,挪用公款罪的11人,行贿罪3人,玩忽职守罪4人,介绍贿赂罪1人。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36人,3~7年有期徒刑是6人,7~10年1人,10年以上3人,适用缓刑43人,免于刑事处罚2人。由此可见,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犯罪主体多为村支部书记和村民主任且文化水平较低。在涉案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中,村支部书记和村民主任共50人,占总人数的5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67人,占总人数的69.79%。

二是触犯的罪名主要为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所立案件中,A市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农村基层组织涉嫌贪污罪68人、受贿罪9人、挪用公款罪的11人,分别占总人数的70.83%,9.37%,11.46%。

三是犯罪形态多为共同犯罪。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为了隐蔽犯罪活动,不为村民所知,采取相互勾结,共同作案的方式作案,获取不法利益。

四是犯罪手段上较为隐蔽,即大多采取欺上瞒下的手段将资金偷偷转移己有。具体表现为隐瞒收入、截留公款,虚列开支、虚报冒领,冒名顶替、伪造凭证等。

五是犯罪的领域多发生在国家支农惠农环节。具体来说,涉及的领域主要发生在国家“救灾、救济款”发放、“燃油补助”、“普九化债”等环节。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支农的政策多,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掌管、经手的资金量也随之加大,职务犯罪的几率也增加.

六是案值小,刑罚处罚较轻。涉案金额3万元以下的32人,3万元至10万元的36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3.68%,37.9%。由于案值小,依据刑罚规定,判处的刑罚比较轻。判处缓刑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36人,适用缓刑4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9.56%,47.25%。

2.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成因分析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素质低,法律观念淡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大多数是从土生土长的农民中选举出来的,大多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如前述所述,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67人,占总人数的69.79%,文化素质低。他们的大多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容易被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导致了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员犯罪。

制度不健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由于农村自治的特殊性质,相关监督制度没有建立,致使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监督机制不畅、监督效能不高,这就为基层组织人员的监督留下了许多漏洞。

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且不公开透明。近年来,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但相应的正规化财务管理制度并未形成,假票据入账,白条入账,审批手续随意等现象仍然存在,财务管理暗箱操作,财务制度流于形式。

处罚轻,打击力度不够。处罚力度不够,如前所述,判处缓刑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36人,适用缓刑4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9.56%,47.25%。如此低的犯罪成本,导致承担罪责与犯罪收益不成比例,诱使一部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铤而走险。

3.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对策分析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队伍建设。一要健全完善农村的干部选拔制度,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文化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人来担任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还要选任优秀国家干部到村挂职锻炼,加大选派优秀大学生担任农村组织人员的制度,改变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文化程度偏低现状,为农村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队伍保障。二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三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规避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法律观念淡薄问题。各乡镇党委政府要经常组织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学习法律知识,进行经常性法制教育,司法机关要采取送法下乡、以案说法、举办图片展和法制讲座等丰富载体,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检察机关要利用已经查办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提高他们拒腐防变的能力,不敢以身试法。

健全监督机制,制约权力运行。一要明确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监督职责,切实发挥政府检查工作和审计等方面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监督作用,防止监督流于形式,例行公事的出现。二要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之间互相监督机制应当建立起来。深化村务改革,建立民主议事规则及决策机制,凡是村内重大事务,均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对村务决定进行监督,定期公开村务,接受群众监督。三要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工作和加大支农惠农国家政策的宣传,把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日常工作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真正使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在透明的管理模式下得以转化和实现。

完善财务制度,强化监督管理。一要健全财务制度,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财经制度的规定,选用合格的会计、出纳等人员,认真履行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职能,实行收支两条线,实施“阳光财务”,避免暗箱操作。二要坚持实行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定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避免财务混乱状态。积极探索对会计、出纳等人员实行交叉任职方式。三要贯彻落实村财乡镇管制度,将村财务账册及凭证交乡镇政府专门机构管理,定期由乡镇政府专门机构审核,形成规范化的监管制度。四要强化财政、审计监督,财政与审计机关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检查,特别应将重大开发项目、土地征用补偿、国家补助资金等列为重点检查内容。五要坚持财务公开。村财务所有账一律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并且赋予村民查账权,倘若村民对账务有异议,有权依照有关程序进行查账。财务公开有利于对村财务公开透明的管理,规避暗箱操作,减少收入不记账、虚列开支的现象出现,避免发生村财务上的职务犯罪。

惩防并举,加大打击力度。在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方针的前提下,依法严惩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检察机关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宣传,发动群众举报,不断拓展案件来源渠道。针对对农民反映强烈、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司法机关要快侦、快捕、快办,依法重判重处。检察机关积极主动取得公安机关、法院等部门的通力配合,广泛运用社会各界监督力量,健全案件移送制度及部门衔接、配合机制,形成有效打击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合力。检察机关要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积极运用检察建议督促乡镇政府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健全和落实各项村级制度,从制度上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职务犯罪检察机关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4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探析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4
检察机关强化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法理阐释
在预防职务犯罪上动真格促实效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6
浅议检察机关会计司法鉴定的主要职责
九步审讯法对职务犯罪审讯的借鉴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