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也曾流浪迁徙

2012-04-29 00:44唐晓峰
环球人文地理 2012年9期
关键词:圣地史诗流浪

唐晓峰

根据现代社会学理论,在做民族识别时,有一条标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这句话很值得从地理学角度捉摸一下,最要紧的便是“历史渊源”、“地域意识”这两项内容。

作为一个民族当然要有一份立足之地、一个生存范围,这是基本条件。但这不是“地域意识”的全部内容。“地域”不仅是一块休养生息的地盘而已,那可能是他们英雄的祖先所开创的“圣地”,是他们在大地上的“根”,意识形态很浓,所以要说“地域意识”。

我们看到,有些民族为了保卫圣地,愿意付出一切代价,这里有实际的需要,但更多是出于一种神圣的信仰。另外,“根”的内涵不是干巴巴的一两个地名,而常常展开为一部动人的史诗或神话故事,故事中讲述着先祖如何战胜艰难险阻率领族人到达圣地。圣地都来之不易,地域意识往往与英雄行为相联系。除了讲述历史的史诗,在其他精神活动中也可以发现“地域意识”。如我国古代乌桓人,无论到什么地方,行丧葬仪式时,都要“使二人口诵咒文,使死者魂神经至历险阻,勿令横鬼遮,护达其赤山”(《魏书》),意思是用符咒护送死者的灵魂安全返回圣地——赤山。这些都说明,地域意识已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理学的角度思考民族问题,重要的是理解他们的地域意识,考察他们的“根”。然而,民族的地理之“根”与他们的自身的成长一样,属于历史的范畴,它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一个民族并非天生就有一块属于他们的“天长地久”的土地。流浪(无目的地)或迁移(可能有目的地)几乎是每一个民族“曾经拥有”的历史。史诗中充满苦难的历史,往往构成全部民族史的序幕。正是那段充满困难的无地历史,才衬托出拥有圣地之后的无限价值。流浪、迁移是一个民族的地理选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群的凝聚力和排他性不断增强,民族性才得以强化。

也许有人会以为只有“少数民族”才有“流浪”史,而像“炎黄子孙”这样老牌“正统”的民族天生就住在黄河流域,没有流浪一回事。如果细观历史,看看华夏民族的形成期,可知这种想法不大符合历史事实。且不说所谓“华夏”民族是如何由众多古代民族一点点融合而成,就是依照华夏“正史”(我们常称少数民族的是史诗,却称汉族的是正史)的记述,夏人、商人、周人原来的团体都不大,都曾迁移。“夏墟”也好,“殷墟”也好,“周原”也好,起初都不是他们的老巢,他们都是由别处迁来,因驻扎生息得久,又开出一片文明基业,才把生地变为热土,热土变为圣地,然后埋祖坟,立宗庙,子孙磕头,土地才有了神圣的民族性。后来大一统,夏、商、周从血缘到地域全部打通,在血缘上编出一套合一体系,比如“五帝”,地缘上也编出一套合一体系,比如“九州”,大家都是五帝的子孙,大家都住在九州之内,所谓华夏族的世系与地系才形成眉目。这个过程用了上千年。

有的民族,不仅有发祥地,还有发展地,两者都很重要,但两者不必统一。商人的发祥地至今无定论,有人认为在北方,有人认为在东方,但肯定不是在大量出土青铜重器的豫北——那是商人的发展地。周人的发祥地可能是在邰(今陕西武功),但他们真正的发展却“始于周原,盛于丰镐”。关于发祥地,因为隔世久远,言语简略,并常显怪诞,如古代的巴族,“本有五姓……皆出于武落钟离山”,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县境)是他们的发祥地,这个发祥地“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其余)四姓之子皆生黑穴”(《后汉书》)。

在《史记》、《汉书》中,系统描述了我国古代主要民族群体的分布格局,中间是华夏,南边有巴、蜀、楚、越、西方有戎、羌,北方有胡、狄,各居其方。这一格局是各个民族在移动中选择、斗争、艰苦开发的一时结果,都来之不易,所以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然而斗争和选择对许多民族来说并没有结束,大的民族移动浪潮在后来的历史中出现过多次。移动,造成一些民族的消失和另一些民族或“次生民族”的生成,这是民族历史中无法抹掉的地理特性。

猜你喜欢
圣地史诗流浪
流浪
蘭亭——他和他们心中的圣地
圣地延安 告别贫困
流浪的歌
2013史诗之战
史诗表演
五“地”五“乡”圣地高平
史诗
流浪猫鲍勃
遇见一只流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