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超文本技术管理多样态媒体信息链接技术,从一个文本到另一个文本,由此激活一段声音、显示一个图形、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将多种电子媒体联接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即为超媒体。有专家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称,它是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互重叠、有机结合而成的新型传播阶段,是建立在诸多媒体相互叠加、高度融合从而将人类带入多维传播的新时代。
融合、互动、个性化等超媒体传播特点要求传统媒体针对多媒体、多终端的内容和服务需求改变原有线性编播模式,代之以数据库为内容,并用推荐、关联等方式加强用户与运营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为此,传统媒体必须打破台网界限,整合原有精品内容,大量引进社会和海外作品,打造强大的内容平台。其人才的升级培养要做到:
1.具备全时态采编能力,即记者在任何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反映并完成采编任务;同时要求记者之间互动、协调、整合各自采访资源,以接力、协作的方式进行全时性的追踪报道。
2.具备全方位拓展的本领,即记者应有迅速综合静态和动态信息,合理运用背景材料,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化地分析、揭示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的实质、意义,预测其发展趋势的能力,并通过内容产品及其链接,使报道更具灵魂和思想性。
3.具备全媒体统筹功力,即记者要建立收集互联网和各种在线信息的收藏夹,也就是个人网上图书馆,通过该收藏夹,记者可以浏览查询各种资料丰富自己的报道。未来的传媒人才形象,将是手持智能手机、颈挂照相机、肩扛摄像机、包揣上网本,不仅能给报纸、网站写文章,也会在网上发音视频,用手机“围脖”为广播电视连线。总之,十八般武艺都拿得起,玩得转。
(张君昌文,摘自2012年第4期《现代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