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绩效管理被赋予了极高的期望,作为管理者手中的“利器”,绩效考核的方法层出不穷,各种研究成果和培训资料也是汗牛充栋。但是,伴随着绩效管理的发展,对其质疑的声音却从未停止。早有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建议:废除员工的定额标准,废除管理人员的量化指标;近有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原名土井利忠)发表文章称“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2012年5月,万科地产董事长王石在其微博中称“绩效主义”是企业的“脓包”,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管理者和研究者中引起了深刻的讨论和反思。一时间,许多人谈“绩效”色变,甚至有人发出“警告”:“谁动绩效谁先死!”
其实,稍微回忆一下历史,我们就能发现:绩效管理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改革开放初期,“经营承包责任制”、“绩效工资”等制度的实行曾经激起了无限的经济活力,其时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所向披靡,社会上甚至一度把是否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和绩效工资作为企业是否先进的标志。而当历史推进到三十余年后的今天,许多管理者和研究者却把绩效管理这一昔日的“管理利器”称为企业的“脓包”。
同样的故事在欧美和日本都曾上演。那么,绩效管理真的已经成为企业的“脓包”和“毒瘤”了吗?“一犬吠形,群犬吠声”!我们要做的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理性地分析和解读;不是抱怨和攻击,而是探究问题所在,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
在中国当前环境和情境下,作为研究者,应该弄清楚,绩效考核遵循何种管理逻辑,隐含何种人性假设;作为经营者,有必要弄清楚,绩效考核的不同方法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在推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偏差。惟其如此,方能突破“绩效主义”的围墙,让绩效管理成为管理者手中真正的“圣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