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探究

2012-04-29 00:44葛丽亚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年9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改革

【摘 要】阐述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小学美术教改中教学方式的探索,举例说明新教育观给美术课带来的活力与灵感,以自身授课体会为出发点,力求通过不同途径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关键词】美术课程标准;教学方式;改革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对儿童的观察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就较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这一宗旨,它提倡要摆脱单纯传授造型技能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中提倡发挥儿童的艺术直觉,鼓励“尝试”及大胆“激发想象”,力求展现个性的创造能力。我认为改革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中小学美术综合课程的不断丰富与广博对美术教师的知识体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课改形式下,难以想象,一个专业平平的教师如何能赢得学生的信服?面对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实践着美术综合课程的我们怎能不思绪万千?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拓展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否则我们将落伍于这个时代,甚至被淘汰出局。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创新,我想谈一谈美术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学方式的点滴体会:

一、充分利用孩子的直觉,挖掘艺术灵感

因为,直觉性是艺术灵感的重要特征之一,儿童绘画是最为典型的直觉反应。儿童美术充分表达了儿童本身特有的思维、认识和自我表达方式,是人类原始的个性情感的宣泄和流露,在儿童画领域里,很少有理性、逻辑成分,更多的是他们的直觉表现,一方面是因为儿童绘画受自我中心思维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画变形也是受技术能力限制,表现出天真稚拙、简朴的语言特色。通过学生直觉感受和丰富的想象,挖掘他们的艺术灵感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二、重视学生感受和体验的自主性

要表现作品的独特性,先要保证感受和体验的独特性,这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方面。在《陶泥的世界》这一课时,我利用陶泥让学生尽情的用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东西,用心追寻自己的梦想。我是这样的考虑的:在儿童所喜爱的各种游戏中,玩泥巴大概算得上是最受欢迎的游戏。而且看他们玩儿泥,你能感受到孩子们心灵的快乐。泥巴到了他们手里,一开始并不去想做什么器物,而是先尽情地游戏一番。他们将泥巴拍一拍又搓一搓,压一压又团一团,刚要捏出个像样的东西他又一顿团拢重新开始。总之,他是在用手也是用心来体验泥巴带给他们那份软软、湿湿、凉凉的感觉,只有在这种感觉得到完全满足后,他才会考虑用泥巴干什么,这种快乐的亲身体验是其他课程所无法给与孩子们的!

三、要更重视学生的感觉

在教学过程中,我宁愿把教学速度放慢,也要多给学生设计一些感受审美对象的活动。因为,审美能力是美术课上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它的完成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然而没有一定的教学活动做保障,能力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感觉能力的培养尤其如此。我在讲《鱼儿游游》这一课时,就用了不少时间让观察鱼类,那他们再画鱼儿时就不是那种只是从结构上理解的了。学生经过亲自感受,作业的质量也提高了许多。不过这样以来讲课时间被挤占了许多,可我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虽然内容讲的少,但学生的作业质量并没有降低,这说明学生有了感觉,作业反而会更加生动了。

四、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上美术課时,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在探索中取得经验、提高认识、体现个人价值。因为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表现技能始终在探索中不断变化和创新。学生在活动前并没有预想的结果,在探索中不断调整、变化,直至达到要表现的目的,是创新性的、个性化的、不断发展的。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就应该不断针对产生的问题,因材施教,给予具体指导,当好学生的参谋,并不断给予鼓励。我相信学生在探索中增长才干,发展自己。学生自身接受锻炼,他们在自信心、创造意识、独立思考,与人合作能力方面取得的体验和进步,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将是宝贵的收获。

五、评价方式多姿多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对于学生的评价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的《美术课堂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早已不是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了,而应让学生走上台来,成为评价活动中的一分子。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就会让他们体会到艺术创作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心情愉悦,还有对自我表现的信心,对艺术的兴趣和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当看到孩子们在评价过程中复习了新知识、扩宽了视野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创作中;当他们高举起那一张张富有儿童情趣的作品时,我不禁感叹:适时地课堂评价对孩子们作品的创作功不可没!

改革预示着小学美术课的辅导变成了一项特殊的工作,它既不强行指令儿童“画什么”也不“越俎代庖”,教儿童怎么画。教师应该像阿里巴巴那样,用“芝麻开门”的咒语,把“山门”打开——开启孩子们的心灵,去游览大千世界,然后给他提供“车辆”和“舟楫”;介绍各种可尝试的材料、工具和手法,以“装载”孩子们头脑中的“珍宝”。当孩子们信心十足地制作起来的时候,老师已经退居到观赏者的位置。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位置,应该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新的课程改革的开发与利用要求教师慧眼识珠善于把握,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不会有课程资源缺乏的困扰,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无用为有用,使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和显现。而单靠自己埋头苦干是不行的,要经常与外界、同行进行经验交流,这样进步才会快。例如听好课、评课、看教学录像等,缩短教学差距,学习先进经验,学习新的知识理论,提高业务素质,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教材,运用教材。

总之,新课改的号角已吹响,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发展献力!

作者简介:

葛丽亚(1981~),女,河北邢台市人,毕业于河北师大,主要从事小学美术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改革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