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体现人民愿望。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理性认知文化自觉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价值,努力提升全党和全社会的文化自觉程度,以汇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和内驱动力。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理性认知文化自觉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价值,明确实现文化自觉的正确途径,对于提升全党和全社会的文化自觉程度,汇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和内驱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站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发展进程的角度,站在深刻变化变革的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角度,站在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进行文化自觉的本真认知和实践探索,确定科学的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的本真认知
文化自觉是一个历史过程。一般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等四个层次。自觉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基本属性,是内在的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是人的基本人格。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主体对文化的一种主体意识和心态。
文化和人不可分割。正如著名哲学人类学家蓝德曼所言:“没有自然的人,甚至最早的人也是生存于文化之中。”①因此,文化自觉首先是人的自觉。但作为文化存在的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自觉到生存的文化规定性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文化内涵,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人对文化缺乏关注,没有领会到文化的存在和文化的力量。从西方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到中国的“天人合一”,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人开始探讨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探讨文化和人的关系,探讨人在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标志着文化自觉的出现。“文化自觉首先是人对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新理解和新设定,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形成人对物质世界一级文化整体结构的新认识和新观念,最终形成新的社会理想。”②
随着人知识的不断增长和自我认识意识的提升,文化交流和碰撞的频率加大,文化作用和效果的凸显,即个体文化自觉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民族文化自觉。任何文化都是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长期形成的,文化创造以民族为基本单位,民族是文化的基本主体。特别是从文化学的层面看,任何文化体系都是特定民族的文化体系,任何文化模式都是特定民族的文化模式。因此文化自觉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民族文化自觉。
民族文化自觉是人们对自身命运的理性认识和价值把握,表现为人们在价值观变革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建构、文化选择,推进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在内的文化系统的整体发展。个体文化自觉是个体人从反思自身的思想、行为进而觉醒到孕育思想行为背后的文化。民族文化自觉则是整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经历获得的整体意识的反思。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個体文化自觉表现和构成民族文化自觉,民族文化自觉又融入个体文化自觉之中。
近代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有两次重要飞跃。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化不曾中断的民族和国家。这来源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从来没有被外来文化所征服和同化,反而不断地吸收、融合其他文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有两次重要的文化觉醒。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打破了传统文化不合理方面对人的思想束缚,新的文化形态开始向社会各领域、各阶层迅速渗透,中国人开始真正从文化层面上融入世界。新文化运动初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西方文明在中国开始大行其事,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得到了高强度的曝光。五四运动以后,突破从文化层面向整个社会扩散,文化自觉的影响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加强。尤其是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标志着文化自觉的自我反省意识达到了空前高度。
第二次飞跃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强加在人们思想意识层面上的束缚被彻底打破了,随后,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省、文化自强程度不断加强,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明确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文化自觉”不是一个新概念,或者说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一群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话题、这个概念、这个领域,反映了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文化自觉再次成为热点,是以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为起点。他在《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中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③在此之后,“文化自觉”概念开始多了起来,包括所谓的认知观、基因观、反思观等等,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应该说文化自觉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的概念,其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综合分析有关文化自觉的概念,笔者以为还是以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更加准确、更加全面、更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知道,文化自觉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科学、文化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只有作为个体的人和整体的人民群众对自己的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其他文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实现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的客体,包括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世界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这就需要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从而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文化秩序。文化自觉的实现,要求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既要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长处和短处,更要分清外来文化的优劣,对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落后观念,对那些挂“科学”之名,行危害之实的洋文化都要予以摒弃。
文化自觉的现实价值
文化自觉的本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各种各样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人民做出的郑重历史选择。自从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便焕然一新。通过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就可以知道,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至今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比,对人类在思想、文化、社会发展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并且经久不衰。
文化自觉,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方向性问题,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才不会走弯路、邪路。我们要实现的文化自觉是先进文化的自觉,坚持先进文化,就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自觉过程中的指导地位,才能从根本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的优良成果,才能引领国内多姿多態多样的文化思潮,使其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
如果放弃或者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文化中指导地位,西方腐朽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国内残存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思想沉渣泛起,就会大大冲击和妨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尤其是我们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思潮十分活跃,人们的思想观念容易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极易出现偏差。如果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自觉过程中的指导地位,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觉醒。
文化自觉的核心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个共同理想,集中地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理想是动力、是旗帜。恩格斯指出:“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④
文化自觉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解决的是文化自觉的凝聚性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适应于时代发展,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具有广泛的社会共识。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它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这个共同理想,把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的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能够为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群体广泛接受,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是凝聚全民族、全社会的旗帜。缺少了这个核心,广大群众的文化自觉就会各行其是,文化自觉的力量就会被削弱,文化自觉的成功就只能是一部分人的成功,最终必将导致整个民族文化自觉的失败。
文化自觉的关键是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文化自觉要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的是自觉的延续性问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母体。中华民族精神不但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积数千年中华文化之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成为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有机统一的,二者相互交融,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文化自觉离开了民族精神,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自觉离开了时代精神,将裹足不前,难免遭到淘汰的命运,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文化自觉才能不断发展传承下去。
文化自觉的目标是提升全体人民的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中华民族最深邃的文化精神积淀,反映了中华民族最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和人格理想,是中华民族道德水准和精神品格的体现。
文化自觉的重要任务就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崭新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华民族品格和道德情感,进而提升社会主义道德水平。文化自觉,就是要查找出个体乃至群体在道德上的欠缺,发扬传统道德中好的部分,去除传统道德中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进步的不好的部分,同时吸收其他道德体系中的先进成果,构建当今道德体系,从而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的理性塑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我国文化自觉的最鲜明特征。当前,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凸显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鼓励创作、生产更多人民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让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这是实现文化自觉的根本保证。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向文化自觉方向前进。
教育和自我教育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要对文化进行选择和组织。教育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文化紧紧相连。教育是“社会文化进步、改革的基本方法”,是文化控制的“最有效的工具”。任何一个个体,起初都是“不自觉”的,从不自觉到自觉,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文化自觉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
按照教育对文化自觉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阶段。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是教育的起点,又是其他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在人的文化自觉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学校教育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具有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等特点,在人的文化自觉过程中起着形成性作用。社会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和形象性,在人的文化自觉过程中起着完善性作用。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也就是如孔子要求的“志于道”、“择善而固执之”和“内自省”、“内自讼”,如同曾子所说的“吾一日三省吾身”,在人的文化自觉过程中起着升华性作用。文化自觉,从根本上说是灵魂的塑造,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从理论上说永无止境。只有坚持不断地教育,按照“学不可以已”的要求,才能使文化自觉不断得到深化,从个体到民族的文化修养才能不断提高。
把“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和外驱动力。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⑤这就需要加强国内文化建设并走出去,认清外来文化并引进来。
要以文化自觉的精神尊重传统文化,并面向现代对传统文化做出转换,实现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走进世界人民心中,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有选择、有判断地接受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的精华,把中国文化视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展开充分的对话与沟通,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此过程中,要求文化自觉达到较高的水平,就要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吸收整合能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为世界用,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而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旗。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伴随着国人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文化自信,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⑥也必然成为应有之义。从自觉到自信,需要有一个过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基于我们拥有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基于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基于我们的党和国家有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指导,并致力于文化的传承创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⑦
从文化自觉到自信,离不开物质基础,离不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此,我们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不断夯实社会的经济基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将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作者分别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遼宁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主任科员;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JDSZK019)
注释
①[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260~261页。
②寇东亮:“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③黄金华:“‘文化自觉概念的辨析”,《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2页。
⑤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⑥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期。
⑦韩震:“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兼论文化自信”,《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