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拥抱一轮新太阳
——王大壮带领沈阳化工集团快速发展的实践

2012-04-20 09:30叶建华
化工管理 2012年10期
关键词:试车装置

文/叶建华

勇立潮头,拥抱一轮新太阳
——王大壮带领沈阳化工集团快速发展的实践

文/叶建华

在当年少帅张学良驰骋疆场的土地上,有一位被称为“少帅”的企业家书写着现代传奇。

他仅用7年时间,将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由19个亿增至100个亿,利税由8700万增至10多亿,其中利润2.5亿,资产总额由20亿增长到75亿,其中净资产由8亿元增加到31亿;投资50多亿元建成、扩产了年产50万吨世界首套催化热裂解(CPP)、亚洲最大糊树脂、丙烯酸及酯等生产装置,并且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8%以下;职工收入连续6年以15%以上速度增长;连续5年列入沈阳市纳税十强,其中2011年以7.8亿纳税额列沈阳市工业企业第三位,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位企业家就是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沈阳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王大壮。1997年,他成为当时沈阳市石化局最年轻的国有大型企业厂长,这可是一个4000多名职工的业内知名企业,从此,他获得了“少帅”的美称。

2001年,大壮调任沈阳市石化局任局长助理兼生产运营部部长,协助局长分管全市化工企业的生产运营。

2002年,沈阳市在新的一轮机构改革中,撤销了相关工业管理局,分别成立了化工、机械、医药、电子等十个大型企业集团,40不到的王大壮被沈阳市委任命为沈阳化工集团总经理。

志存高远,把江河引入大海

2002年,在沈阳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撮合下,沈化集团先后与多家国内外企业商谈合资合作事宜,一些企业经过尽职调查,看不到沈化集团的优势所在,尤其为其多头投资的风险担忧,便纷纷知难而退、望而怯步。

王大壮接手的是一个有10多家企业、几百种产品、2万多名职工,营业收入不足20亿元,账面微利的集团。面临着主业不突出、多头参股投资、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人均收入和利润低的困境。正当王大壮等人积极寻求合资合作伙伴之际,此时的中国蓝星公司在兼并重组了华东、华南、西北、西南的一批化工企业之后,正准备进军沈阳,进一步拓展东北地盘。于是,中国蓝星公司向沈化集团伸出了橄榄枝。

2003年,“非典”刚过,时任中国蓝星公司总经理任建新与时任沈阳市市长陈政高率领的团队在北京福建大厦坐在了一起,王大壮是沈阳市团队成员之一,讨论双方的合作事宜。任建新与王大壮都有相见恨晚之感,会谈的时间不长,但心心相印、一拍即合。王大壮敬佩任建新的人格、胆识、视野与成就,尤其认可蓝星公司“兴业报国”、“事在人为”、“产品如人品”、“君子之交淡如水”、“吃里扒外的人不用”、“海纳百川”等企业文化。任建新认可王大壮的正直、沉稳、坦率与诚信。

他们没有过多地讨论经济数据,在沈阳市政府批准后,沈化集团资产未正式划转之前,双方的合作就开始起步。2004年4月27日,沈化集团纳入蓝星公司管理,就成为了蓝星大家庭的一员。

2004年8月,沈化进入蓝星公司后的第一个大项目投资13亿的13万吨丙烯酸及酯破土动工,任建新总经理之所以决策在沈化集团资产还未正式划转之前就启动投资丙烯酸项目,是出于对王大壮及沈化团队的充分信任。

大浪淘沙,岁月无情。经过10年的风雨洗礼,当年沈阳市成立的10大工业集团,如今仅存3家,沈化集团属于其中的佼佼者。

大胆创新,做吃第一个螃蟹的人

2010年3月,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刘铁男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科技司、运行局负责组织国内中石油、中石化、清华大学、洛阳院等国内知名乙烯专家、院士19人对沈化集团CPP装置生产运行数据进行技术验收。4月22日到25日,专家们重任在肩、不敢懈怠,根据项目考核验收规程,深入现场,分别把关,72小时连续运行、采集数据、一丝不苟。结果再次证明,该装置所有工艺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所有专家都在考核验收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此后,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破例为沈化集团批准了每年72万吨原油供应指标,为沈化集团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沈化集团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沈化集团2004年加盟蓝星后,在中国化工和蓝星公司的指导下,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先后将糊树脂产能由年产3万吨扩产到13万吨,建成投产了13万吨丙烯酸及酯项目,使沈化集团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经济规模快速扩大,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原料供应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市场核心竞争能力还很脆弱。

王大壮把目光投向了海内外,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符合行业发展规律,适合沈化基业长青的发展之路。

曾经被搁置的CPP项目重新进入了王大壮的视野。CPP工业化技术给王大壮的印象犹如乙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苑若雪峰之颠的雪莲,时至2006年,全世界仍无人问津。

最早涉足CPP技术研究的是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前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汪老和他的团队于1990年立项开始工艺探索试验,1995年获得中国专利授权,1997年通过小试鉴定,同时申请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外专利,现已获得中国和美国专利授权, 2001年在大庆获得工业化试验成功。由于工艺复杂,风险过大,CPP技术止步于工业化试验阶段。汪老将CPP技术视为一生的荣耀,CPP技术开发成功后,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美国《烃加工》杂志专有报导,美国著名的工程公司SWEC(石伟)愿作独家代理,但遭到了汪老的拒绝。他非常希望能将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工业生产技术,为世界乙烯工业做出贡献。然而这条转化之路犹如昔日的蜀道,难于上青天。

20世纪九十年代,沈化集团建设的年产50万吨催化裂解(DCC)装置就是采用汪院士团队开发的技术,从此,汪老与沈化集团结下了不解之缘。汪老非常期待沈化集团能够将CPP技术实现工业化,并且石化院承诺无偿转让技术,提供试车技术支持。不仅因为此项技术工艺复杂,风险巨大,而且最关键的是没有原油保障,沈化的前几任领导也只能不了了之,CPP研究成果只能束之高阁。

沈化集团50万吨CPP项目是世界上首个利用重质渣油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的国家示范项目。乙烯和丙烯是石油化工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CPP装置建成投产开创了以石蜡级渣油为原料生产乙烯的新途径,拓展了乙烯原料新来源,是乙烯工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革命。

沈化集团有一个国家保留的地方小炼油企业,为了规避政策风险取名为石蜡化工有限公司,每年有48万吨原油指标供应,通过DCC装置生产少量丙烯和汽、柴油。

王大壮与他的团队经过大量调研之后,认准CPP技术将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发展前途的技术,特别适合沈化集团发展方向,以少量原油为原料生产更多化工产品,即小油头、大化尾的产业路线。沈化集团可以利用现有的原油进行试车。一旦试车成功后,作为国家工业示范项目,相应国家会为我们解决需要原油指标。

王大壮与班子成员和技术人员作过多次深入研究,大家逐渐统一了认识,坚定了信心。他们初步设想利用石科院试验技术,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CPP装置。沈化也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与坎坷,但有可能登上顶峰,览尽无限风光的道路。

对投资建设CPP装置的风险,王大壮作过深入的评估并专题向任建新作过汇报,任建新表示:“全力支持沈化建设CPP装置,假如失败的话由我来承担责任,你只管放手一搏。”

2007年,沈化集团CPP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十一五”科技示范项目立项,核准并下达了核准文件,并破例为CPP批准了2.2亿元的政府财政拨款,从此建设CPP装置的序幕正式拉开。

2009年6月,沈化集团CPP装置打通流程,试车成功,任建新第一时间给王大壮及沈化项目团队发去贺信表示诚挚的祝贺。

式中:f为C/C-SiC复合材料内部残余Si含量;m4和m5分别为C/C-SiC复合材料样品腐蚀前后的质量(g)。

CPP装置的建成投产并达到经济和技术指标,对于沈化集团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使沈化集团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完善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战略落到了实处。这套装置不仅每年可为集团贡献30亿的营业收入,之后一年多,沈化集团对CPP装置进行了800多项持续改进,申请了20多项专利,形成了独特的催化热裂解加石脑油裂解炉共产烯烃的“双头鸟”装置,使烯烃收率达到了最大化。而且更为可贵的是通过项目建设,锻炼培养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敢打硬仗、乐于奉献的职工队伍。

雷厉风行,沈化速度震惊三菱化学社长

2006年9月27日,一架国航飞机穿云破雾降落在沈阳桃仙机场,一位70多岁的日本老人和几位随从匆忙地走下了飞机弦梯。

这位老人是著名的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社长新国时生先生,他此行的目的是前往沈化集团考察丙烯酸及酯项目开车投产的信息是否真实。

新国时生先生一个月前在三菱化学总部听取了沈化项目负责人汇报,沈化集团仅用了25个月时间建成投产了年产13万吨丙烯酸酯项目。新国时生先生觉得不可思议。在新国时生先生的记忆中,三菱化学与多个国家合作的丙烯酸酯项目的建设周期都不短于3年。最近三菱化学在南非合作的项目用了36个月。南非是个没有冬季的国家,沈阳每年却有4个月不能施工的冬季。新国时生先生带着满腹疑虑安排了此次沈阳之行。

当新国时生先生来到沈化集团,看到了正在运行的拔地而起的装置,参观了宽敞明亮的中控室,了解到一组组合格的工艺指标,审视着汩汩流淌的丙烯酸及酯产品。他所有的疑虑都被所见所闻而打消。他由衷地向陪同参观的王大壮等一行竖起了大拇指:“你们中国企业了不起,你们沈化集团太神奇了,沈化速度改写了三菱化学丙烯酸酯建设速度的历史!”之后的五年时间,沈化丙烯酸及酯装置运行稳定,5年间没发生一起非计划停车事故,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并创造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在记者采访中,许多人都说到糊树脂产品迅速扩产的故事。

所谓糊树脂,是一种特殊的聚氯乙烯产品。普通的聚氯乙烯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硬质的管道、门窗等领域,附加值较低。而经过改性后的糊树脂产品则广泛应用于生产软质的手套、墙纸、玩具、服装等领域,附加值较高。

沈化股份公司于1987年建成年产1万吨糊树脂生产装置,产品畅销市场、供不应求,许多用户提着现款,住在沈化集团招待所等货,一等就是好几天,该产品成为沈化集团的主要盈利产品。客户需求就是命令,难得的机遇不容错过。王大壮执掌沈化集团后,迅速将糊树脂扩产提上议事日程,并全力以赴、雷厉风行。

在王大壮的带领下,沈化集团成立了项目指挥部,打破常规、突破界限,调动所有资源,迅速扩大糊树脂产能。他们通过现有装置脱瓶颈填平补齐,停掉附加值低、消耗高、污染大的产品,腾出厂房与装置,使糊树脂产能迅速扩大:2004年将产能扩到3万吨,2005年达到5万吨,2006年8万吨,2007年10万吨,2008年13万,至今保持亚洲最大。

沈化股份公司总经理孙泽胜、总会计师王毅等同志今天讲起糊树脂迅速扩产的故事仍然兴奋不已。由于沈化高品质的糊树脂产品迅速进入市场,满足客户需求,从而使沈化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并且确立了沈化集团在糊树脂领域的龙头地位,加之沈化的品种牌号齐全,附加值高,使沈化赚了个满盆满钵,很长一段时间,糊树脂产品每天为沈化集团贡献的利润高达100多万元,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并多次获奖。

受人之托,尽力把事情干好

许多同志介绍,在王大壮的词典里几乎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晚上加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在丙烯酸及酯和CPP试车期间,王大壮和参与试车的同志一道十天半月吃住现场,胡子长得老长,眼睛熬得通红。李忠臣、孙泽胜等建议领导们轮流蹲点,劝他回家休整休整,但王大壮说啥也不肯离开现场。

王大壮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心境。丙烯酸及酯项目由于前期立项、设计迟误了工期,加上日本三菱公司派往沈化的第一任试车技术总监在沈阳猝死,三菱公司临阵换将,对丙烯酸装置在2006年秋季试车投产形成了巨大压力。丙烯酸装置很特殊,如果不能在秋季试车投产,一旦进入冬季就无法试车,一耽误就得半年。13个亿的项目,每天都会产生巨大的财务费用,耽误不起啊!这是从日本引进的新技术,虽然有日本专家指导试车,谁能保证不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现场研究方案、立即拍板、及时处置,如果我不在现场,必然影响进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也无法入睡,还不如和同志们在一起,对他们精神上也是一种鼓舞和安慰。所以,关键时刻,我必须夜以继日、靠前指挥、拍板决策。那段时间,王大壮整天蹲在试车现场,凌晨实在熬不住了就在沙发上躺一会,第二天清晨,他又精神饱满地出现在大家面前。

最使王大壮煎熬的当属CPP装置试车的那10多个日日夜夜。这套工业化示范装置是世界首套,工艺复杂,难度巨大,成败关联着沈化集团的命运。

2009年9月初,王大壮驻扎试车现场。与试车指挥部的同志朝夕相处、夜以继日。前几天,试车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同志们情绪高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但几天后,形势急转直下,压缩机无法全部接受混合气体,大量的气体不得不向外排放,当作火炬燃料而燃烧掉,大家想了许多办法都未能跨越这道障碍。

进入黑夜,高高的火炬将天空照得透明,不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每天100多万元被化为灰烬。火炬巨大的声响,使周边养鸡场蛋鸡受到惊吓影响产蛋,养鸡场的老乡纷纷来到蜡化公司要求经济赔偿。

熊熊的火炬燃烧掉的犹如沈化人的血液,阵阵爆炸的声音让沈化人揪心。压力考验着参与试车的每一个人,忧虑浸透着4000多名沈化职工。

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有可能崩溃。

试车生产负责人李惠武本是一位性格刚强、心理稳定的汉子,屡次三番的挫折使他处于崩溃的边缘,他布满血丝的双眼很难睁开,下达指令时缺乏底气。这时的王大壮内心承受的压力比谁都大,而他展现给大家的依旧是信心与沉稳。

在阶段性试车小结会上,王大壮鼓励李惠武和同志们:“我们现在试的是一套全新装置,之前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需要我们自己探索攻关。从我们选择CPP开始,就意味我们要应对挫折、跨越险阻、经受考验,现在到了考验我们的紧要关头,我们要举全沈化之力保证这次试车成功。任建新总经理每天都在关注着我们的试车情况,他会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就是刀山火海我们也要闯过去。大家要放下思想包袱,振作精神、轻装上阵,技术人员要针对现场情况逐步调整配方、改变工艺、校正设备参数,操作人员要一丝不苟、精心操作。”

王大壮的一番话语,犹如中流砥柱,宛若定海神针。全体试车人员信心倍增、干劲十足。

当知道更多的路走不通时,离正确的道路就越来越近。

他们消除了气馁,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化作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向着顶峰艰难地攀登。

随着工艺指标和设备参数的不断调整,通过压缩机的气体越来越多,排放的混合气体越来越少,燃烧的火炬越来越小。

CPP装置这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在优秀骑手的胯下慢慢驯服了,温顺了。通过20天惊心动魄的试车,终于打通了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此时,王大壮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不苟言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CPP装置投产成功后不久的2010年,任建新又委任王大壮兼任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蓝星天津石化有限公司、蓝星(天津)化工有限公司3家企业法人代表,希望大壮输入沈化集团管理经验,优化配置资源,扩大产品互供,提升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

2010年以来,王大壮在沈阳、哈尔滨、天津、北京几个城市之间往来穿梭,双休日、节假日几乎都在出差途中,家人很少能见到他的身影。他的心中装着4家企业的上万名职工,装着祖国的化学工业。他将对家人的爱化作了人间大爱,献给了职工,献给了祖国的化学工业!

天道酬勤。两年来,不仅沈化集团保持了快速发展,哈尔滨石化等3家企业在王大壮的带领下,通过推行销售、采购、财务变革,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持续改进脱瓶颈,取得了降本增效,提高效益的成效。尤其是哈尔滨石化2011年销售收入和利润与上年同比都有大幅增长,实现利润达到1.2亿元,资产负债低于10%,成为中国化工集团的先进典型。

人格魅力,凝聚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

沈化集团金碧兰公司总经理冀宏伟在评价王大壮时说“大壮老总左看右看,前看后看,怎么看都是共产党员。”

王大壮,这个身高一米八一,身体壮实的东北大汉身上容纳了太多的优秀品质,他持续不断地溢出的人格魅力凝聚了一个肝胆相照、志同道合的团队。

沈化集团安全总监韩国库说:“大壮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让人不得不佩服。2008年,蜡化公司一名职工因违章作业引发伤亡事故,沈阳市安监局根据规定处罚了负有责任的班组、车间、分厂、蜡化公司及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没有涉及到集团公司领导,而大壮则主动揽责,不仅多次在会上作检讨,而且在家里取出4万元存款,委托我上交到沈阳市安监局。”

蜡化公司副总经理李惠武说:“大壮任人唯贤,以德为先,注重选拔实干、负责、奉献的人。在沈化集团用不着跟领导套近乎,只要埋头苦干,做出业绩,大壮等领导都会看得到。”

李惠武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任命为CPP装置试车负责人。此前,他仅是蜡化公司分厂厂长,很少与大壮打交道。大壮却默默关注了他很长时间,当挑选事关沈化前途命运的CPP装置试车指挥部总指挥时,大壮将大任托付给了这个默默无闻的李惠武。李惠武没有辜负大壮的期望,以实际行动做出了回报。

蜡化公司副总经理李奇璞和罗强向我介绍,大壮一向奉行人际关系简单化,在沈化基本上没有人知道他家住在哪里。他在多种场合提出,逢年过节不要寻思着上领导家里去,好好把自己的父母孝敬好,把一线工人关心好。大壮倡导的清廉风气已经在沈化集团形成了习惯。

节假日,公司领导慰问一线员工

王大壮告诉我:“沈化这些年一直注重提拔那些默默无闻、勇于负责,乐于奉献的干部,一个干部如果不负责任,不愿奉献,投机取巧,善于表现,那么再有能力也是白扯。在挑选CPP项目人员时,我和主管人事的副书记李忠臣对每个候选人员都进行单独谈话。告诉他们,一旦被项目部选中,就有可能没有节假日、双休日,每天都可能要加班加点;问他们能不能吃苦受累,敢不敢承担责任,愿不愿多作奉献,如不能吃苦,不敢担责,不愿奉献,就趁早别来。结果大家都表示早有思想准备,认为一辈子难得碰上这样的大项目,要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项目建设和试车生产再苦再累,大家都毫无怨言,因为我们有言在先。这些干部的思想作风和专业技术都在项目建设的艰苦实践中得到锤炼和提升,他们已成为沈化最宝贵的财富。”

李忠臣讲了一个王大壮发现技术间谍的故事。那是在CPP装置试车期间,参与试车的不仅有沈化职工,而且有研究院、设计院、安装公司、供应商等外部人员。试车现场上百号人,既有熟悉面孔,也有陌生面孔,可谓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就在试车的第三天,大壮在指挥中心显示屏前发现有两个人的行踪可疑,他让操作人员回放了前两天的录像记录,认定这两个人不是来帮助试车而是来窃取技术秘密的。他指示集团保卫部门立即向沈阳市公安局汇报,果然不出大壮所料,当天晚上在可疑人员所住的宾馆里,公安人员在他们的电脑和笔记本中搜查到了有关CPP装置几天来试车的资料。在证据面前,他们作了如实交待:他们是陕西某公司以副总经理带队专程来沈化窃取CPP试车技术秘密的4名人员。他们原想冒充某设计单位人员进入试车现场,但遭到设计单位的拒绝。他们来到沈阳后了解了蜡化公司职工通勤车站点,冒充蜡化公司职工,在通勤车站上车,进入厂区后混入试车现场,每2人一班轮流进厂。

沈化人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在电影电视中出现的镜头,却出现在了沈化CPP试车现场。来自陕西的4位窃密人员自以为他们的行动天衣无缝,可却栽在了王大壮手上,等待他们的自然是有关法规的制裁。

事后,沈化人无比自豪,因为他们的老总像齐天大圣孙悟空一样,有一双能识人妖的火眼金睛。

在沈化股份公司总工程师单宝凡的印象中,王大壮是一个专家型领导,他对沈化的糊树脂、丙烯酸及酯、DCC、CPP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产品性能了如指掌、烂熟于胸。上级领导来沈化参观考察,不需要技术人员解说,一般都是王总自己做解说员,并且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王大壮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百花丛中吸吮着芬芳,酿造着甜蜜。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嗜好,不会打麻将,不会打扑克,不会下棋,不会跳舞,他不会的东西很多。他的业余时间主要用在了工作和学习,学习早已成为他一生的习惯。他走出校门之后,先后取得了青岛化工学院本科学历,首都经贸大学研究生学历。他没有因为管理繁忙而忽视学习,他坚持学以致用、急用先学,对专业技术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技术人才、辽宁省领军人才、沈阳市优秀科技人才等一顶顶桂冠戴在王大壮头上当之无愧。

沈化股份总会计师王毅是一位精明的女性,她告诉我,在大壮带领下,沈化集团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优惠鼓励政策,通过国家增值税转型优先在东北试点的机遇先后获取退税补贴、项目支持等政策获得资金7个多亿,对沈化集团降低资产负债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沈化股份1997年上市后,只在1998年进行过一次配股,筹集了3.4亿元资金,之后由于大股东占用、违规担保、效益不佳等原因,10年没有在市场上融资。王大壮上任后,积极处理上市公司违规问题,努力提高上市公司效益。当时计划建设CPP装置时需要资金20多亿元,但沈化刚刚投资13亿元建设丙烯酸及酯装置,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急需从上市公司获得融资。而从上市公司融资的难度非常之大,而且股市变幻莫测。

王大壮利用一年多时间解决了融资障碍之后,踏上了艰难的定向增发之旅。经过几番努力,就在沈化股份增发融资即将启动之际,王大壮和班子成员经过反复研究,多方了解情况,预感到两年前申报国家发改委核准的CPP制乙烯的后续产品27万吨普通PVC项目存在严重问题,作为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的王大壮,对氯碱PVC行业非常熟悉,他认为今后国内电石法PVC及烧碱产能将会严重过剩,必须对后续项目进行调整。王大壮将这一想法和调研的相关数据向任建新和时任蓝星总经理杨兴强做了详细汇报,任建新和杨兴强非常支持沈化调整后续产品,并支持沈化上高端化工新材料产品。但变更后续项目需要股东大会审查批准,还需要国家安监、环保部门重新批准,以及证监会审核。相当于已办完的批件需要重新审批。

是变更项目,还是按原计划融资?两难选择考验着王大壮,王大壮决定必须变更项目。

为了加快国家环保部门的审批进程,王大壮带领沈化主管环保的欧京阳同志住在北京,反复向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陈述变更项目的理由,回答专家们的提问。最终花了9个月时间完成了市、省、国家环保部门和安全部门的环评审批。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沈化上市融资厚达一尺多的所有材料上报中国证监会,2008年1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正式审核沈化融资申请。作为上市公司董事长的王大壮和总会计师曹秀英负责答辩,在中国证监会的会议室里,经过3个多小时的答辩和审核,发审委宣布沈阳化工定向增发1亿3000万股,13亿资金的申请获得批准。结束了沈化股份上市10年没有融资的历史。

在中国化工和蓝星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王大壮的团队路演了几十家基金公司。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获得大批基金公司的认可,所增发融资得以实现。从股市募集的10.68亿资金,为CPP装置如期竣工奠定了基础。

王大壮与外商谈判的高超技巧为许多沈化人津津乐道。沈化集团丙烯酸及酯引进的是日本三菱化学的技术,但当时他们的开价十分昂贵。为了降低三菱化学的价格,先是拖延时间,冷处理,挫挫他们的傲气;后来在沈阳与三菱公司谈判的同时在北京与德国公司和美国公司谈判,并向三菱公司传递即将与德国公司签约的信息。这时,三菱公司代表坐不住了,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主动接受了沈化公司的谈判条件,使技术转让费用节省4000多万元。

沈化股份副总经理周东明说:“大壮老总廉洁自律,没有私心,我分管供应工作多年,大壮从来没有打过招呼,从来没有介绍过供应商。如果领导违反规定干预工作,那么我们就会很纠结,王总以身作则,下面的同志就不敢违反规定,我们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工作起来就比较简单。”

蜡化公司总经理周振江在领着记者参观丙烯酸及酯和CPP装置时说:“大壮老总前瞻性强,比一般人看得远。这几年房地产和汽车市场萎缩,许多化工企业陷入困境,日子不好过,如果沈化集团不在前几年建成具有竞争力的丙烯酸及酯和CPP装置,今天的日子也会很难过。”

王大壮溢出的人格魅力还有很多很多,所以,记者以为王大壮就是为了壮大发展化工企业而来到这个世界的。

许多人被王大壮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义无反顾地跟随他为兴业报国、振兴东北、发展沈化奉献青春,甚至热血和生命。

知恩图报,彰显央企社会责任

王大壮很少有时间陪伴年近八旬的老母亲,老母亲每次见面听到大壮的企业快速发展的好消息时,总是无比欣慰。老人经常提醒大壮:“企业发展了,可得要好好回报咱们的职工,要尽力让离退休老同志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啊,他们都是国家和企业的功臣啊,可不能忘记他们。”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任建新倡导的企业文化,也是王大壮一向的做人原则。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化工市场,企业生产经营遭遇了严重困难。在许多企业大幅减员、降低工资之时,王大壮提出“停产不下岗、停产不裁员、停产不欠薪”,团结带领职工共渡难关,使沈化集团很快走出了困境。

10年前,沈化集团有近万名职工,人均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很低,存在大量冗员。王大壮经过与班子成员反复研究,达成共识:企业存在冗员的责任不在职工本人,而在体制,在领导。如果简单地将冗员推向社会,是对职工不负责任,会对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

沈化集团通过新建项目,将原装置富余人员通过脱产培训,转入新装置。王大壮把能否培训富余人员转岗作为考核分厂主要领导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沈化股份公司的400多名富余职工转入新项目中,补充新建装置的缺员,多数已成为生产骨干。

沈化集团通过建设项目扩大规模;移交企业办社会;及时办理有毒有害岗位提前退休;清理在册不在岗人员等多种措施分流人员,如今沈化集团只有4000多名职工,人均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提高。

沈化集团积极推进主辅分离、辅业转制工作。有一家8万吨的小型造纸厂,年收入超过3亿元,每年虽有一定的利润,因不属于主业,下决心将其进行了剥离。一年后,这家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而被关停,为企业避免了重大损失。之后又分别转让了与日本两家公司合资的橡胶和涂料企业股权,超预期收回了投资。在沈阳市政府积极帮助下处理了原化工局总额达2亿多元的6起对外担保法律案件,彻底化解了违规担保给沈化带来的风险。使沈化集团化解了风险,突出了主业。

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王大壮都会带领班子成员迎着第一缕朝霞,早早地站在生产厂区大门口,与进厂上班的每一名职工深情地道一声:“新年好!”以此表达对职工的感恩之心和真诚祝福。

据李松林介绍,沈化集团职工医院当时每年亏损1000万,移交地方后,现在改名为“铁西惠民医院”,取得了“三满意”的效果,即职工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成为政企合作的典范。10年来,沈化集团未发生过一起群体上访事件,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王大壮牢记任建新的嘱托:“要让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职工幸福指数。”

王大壮曾这样表白:发展企业、富裕职工、回报社会,永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办企业的根本宗旨。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乔传秀视察沈化

沈化集团在企业快速发展,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让职工分享发展成果,不断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并且根据政策规定,保障离退休老同志的待遇。以前职工平均工资在当地处于中下水平,现在沈化集团职工平均工资在当地处于中上水平,并且注重向一线工人、科研人员倾斜。沈化已成为许多大学毕业生向往的企业。

沈化集团积极上交税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为国家上交的税收也迅速增加,沈化集团已连续5年进入沈阳市纳税十强企业。2011年上交税收7亿多元,

汶川特大地震、南方冰冻灾害、玉树泥石流灾难,都活跃着沈化人的身影,他们踊跃捐款捐物、献血出力,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奉献沈化人的爱心。

王大壮非常重视安全和环保工作,在努力培育安全和环保文化,增强职工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同时,舍得在安全和环保上投入。近年来,沈化集团先后投资2.5亿多元,建成了脱硫废碱液、高沸物焚烧、锅炉烟气脱硫、污水处理等装置,为沈阳市的蓝天白云、空气清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碧兰公司总经理冀宏伟告诉我,金碧兰公司以前属于亏损企业,2010年以来实现转亏为盈,2011年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金碧兰能够实现扭亏为盈得益于通过技术开发、整合资源、循环利用。

以前,沈化股份公司生产糊树脂每年产生大量的电石废渣,主要通过挖坑填埋处理,为此每年需要花去几百万费用。金碧兰公司生产环氧丙烷每年需要采购大量的生石灰,石灰废渣也需要填埋。随着各地环保硬约束力度不断加大,不仅成本越来越高,而且采购也越来越困难。

环境保护与追求效益向来是难以调解的一对矛盾,用什么方法才能化解这对矛盾?这位从心底热爱自然充满智慧的企业家终于找出了答案:要化解环境与经济这对矛盾,就必须高扬科技之剑,走循环经济之路。

王大壮决定用沈化股份公司的电石渣替代金碧兰公司的生石灰,并组织技术人员立项攻关。生石灰中氢氧化钙含量65%~70%,电石渣中氢氧化钙含量40%~45%,他们对工艺、设备进行适应调整后,取得了成功。实现了填埋两坑为一坑,即节约了资源,治理了环境,又可每年给金碧兰公司带来2000多万元经济效益。

这是王大壮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一次成功实践。

王大壮是沈阳市第十一届、十二届党代会代表,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和经验,他提出的有关“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安全生产”、“做好节能减排”、“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等建议和提案得到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昨天的沈化已成为历史,今天的沈化属于中国,明天的沈化一定会属于世界!

王大壮正在筹划沈化股份公司向沈阳工业开发区搬迁,他站立在机声轰鸣的开发区的一片荒地上眺望远方,憧憬着沈化集团的未来。那里,将有一座化工新城拔地而起。他将要带领沈化人在1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描绘更新更美的图画。他行走在丙烯酸及酯和CPP装置旁构思着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进一步深加工乙烯、丙烯产品,引领世界乙烯工业新潮流,使科技成果更新、使产品附加值更高、经济效益更好、企业更加强壮。

回望王大壮的足迹,似乎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心中要有自己敬仰的高山流水,要有勇立潮头的人生激情。

展望“十二五”,沈化集团经济规模将会达到180亿元,经济效益会更好,将会为振兴东北和祖国的化学工业作出新的贡献。

初春的沈阳,乍暖还寒。记者到达沈阳时还略感寒冷、身着厚装。几天之后,记者离开沈阳时已暖意浓浓、桃花盛开、姹紫嫣红。沈阳这个太阳较早光顾的地方,已经春意盎然、春潮涌动,王大壮正在带领沈化人勇立潮头,拥抱新一轮太阳!

猜你喜欢
试车装置
教你辨认枪口装置
国内首套自动定氢装备在攀钢诞生 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
简谈城市轨道交通试车线与车辆段接口及试车流程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以身试车
除白发简易装置
我国推力最大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一种新型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装置与应用
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改进
北京地铁1号线四惠试车线多线共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