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 鹏 龚晓光
ERP的实施不仅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随着ERP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其优越性将越来越突出。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新的管理思想的出现,ERP的发展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行业化和本地化的趋势。ERP正不断地吸收最新的技术成果,未来将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必将会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必将极大地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什么是ERP核心管理思想
目前,ERP的软件很多,但管理思想却是一致的。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ERP的定义。其中管理思想是核心,软件产品是载体,管理系统是环境。ERP的应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更不是一个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企业管理思想体现、业务流程再造、内外资源重组的过程。总地来说,ERP的核心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整合的思想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零售商、最终客户等组成的网络。供应链管理则是将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甚至将竞争对手都纳入管理的体系之中。ERP把客户需求、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及外部供应商的资源融合在一起,加强和改善SCM的系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核心企业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并与供应商在经营上协调一致,通过信息的实时共享与集成,实现了以顾客需求为驱动、基于时间、面向整个SCM的生产计划,获得了柔性敏捷的市场响应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利润空间,降低企业运营的各种风险。ERP是一套面向供应链的软件体系,它的核心就在于围绕供应链条中核心企业的生产制造、物供关系、计划排产等进行信息化的工作,将处于供应链节点上所有的企业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沟通。在企业外部通过信息实时共享达到及时协调不同企业产品产能,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在企业内部则通过对流程的优化重组,达到各种资源合理有序的高效配置。通过推行ERP,企业的各项资源得到整合,把处于供应链上的各类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关系,从而达到共赢局面。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的思想。即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消除一切浪费,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生产出最适合的数量,结合全面质量管理以保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其二是“敏捷制造”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适量化、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AM”的核心思想。ERP是一个后台的决策支持系统,它是为完成企业前台顾客定制的大量目标服务的。在完全竞争性市场中,顾客需求的多变性以及独特性的要求都对企业的快速反应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供应链和AM理论追求的都是最大收益,强调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把握能力,通过发挥企业群体优势,实现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共同发展。LM、SE和AM的思想消除消费,是精益生产方式的精髓;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保持产品高质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则是AM的核心思想。ERP系统正是体现了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使得企业在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实现快速高效地运转。
3.体现把事先计划、事中控制与事后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
ERP的主线是计划,但ERP已将管理的重心转向财务,在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贯穿了财务成本控制的概念。因而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对资金的管理和动态利润的分析,即如何在供应链上更好地利用企业有限资源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基于成本驱动ERP管理模式实现全面成本控制和管理,在每一业务环节,成本控制和管理通过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贯穿于业务活动整个过程。ERP通过对各部门资金占用情况和生产过程中发生实际费用的监控,控制了企业各项费用的额度。如在标准成本法下,根据BOM制定产品结构中各项物料的标准成本,由零部件工艺路线制定每道工序的工时定额,通过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监控各成本要素的变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成本发生前,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未来某个时期内各种生产条件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标准成本,作为目标以及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达到成本的事前控制。企业一旦确定了产品层次上的目标成本,一方面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到零部件的层次上,以此又将成本压力转移到供应商身上。这样,供应商也必须想方设法去设计、生产企业所需的零部件,为保证足够的利润,供应商也必须努力降低自己的成本。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将成本的实际消耗与标准消耗进行对比,可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及时揭示和分析实际成本偏离标准成本的差异,加强成本的事中控制。在此驱动下,企业管理者及员工自觉应用ERP管理思想、方法和工具等不断探索试验,进行业务改进和管理创新。企业由此强化了基础管理,为实现更高目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整合企业内外资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化企业管理思想的出现,ERP也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电子商务时代的ERP将围绕如何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模式的调整以及如何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来迎接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基于ERP基础的协同商务将帮助企业及其合作伙伴共享业务流程、决策、作业程序和数据,共同开发新产品、市场和服务,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整体运作的高效性,逐步削减企业的信息孤岛效应,提高竞争优势。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序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5.适时创新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为了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要进行管理思想上的革命、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上的重组、管理手段上的更新,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以业务流程重组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革命和以ERP系统应用为主体的管理手段革命。为了提高企业SCM的竞争优势,必然会带来企业业务流程、信息流程和组织机构的改革。这个改革,已不限于企业内部,而把供应链上的所有供需双方合作伙伴都包罗进来,系统考虑整个供应的业务流程。企业管理创新,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改革和改造,创建起新的管理模式、方式和方法。企业要实施ERP使其供应链有效运转以提高其资源的综合运营能力,就必须对企业的资源重新整合。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环节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信息流程和业务流程进行再造。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实现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结构和管理角度来说,IT管理革命绝非仅仅是技术、管理层面上的革命,它同样是一次权力的透明化革命,ERP系统的本质是一种权利再分配。信息化是企业权利的重新分配,标准化的系统管理必然剥夺一部分原来人为掌握的权限,对原有权利体系进行重新组合。ERP的引入要求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在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传递都规定有统一的程序和时间要求,要求有专人负责,使成本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程序化的业务流程是保证信息资源完整的必要条件,业务流程不规范必然造成信息流程不规范,进而造成数据的流失或不完整。从不规范管理到业务流程程序化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标准化、工业化的过程。
6.体现企业个性化资源管理特点
没有一模一样的企业,也不会有一模一样的ERP系统应用;没有最好的ERP软件系统,只有更好的ERP软件系统;没有与企业管理最吻合的软件系统,只有与企业实际管理更吻合的软件系统。个性化是很重要的,KINGDEE K3、用友 U9等都很注重这方面的工作。如提供个性化的查询方案(查询过滤器)。个性化ERP解决方案是ERP软件厂商根据在特定行业多年实施服务的经验,总结出该行业最优的业务流程、业务控制和业务报表,形成该行业最佳的应用实践。从而帮助企业快速、稳妥、经济地部署一整套行业特色应用方案,节省时间和资金,降低风险。在纷繁芜杂的个性下,必然有其客观存在的共性。我们必须把视野范围内的个性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推理与论证,找到其中的规律,用以满足更多的个性。“ERP个性化”,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既是指企业管理个性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成熟,也是指ERP厂商个性化。软件厂商和企业用户之间,不断地通过企业管理个性促进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共性的发展与解决方案的完善,通过信息化推动管理变革,循序渐进地扩展系统应用,让每个系统应用都发挥最佳实效,并通过各系统之间的有机结合,提升整个ERP系统的价值。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都会形成自己特定的管理模式,而且不同行业的企业在管理上都会具有不同的行业特色。这些个性化管理部分在实施ERP时一部分需要规范化从而使之符合标准业务流程和业务模板。但是,个性化管理的特色部分往往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企业希望作为重要管理工具的ERP能够反映企业的特色。
ERP的发展趋势
ERP是处于信息时代的现代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更高层次管理模式。今天,它的管理领域已远远超出了企业内部资源计划与管理的范畴,步入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间协同管理的阶段,并将最终导致面向全球化生产管理的新一代ERP的产生与发展。体现在ERP软件上,它有如下发展趋势。
1.协同商务,应用集成,与工作流管理系统将进一步整合
系统集成化整合前后台服务,面向协同商务。ERP软件在演变过程中逐渐集成产品数据管理、电子数据交换等原先独自存在的信息系统,将企业中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全过程的各种信息、产品不同设计阶段的数据和文档组织在ERP环境中,并部分具有了与系统外的EDI连通的能力。为了使整条供应链成本最低,ERP将更加面向市场和面向顾客,通过基于知识的市场预测、订单处理与生产调度,基于约束调度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企业反应速度。ERP供应链管理功能将进一步加强,并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企业供需协作。ERP将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化市场环境,建立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间基于价值链共享的新伙伴关系,并使企业在协同商务中做到过程优化、计划准确、管理协调。最终,ERP发展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平台。企业所需要的管理功能,都能在ERP平台上找到,通过功能配置、工作流定制和岗位权限设置,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需要。实现ERP和电子商务的整合,构成一个新的应用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ERP与制造执行系统与过程控制系统的高度融合是大势所趋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度融合的时代,由过程控制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和ERP构成的全局自动化系统,将是今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它将企业信息系统与控制系统统一分为三级,其中最底层为PCS,即基础控制系统;中间层为MES,它连接ERP和PCS,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有机组成,以分厂生产管理为核心,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最上层为ERP,对整个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等资源进行综合管理。
3.ERP将逐步向应用网络化和云计算发展
协同商务要求企业在Internet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而使用WEB客户机具有费用低廉、安装和维护方便、跨平台运行、统一、友好的用户界面等优点。
对很多企业来说,信息化就象一条不归路。好不容易上了一套ERP把内部进销存流程顺起来了,又发现客户服务、供应链方面的流程跟不上,成为企业高效运作中新的“短板”。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遵循PDCA的模式,不仅要看到自已内部的流程,也要关注整个商业环境中的合作伙伴。信息化不再是自己关起门来说和做的事,因为下一个电子商务时代是协同商务ERPⅡ的时代。ERPⅡ是一种新的商业战略,ERPⅡ逐步代替ERP系统成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业务流程管理的首选。Gartner给ERPⅡ的定义是:ERPⅡ是通过支持和优化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和财务过程,以创造客户和股东价值的一种商务战略和一套面向具体行业领域的应用系统。为了区别于ERP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关注,Gartner在描述ERPⅡ时,引入了“协同商务”的概念。协同商务,是指企业内部人员、企业与业务伙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电子化业务的交互过程。为了使ERP流程和系统适应这种改变,企业对ERP的流程以及外部的因素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是“ERP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