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情绪的调动

2012-04-18 09:16何宇宏
企业导报 2012年1期

何宇宏

【摘要】拥有良好学习情绪的学生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参与意识强,学习较主动,学习效率高;拥有不良学习情绪的学生思维迟钝、记忆困难、拒绝去解决问题,学习效果很差。学习情绪对学习有如此重大的影响,作为课程主导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着力于培养与调动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关键词】高职课堂;良好学习情绪;调动与调整

一、情绪对人的影响

情绪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之分。正面情绪是积极肯定的情绪,它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信自律,促进个体创造性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负面情绪是消极否定的情绪,它会使个体意志消沉,兴致低落,阻碍人们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学习。

二、学习情绪对学习的影响

情绪对于处于情感期的、在一定的情绪下从事学习活动学生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即在不同情况下既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参与意识强,学习较主动,学习效率高;不良的情绪(如个体烦躁不安、痛苦悲伤等)则会让学生思维迟钝、记忆困难、被动地应付学习,学习效果很差;良好的学习情绪,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和行为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问题并自觉地解决问题;不良的情绪,则会降低学生的活动能力,干扰、阻碍学生学习的行为,甚至会使学生拒绝去解决问题;良好学习情绪有助于学生主动适应学习环境;不良的学习情绪则阻碍学生去适应学习环境。

三、良好学习情绪的培养与调动

(1)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要有良好的情绪。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情境中的交际的两级。教师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会相互影响,但总的说来,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起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形成或改变,教师的自我言行会给学生产生榜样和示范作用”,处于良好情绪中的老师,精力集中,思路清晰,易引起学生共鸣。学生会不知不觉的受到教师的情绪感染,以积极的情绪回应教师,很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学生的接受程度和配合意识强,教学效果明显。因此,要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情绪,教师要有正面、积极的情绪。特别注意不能把个人负面的情绪带进行课堂,以免引发学生负面的情绪,降低教学效果。(2)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不仅不应该使学生厌恶学习,而且应该使学生有被一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诱导着学习。”这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就是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某门学科产生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这门学科,积极地钻研它,对该学科的学习会产生巨大的热情,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和快乐。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好奇情绪将利于勾起学生的兴趣。好奇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情绪。当学生意识到他们的某一方面知识或某一领域的知识严重不足时,就会十分好奇,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事物的愿望。当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时,往往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进发的时候。这时候教师再加以恰当的引导,将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对知识浓厚的兴趣。(3)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关注,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心理学家赫布发现,当情绪的唤醒水平达到最佳状态时,操作效率最高;情绪的唤醒水平极低时,人就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情绪的唤醒水平过高,则会干扰操作。(4)教师要正确对待消极学习情绪的学生,教师如何看待消极学习情绪的学生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首先教师要有信心能够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信这些学生是可以积极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的,多与他们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寻找引起他们共鸣的切入点。让他们不断体验到各种成功,成功与快乐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成功使人们快乐,而快乐也促成了成功。从而进入到良性循环,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情绪。(5)善利用“停顿”,调节课堂节奏,调整学生情绪。所谓停顿,就是根据某种需要短暂中断讲话。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停顿,可以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意境:从学生的角度看,“沉寂”的教学“停顿”阶段是学生静心思维的孕期,容易使学生激起好奇的涟漪,荡起思维的火花;从学生的记忆角度看,课堂上适当留出“停顿”,学生的记忆受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较小,学习内容易于记住;从心理卫生角度看,课堂教学中留下“停顿”,学生可以得到积极休息,消除心理疲劳,避免“分心”现象。从课堂管理看,课堂适时的“停顿”使课堂节奏发生了变化,易引起学生注意;建议在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时需“停顿”。给学生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尝试建构新的知识结构的时间;在提问后需“停顿”,给学生整理思路的时间;当学生对知识认识模糊时需“停顿”,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澄清认识;在讲授完当节的重点、难点问题后需要“停顿”,给学生进行理解消化的时间;在学生注意力普遍分散时需“停顿”给学生短暂休息,重新集中注意力;在概括结论之前需“停顿”。给学生从教师给予的充分的感性材料中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的结论。(6)注意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传统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多体现为教师满堂灌到底。教师要秉承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指导思想,针对所授课程、知识的特点去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不能让课堂变成教师满堂灌到底,以单一一种方法完成课程教学。如变化利于引起兴趣,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心,什么样的方法、形式利于学生参与学习就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形式。演示法是将实际操作方法通过计算机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是实训操作讲解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

案例教学法通过提供典型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去解决教师提出的任务,在解决问题中能力得到锻炼、提升,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对已掌握内容的复习、回顾,启发引导出新的知识和问题。既让学生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又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法是从果导因的逆向分析法。给学生展示结果,让学生分析可能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自己提出的原因确定解决办法并实践进行验证,如此反复直到分析也所以因素。逆向思维教学法利于学生掌握解决实践课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无论是实操性很强的操作课还是理论性很强的理论课全程让学生参与都应摆在首位。如将课程目标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这不同的项目(课业),将学生在课程中应具备的实践能力进行知识点分解,并将各个知识点分布于项目(课业),让学生自行分解任务,分析、采用完成(项目)课业的方法的手段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去调整,最终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课业)的过程中分别扮演、体验相应的角色,学习其技能,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角色的互换,使学生学会理解、团结、合作。

为达到全程让学生参与的目的,教师特别要注重课前教学设计,针对课程不同的内容要结合其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组合以求课堂的多变性。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动手实践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提高成功体验,促进积极情绪的建立。教师还应注意平时的教学反思,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将各种方法熟记于心,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情况能够信手拈来,达到引导学生、掌控课堂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王伟红.高职生情绪智力的开发与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

[2]盛祖华.高职生厌学情绪的调整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

[3]张志红.英语中的情感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