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珍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
多元文化思潮下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理论维度①
陈娟珍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
多元文化为各种社会信仰、价值观念之间的交锋提供了舞台。在多元文化思潮下,如何以“一面旗帜”凝聚、“一条道路”引领和“一个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从宏观层面讲,直接关系到我们培养的人究竟跟谁走、走什么道路和怎么走的大问题;从微观层面看,也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政治价值评判标准、明确参与政治实践的正确方向以及增强献身现代化事业的精神动力。社会转型时期,真正能够凝聚人心的内在力量还是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要从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信仰培养并重理念、着力加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现实的针对性等基本维度,夯实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理论基础。
多元文化思潮;大学生;政治信仰
文化本身承载着信仰体系,科学的政治信仰体系、意识形态都不能忽视从现实社会的文化中汲取养料和资源。只有获得文化的滋养,政治信仰才能在一个民族发展壮大过程真正建构起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影响力。
承载文化多元并不意味着这些观念都是正确的、合理的。由于所坚持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有些文化思潮可能本质上是非马克思主义或者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下,目前社会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思潮或者主义:一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也叫新自由主义;二是民族虚无主义,其主要特点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从根本上否定我们党的革命的优秀传统;三是直接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歪曲,即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其核心是倡导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摒弃一切形式的专政,企图通过改良为社会主义提供另一种民主选择等等,极易造成人们思想信念动摇,内心冲突剧烈,甚至不顾事实去迎合这种论调。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渗透的效果,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价值观念扩张的特征一样,非常容易在人们心中形成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1](P237)这就是资本全球化所带来的反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无限扩张的影响力。
尽管这三种思潮表现形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在中国搞社会主义,都是根本上违背中国人民利益的。而全球化的加速和互联网的兴起,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些文化思潮的传播与扩散,投射在人们心里,必然会对国家认同和政党认可等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高校校园自然也难以抵御这股冲击波的影响,甚至相较于其他领域更为猛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大学生正处在知识渴求的高峰期和灵魂塑造的关键期,思想观念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当中,且他们都是以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交流沟通的平台,如若缺乏自制力和分辨力,就容易在这些负面文化思潮的影响中迷失方向,造成思想上混乱,淡化甚至动摇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和对执政党的心理认同。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十多年,是我国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出生、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面临着同一时空下传统、现代、后现代思潮共存的状态,其个性、心理、行为等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其政治信仰具有明显的二重性。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当代大学生始终没有忘记肩负的历史重任,在个人、国家与民族利益上,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态度明确立场坚定,“没有民族的兴旺、政治的清明、国家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个人的前途”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共识和坚定信念。但另一方面,社会思潮的纷繁复杂,多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他们认可市场的功利性、本位性、竞争性、等价交换性,市场经济生活原则取代人生信念取向原则,信仰的神圣也消弥于功名利禄之中。以大学生入党为例进行分析。当代大学生入党热情日益高涨,这一方面缘于党自身的威信和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形成向心力和感召力使然。但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多样化和复杂化也是客观存在,其中功利性和实用性表现突出。入党在一些学生眼中成了择业需要、就业砝码,甚至是混入官场的敲门砖。为谋取一份理想职业或为今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条件争取毕业前获取一张“党票”,成为不少同学努力目标。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正处在由崇拜泛化向信仰选择过渡,由低层次的非理性信仰向高层次的理性信仰发展这样一个阶段。但是处在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信仰认知差异显著并呈多元化倾向也是不争的事实,政治信仰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相当数量学生认为有无信仰无所谓或不需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已不是大学生唯一的信仰追求;有部分学生对待信仰的态度比较模糊、混乱,信仰呈现无目标性和无从性;有部分学生在信仰选择上还存在盲目跟风或模仿性,理性思考少,常常附从社会和周围的“流行”观念和行为。
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更多地建立在自身对政治理论、政治现象、政治行为等感知之上,有较为理性的一面,如对国家政治制度有较高认同感,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和评价渐趋理性,政治心理较成熟,认识事物、观察问题渐趋本质化,对民主政治、法治国家的要求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也更强烈等。但在用于指导政治实践上却经验不足,政治参与往往藉由情感和主观意志,欠缺冷静思考,对社会主义认识主要是基于事实判断,国家经济形势好就认同,遇到困难挫折就动摇,表现为政治投机或知行不一。有些学生口头上和理论上承认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制度,但内心却认为其渺茫不现实。判断标准呈二重性,观察和处理问题,更多遵循市场经济标准、具体利益标准、批判标准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标准、抽象的政治标准、建设的标准以及“中国特色”的标准;主客体价值判断明显背离,改革呼声很高,但改革一旦伤害切身利益,往往表现出不满情绪;生活实践中,以集体主义标准评判别人,以利己主义标准评判自己;思想上崇尚“真善美”、痛恨“假恶丑”,赞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但却不能转化为自己自觉的实际行动,有违诚信和道德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大学生历来是对国家前途命运最积极、最热情关注的群体之一,是我国政治参与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前,在多元文化思潮的消解下,大学生政治参与也呈现一些新特点:一是参与方式与参与环境的矛盾。随着信息公路的高速发展,网上投票、民意测验、政治问题的讨论等为大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参与政治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但同时,西方敌对势力通过所谓“文化优势”和平演变中国的图谋也不断加强。他们借助科技优势以“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的地位,将西方思潮通过网络渠道对大学生进行侵袭、渗透和占有。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如果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就会被西方政治观念所动摇,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出现波折。二是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矛盾。当代大学生既对社会负面现象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但又常止步于行动,摆出旁观者立场或消极参与,甚至随众做出违规行为;他们渴望民族振兴祖国富强,但对改革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往往急于求成。三是参与热情与参与渠道的矛盾。从总体上看,制度化、程序性参与是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经常的、普遍的状态,但由于其政治经验不足,思想行为非理性成份较高,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他们也自觉或不自觉,主动或被动规避主渠道参与,而寻找制度外、非程序化的渠道,如结社、集会、游行等。这种发泄性、非制度化、非程序化的参与所产生的模仿效应和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不仅影响现实的政治稳定,对未来的政治发展也将是一个障碍。四是参与行为与参与质量的矛盾。“利益动机”日趋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首要动机,参与过程更多关注与自己生存发展直接相关的问题,政治认识直观化和政治评价功利化,直接表现为信念性政治参与日趋下降,功利性政治参与明显上升。
多元文化思潮下,如何以“一面旗帜”凝聚、“一条道路”引领、“一个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直接关系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关系到我们培养的人究竟跟谁走、走什么道路和怎么走的大问题。社会转型时期,真正能够凝聚人心的内在力量还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精神纽带,能把人们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中的人们,因有共同的理论和概念而形成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因此,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去感召学生的心灵、凝聚青年的精神,让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准确定位,这是时代责任,也是历史要求。
科学信仰建构的首要条件是培育对象对真理的坚信。马克思主义是在对现实世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抽象和科学的升华,形成了关于未来社会的根本观点。从本质属性看,它是科学与信仰、真理与价值、规律与规范的统一,它既包含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显示出一种公正的价值判断,又包含着一种进步的价值准则;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看,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魂”;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看,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保证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地位。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坚持抽象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P681)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3](P715)在中国革命条件下,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必须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中国国情,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向心力和对现有典则的认同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又被社会实践所发展;来自于群众,又被群众所创新。它最重要特征在于具有科学性、最大程度的利益代表性、现实性与信仰性等品质,而这些品质又最大程度地契合了中国社会发展、国家成长、民族繁荣的内在需要。30年来,我们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因此,在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中,我们大体上可以从三个基本方面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丰富内涵,即“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
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思潮的裹挟中前行,混沌与理性、奉献与索取相随相生,我们必须树立理论教育与信仰培养并重的理念,转变重理论灌输轻信仰引导的现状,把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活动上升为培养学生自觉追求和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精神活动过程,使理论教育从“政治说教”层面升华为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精神需要和信仰追求。而要实现这种升华,则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统一大学生认识。
1.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马恩全部思想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个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一方面,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进步做贡献;另一方面,社会为个人进步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个人活动既是一个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活动都面临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做出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唯物主义,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基本观点出发,正确地回答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当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党和政府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个人自我完善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作为个人,衡量人生价值虽然必须考虑到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但其主要衡量标准还是要看个人的行动,看个人到底为社会做了些什么。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大学生,不仅要“心中有自己”,也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只有这样,个人才能在社会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从有限看到无限,由暂时把握永恒,通过相对寻求绝对,使信仰不断地在实践中实现从应然到实然、实然到应然的转化与平衡;同时,这一过程又在科学实践的牵引下不断深入和超越。自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早已证明了其真理性和旺盛生命力。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的不断成长与发展中,民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共产主义“世界”的召唤。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追求真理之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转型时期,传统的中国文化、西方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冲撞和挤压,经济结构转变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市场经济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特性等等,造成拜金主义的盛行。此外,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而造成的贫富悬殊、政治体制的不完善等等,都造成人们精神的空虚和对前景的迷茫。这种迷茫和困惑,个体上看是人生信仰的危机,总体上看是社会信仰的危机。人们开始慢慢怀疑先前所提倡的共产主义是否还有其价值和生命力,有些人甚至将共产主义看作纯粹的空想而束之高阁,只谈现实的生活。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个体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必须引导大学生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信仰所蕴涵的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上,立足当下中国经济基础比较稳固且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社会现实上,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发展与价值等与大学生及社会成员息息相关的内容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去,使这些理论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心灵港湾,并在慢慢理解中逐渐确信并升华为政治信仰。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特征产生了现代社会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快速转型和体制转轨,失业与社会救济等风险随时可能出现,而制度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对于大多数社会群体而言,现实的一切都变得不可确定,是一个“充满了混沌和剧烈的不确定性的空间”,“储藏各种主张并永远充满矛盾”[4](P222)。风险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对传统信仰体系进行反思,产生怀疑,信仰对象处于被批判的位置。但另一方面,处在风险或不确定性社会环境之中的人,更需要找到精神栖息的港湾和精神上的救赎,所以在社会变迁迅速的现时代,无论是社会进步还是人的发展都面对着许多难题,需要用科学理论予以回答,因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现实的针对性,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本质成为现实需要。
1.要充分发挥理论解释现实的功能
改革开放首先从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但对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如何解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劳资矛盾有所缓和,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历史结论等问题的回答和解释,与人们的期盼和要求是有差距的。而这些思想疑惑不解开,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无法在人们脑中真正确立。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要解答不断发展的中国社会中人们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解释力,需要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的继承与创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西方思潮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从任何理论和原则出发来裁剪现实,而必须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从实践中凝炼出新理论,只有这样的理论才具有强大的理论解释力和现实指导力。
2.要不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引导力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P9)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掌握群众才能武装群众、教育群众,继而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任务和实践要求。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经验和鲜明特点之一。列宁认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5](P467),我们要从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努力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解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解读国家方针政策、国家重大决策和重大活动的意义,缩小理论与大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同度,提升理论对学生实践的引导力。当大学生对这种理论极拥护并上升为政治信仰层面时,表明政府所倡导的政治取向和基本政治价值观已被政治系统中的大学生所接受,并且成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每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信仰。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精神支柱。我们只有积极引导和培育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才能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凝聚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才有利于整个民族精神的整合与振奋,才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5]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G641
A
1007-9882(2012)01-0052-04
2011-12-16
陈娟珍 (1971-),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党委工作部副研究员,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研究。
[责任编辑:陈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