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琼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听力水平直接决定学习者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尤其决定了英语专业学生“门面”技能的口语水平[1]。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学习者听力水平停滞不前,很难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前提,选用相应的教材,采用适应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基于这样的目的,分析了听力教学困难的原因,提出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及开展需求分析要注意的问题。
1.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目前,国内高考英语科目对考试的听力水平要求不高,甚至部分地区试题没有听力测试。因此很多地区高中的教学重点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法等应试能力,高中教师更多的是用汉语讲解,教学模式仍大多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在高中没有听力课这一环境下,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学生听到英语的机会贫乏,特别是农村地区。因此在进入大学后,学生不能适应环境,语音知识欠缺,文化背景知识不足等这些因素制约了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2.学校及师资
很多大学听力教学都不及精读、阅读及写作等重点课程重要,被视为“副科”,一周只有短短的两节听力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受学校制度的影响没有对听力课引起重视,从而影响了学习者对听力课的态度。有些教师照本宣科,从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将自己变为“operator”,上课重复着“放录音,对答案”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昏昏欲睡,频繁逃课。甚至有些教师将听力课变为电影课,这些因素影响了听力教学的效果。
3.教材及听力材料
教材的选择是导致学生听力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上课的教师没有亲眼见到教材,只是在网上看了教材的目录,对内容一无所知。甚至有些教材的征订是行政部门决定,教师在开学前才有机会见到教材。这些现象导致教材枯燥无味,内容单调,难度过大或过小,从而学生兴趣不高。
刚进入大学校门,学习者由于高中教师的教学模式,高考不计听力成绩等因素的影响,对听力教学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上课看其他科目书籍,玩手机,听音乐等现象在听力课堂上屡见不鲜,这些也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听力水平。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也叫需求评价,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现在逐渐被应用到英语教学领域中,成为了外语教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首先Berwick(1989)认为需求可以指“目标需求”,即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和未来的工作要求。Kemp(1998)认为需求指“希望获取的与现存状况之间的差距”。Hutchinson&Waters(1987)则提出了“目标需求(targets needs)“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目标需求”指分析学习者学习动机和使用英语情况;“学习需求”指学习者在将来的学习或工作中需要掌握的语言技能[2].目标需求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必学知识(necessities)、欠缺知识(lacks)和想学知识(wants),学习需求包括学习条件、学习者动机、学习者技能和策略及学习者知识等。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听力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而需求分析对听力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首先,对于学习者,针对刚进大学校门新生茫然的心理特点,通过需求分析,可以迅速让新生了解到自己的学习需要及学习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提高听力水平,从而更早更全面的规划职业生涯。并且可以调整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模式,有意识的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其次,对于教师,通过需求分析可以制定更好的教学大纲,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更完善的课堂组织形式。例如在上课前掌握学生对哪方面性质的听力材料感兴趣、对这门课程的期望、学习动机及学习状况等。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能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听力教学模式。
需求分析是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了解学习者对听力课程的要求,并制定相关的课程设计,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安排有效地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开展需求分析的过程中,确定适当的信息收集方法和时间、合理的制定信息收集内容、正确的对待信息收集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收集信息的方式主要有日志、观察、问卷调查、测试、结构或无结构式访谈等[3]。目前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最有效的信息收集方式为问卷调查和访谈。
1.访谈
作为刚进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远离父母和熟悉的环境,面对松散的教学管理、讲座式的授课、师生之间不频繁的沟通模式和不经常出现的学习反馈,都会感到难以适应,内心迷茫无助。教师可以通过与学习者面谈沟通,对其进行心理和学习两方面引导,使其快速适应新的环境,顺利的进行角色转换。其次,面谈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之前设计好的话题,挖掘出学习者更深层次的学习需求。但要注意的是访谈一定要做好记录,并认真整理访谈结果。总之,访谈不仅方便,有针对性,可以有效收集信息,而且有利于促进师生感情。
2.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是最广泛的收集信息方法之一,问题基本上是选择题,易于学习者作答。首先是问卷设计,文秋芳(2009)提到开场白要言简意赅、亲切诚恳,得到学习者的配合。语言要通俗易懂,避免生僻化学生看不懂。较容易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放在前面,较难回答问题和开放式问题放在后面。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具有相关性而且要浅显易懂,在学习者能回答的范围内,比如,在调查学生的兴趣时,问道:“你喜欢什么教学方法?”试问刚进大学的大一新生,没有过多接触各类教法,基本上回答不了这一问题,那么这个题目就是无效信息。
在进行问卷调查前,教师必须告知学生其重要性。问卷调查可以采用不记名方式,这样学生就可以毫无顾虑的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需求,更有利于信息的准确性。
信息收集时间可以在听力课堂上限制时间内完成,既表明信息收集的重要性,也有利于教师全面有效的掌握学生需求,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信息收集内容可以分为当前信息和未来信息,以此缩小学习者当前知识水平和预期学习目标间的差距。当前信息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籍贯等),学生目前的听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动机、目前的课程是否满足其需求、听力过程中的难点、是否会使用听力策略、听力水平难以提高的原因及对未来课程的需求[4]。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需求,课堂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比如大部分学生对娱乐性等有意思的听力材料感兴趣,如果教师每次上课都练习时政新闻听力材料,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再如很多学生喜欢通过视频练习提高听力水平,如果每堂课教师都只播放听力材料,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而且很多学生喜欢中西不同文化,所以在播放听力材料前教师可以通过文化等不同方式导入材料。未来信息包括学习者可能会运用到专业技能的场合,在多久时间内希望达到什么水平,如多久时间内能听懂VOA慢速英语或VOA常速英语或BBC、CNN。通过制定合理的信息内容,教师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
需求分析结果是教师选用教材,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慎重对待分析结果。首先,教师要认真统计分析信息数据,做到有理有据。其次,要向学生公开展示分析结果,并说明自己采纳哪条建议及其原因,提高学生的重视度。最后这一过程“收集信息——分析——改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循环的过程,只有随着教学的进展不停的使用这一方法,才能让听力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尤其重要。怎样提高面对新环境、新教学方法的大一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听力教师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学生只有有了需求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因此需求分析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基础。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才能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发展。
注释: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7.
[3].秦晓晴,文秋芳.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李莹.试论需求分析对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