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婷
(北华大学文学院,吉林市 132000)
伴随着传媒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体传播形态的不断涌现,新的传媒现象也层出不穷,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出现了多种新兴的媒体,如电子杂志、手机电视等,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结构和方式。媒介融合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报刊、杂志与网络的初步融合,到现在的电视、网络和电信三个产业的融合渗透,媒介融合已经开始实现从理论迈向实践的转变,并日益成为当下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和重要体现。近几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也日益多样化。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介发展中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同时也是媒介研究的一个热点。我国对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现有研究成果中,很大部分集中在对于西方媒介融合研究成果的介绍,以及一些代表性观点和理论的引进上,符合我国国情的经验探索不足,还处于在实践中尝试和摸索经验阶段。
何为媒介融合?字面含义看似简单,可理解为将各种媒介汇合在一起,贯通起来使用。而从学术角度,这一提法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提出,其观点的内核为:媒介融合的表现方式在于各种媒体功能的综合化利用,使之以整体作用提高其使用价值。有一些学者从分类角度来界定这一概念,有从技术融合的角度来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Nicolas Negroponte认为,媒介融合在于将各类媒介技术和形式交织在一起,使之共同发挥作用。还有学者从媒介融合的原因来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如Ithiel De Sola Pool认为,科技发展引发媒介融合,因为人类掌握了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特别是数码电子科技技术的掌握,使得媒介融合成为可能。也有学者依据传媒经济学理论,将媒介融合看成是大众传播业发展中必然经过的阶段,认为大众传播业必然会融汇各种传媒于一体,如将单一所有权或混合所有权制的报社、广播等媒体整合起来,充分借助各自的能量,调用各自的资源,将单一的较为弱化的能量丰厚起来,将各自拥有的稀缺媒体资源最优配置起来,将强势发挥得更强,将弱势变为相对强势,以规模经济和统筹经营来更好的发挥媒介的作用。
另外,亦有研究者试图提出一个不只是偏废某个方面的更加全面而概括性的准确定义,所以,也有观点认为:“媒介融合是大众传播业的一项正常的项目,并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还有观点将媒介融合的概念用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界定来作以区分,认为狭义的区分在于强调“质变”,“质变”是指媒介的形态在融合后发生了本质变化,所呈现出的媒介形态不是各种媒介的融合,而是在媒介的形态和表现方式上均发生了不同于过去的变化,像媒介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媒介形式—电子杂志—博客新闻就是如此。认为广义的区分在于所有媒介要素的“集合”。
尽管以上观点对媒介融合作出了各抒己见的论述,但是都不够恰当和准确,综合这些各家之言,可对媒介融合概念作出如下归纳: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于统一,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以数字技术改变获取数据、图像、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成本,各种信息得以在同一平台上显现、整合和使用,不同形式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加强,交织性和互为条件性愈发清晰,体现和助推媒介一体化的趋势。
近几年,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电视技术的完善,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融合的程度也有日渐加深。如受众己经开始通过网络来收看各种丰富的视频、音频节目;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的市场开始应用3G手机,另外,电子杂志、户外新媒体等新生的媒体也进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媒介形态,而这些也是媒介融合得以实现的基础。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状况的需要,新型媒介形态接二连三的涌现,传统的意境被人们所熟悉的媒介生态格局所冲撞及至打破,新型媒介形态和媒介格局不断出现和不断调整,在调整中定型,在定型后又被调整,在定型和调整的过程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种调整和定型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强调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扬弃”思想,即传统的媒介模式在调整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的丧失掉,也会有其“合理的内核”被传承下去,但新的媒介形态已经融入了更多的新鲜元素,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
从全球范围看,媒介融合是传媒业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电子报、手机报、网络电视台、网络广播电视台、手机电视等新型媒体形态陆续出现,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的同时,引发着观赏热和消费热,整合着业界形态。这种变化说明媒介形态越来越千姿百态,媒介融合是传媒业发展的必然。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电视节目的变化有目共睹。电视节目开始进入网站,网上传播迅捷、便利,时效性强,大大的扩大了电视媒介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在国际传播竞争中架起了桥梁,也开辟了电视媒体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效赢利模式。但是,从我国网络视频业务运营状况看,运营效益好和竞争优势明显的并不是我国资深的传统电视媒体,而是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的新型网站,这些网站如“土豆”、“优酷”等网站。
网络电视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来的,即是网络宽带技术和视频技术共同衍生的结果,以其新兴媒体的旺盛生命力将传统电视和互联网媒介予以融合,彰显了其新兴媒体的魅力。
在目前,我国网络电视台有四大国家队,更有随之揭竿而起的一些省市电视台,且一些省市级网络电视台办得更加红红火火,网络电视台所以会如此占有市场和富有人气,自然有其必然因素,而首要的因素是国家政策的助推,从央视“中国网络电视台”的率先兴起可窥知一斑。
媒介融合更体现于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的技术融合,通过“三网融合”实现了三网信息的“一网贯通”,无论是语音通讯、电视视频接收、互联网浏览的任何一项服务,用户都可通过访问一个网站而实现,记载操作层面实现了便利和简约,也在使用成本上大大降低。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IPTV运营牌照的取得仅仅为广电部门,而与这项业务有密切关联的电信部门无权,体现这种权利的垄断。广电部门一家专权于IPTV运营资质的做法是否适宜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广电部门与电信部门合作IPTV业务应为这项业务发展的方向,那么,从双方的角度怎样来实现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与其它两网的融合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网融合的趋势是全球范围内的产物,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广电和电信部门已经联手发展手机电视业务。在我国,中国手机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手机台、山东手机台、浙江手机台、长江手机台、江西手机台、山西手机台等多家独立运营的手机电视媒体已经涌现,并逐渐站稳了脚跟,这种发展趋势既体现着国际范围内的发展取向和机遇,也体现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导向。
在技术应用方面应进一步突破,加强与专业网站的合作,进一步推广和完善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要满足消费者即时即地的信息消费需求,信息的传输就必须具有交互功能并且具有连通性和便捷性。面对全媒体进程中先进的技术洪流,实现节目内容的多样异质发展仍然是传媒产业竞争的一大关键。
从传媒集团角度上来看,电视的运营商要建立一条完善的产业链,要让包括内容开发商和提供商在内的各方都能够有利可图,以鼓励其开发出更丰富多样、更适合现实需求和更精彩的内容。以博客为例,它不但能够成为电视媒体大量而丰富的信息存储资源库,还可以为电视媒体提供一条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从而提供多元化视角,打破电视媒体的单一性格局。
塑造媒体品牌需要建立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要强化媒介信息资源的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是资源优化的有效途径,真正的媒介整合必须贯穿于由内而外、从内容到渠道、从制作到营销的整个传播过程,而媒介融合也只有建立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规模效应,同时充分满足受众不断扩大、不断细化、不断出新的需求。电视节目制作环节引入了“网络元素”。现在,在一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中经常设有“网友来信”或者“网友互动平台”,比如辽宁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类节目《新北方》。还有的节目在电视画面中加入某一网页的图像,并截取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导读和评论,这种创新手法丰富了电视的视觉传播元素,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对职业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新型的媒介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熟稔多种技术业务的全能型记者与编辑。在美国,综合媒介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其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就同一新闻事件同时为报纸、杂志撰写文字稿件,为电视台拍摄制作节目,为网站、图片社提供照片。
由于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其他新媒体的出现,媒介融合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并呈现出不可抵挡的发展势头,代表着传媒事业的前进方向。媒介融合是当前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适应着信息时代互联网迅速发展的需要。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应该更广泛、更深刻、更准确的予以理解,概念的理解与实践层面的操作是必然的联系在一起的。媒介融合从表面上看,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和形式上互补,解放了媒介业的经营思想,在尝试的过程中迈出了媒介融合最初的一步,其实在高新技术的影响下,媒介融合在内容、形式、范围上必将出现前所未有的突破。
媒介融合是中国电视媒介创新的重要机遇。媒体间的融合也将呈现出逐步加深的态势,越来越多形态的媒介进入相互整合、交织发挥作用的状态之中。期盼以一己之见带给媒介融合探索和实践以参考,为促进媒介融合的科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马为公.互联网的新时代[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2]傅玉辉.大媒体产业: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中美电信业和传媒业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