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劼,赵立清
(内蒙古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21)
内蒙古草原属于欧亚草原东段的一部分,是中国温带草原的主体部分,总面积达8 667万hm2,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6 400万hm2,占80%。按照水分变化特征由东至西依次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按照热量变化特征,从南至北依次分为暖温性草原和中温性草原。由于内蒙古草原跨度大,水热差异明显,群落种类组成、层片结构、退化、恢复演替不尽相同。
草甸草原: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东西两麓的丘陵地带。群落中经常混生大量中生或旱生杂类草,其次为根茎苔草与丛生苔草。典型旱生丛生禾草一般不占优势;草原旱生小半灌木层片几乎不起作用。
图1 草甸草原生态分布简图
目前,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羊草草甸草原由于过度放牧和打草干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重度放牧区已变成寸草苔或冷蒿+糙隐子草的退化变型。刈割频度较高的打草场,退化演替为日阴菅+杂类草或洽草+杂类草草原变型。
典型草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东部的波状高平原。群落中典型旱生丛生禾草层片占最大优势,有时混生旱生灌木或小半灌木,中生杂类草层片不起什么作用。
图2 典型草原生态分布框图
目前,大针茅典型草原、克氏针茅典型草原、羊草典型草原由于过度放牧和割草干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重度放牧区已变成冷蒿+糙隐子草或糙隐子草退化变型,长期高强度放牧,则使冷蒿群落变型向更严重退化的星毛萎陵菜或狼毒占优势的群落变型演变。刈割频度较高的打草场,退化演替为丛生小禾草(洽草或糙隐子草)草原变型。
荒漠草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西部的波状高平原上,是草原中最旱生的类型。建群种由强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经常混生大量强旱生小半灌木,并在群落中形成稳定的优势层片。
图3 荒漠草原生态分布框图
荒漠草原的主要类型是小针茅草原、短花针茅草原,主要作为放牧场。持续放牧利用其退化演替为小半灌木(冷蒿或蓍状亚菊)+无芒隐子草变型,更强度的放牧利用可使小半灌木+无芒隐子草群落变型趋于阿氏旋花群落变型。
草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处于森林和荒漠的过渡带上,是最为敏感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草原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许多产品,而且能够提供多种生态服务。目前,随着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现象的加剧,人们对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与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相比,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目前仍然不足。草原具有以下的主要功能:
(1)草原是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和生产资料。
(2)草原是遏制生态恶化的首道屏障。
(3)草原是维系旱生植物、饲草动物优良品种和遗传基因的唯一载体。
(4)草原是游牧民族文化的摇篮。
内蒙古草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目前仅有少数种类被开发利用,多数资源植物的利用仍处于原始的采摘、挖掘阶段,对于资源植物的利用和保护以及草原的可持续利用极为不利。
内蒙古草原区拥有丰富的优良饲用植物资源,如 羊 草 (Leymuschinensis)、冰 草 (Agropyronspp.)、披碱草(Elymusspp.)、鹅观草(Roegneriaspp.)、无 芒 雀 麦 (Bromusinermis)、黄 花 苜 蓿(Medicagofalcata)、野火球(Trifolialupinaster)、扁蓿豆(Melilotoidesruthenica)、直立黄芪(Astragalusadsurgens)、岩 黄 芪 (Hedysarumspp.)、锦鸡儿(Caraganaspp.)、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spp.)、 木 地 肤 (Kochia prostrata)等。
目前,内蒙古经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发布的草品种有52个,其中育成品种24种,野生栽培品种21个、地方品种2个、引进品种5个。利用内蒙古草原饲用牧草资源选育登记的品种只有34个。
在内蒙古草原区分布有一批有毒植物,如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醉马草(Achnatheruminebrians)、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牛心朴子(Cynanchumkomarovii)、藜芦(Veratrumnigrum)等。
有些种类已对当地牧业造成明显的危害,如小花棘豆对毛乌素地区、变异黄芪对阿拉善地区的畜牧业已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这些植物可以作为农药植资源物进行开发利用。目前防治工作和开发利用工作进展迟缓。
内蒙古草原区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如甘草、麻黄、黄芪、黄芩、柴胡、防风、远志、知母、赤芍、益母草、沙参、龙胆、玉竹、地黄、天仙子等。中草原区是甘草、麻黄等药材的主产区。
这些资源中仅有极少部分种被人工栽培种植,绝大部分资源有待于进一步人工引种驯化,以缓减对野生资源采挖和对草原植被的破坏。
内蒙古草原有丰富的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如沙芥、蒙古葱、野韭、黄花、苣荬菜、乳苣等。草原中除了具有一大批高等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外,还有一类珍惜的低等食用植物资源,如发菜、地木耳、白蘑等。
目前对这一类资源的利用仍停留在对野生植物的掠夺性采集阶段,对于人工驯化研究开展较少。这不利于对资源自身的保护,更不利于对草原的保护。
内蒙古草原同时拥有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如山丹、毛百合、沙参、小红菊、甘菊、芍药、顶冰花、星毛委陵菜、细枝补血草、黄花补血草、二色补血草、百里香、细叶鸢尾、射干鸢尾、马蔺、石生鸢尾、黄花鸢尾等;坪用草有洽草、羊茅、早熟禾、各类针茅等。
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这类植物资源需要做大量的基础研究。
草原植被退化是不合理的管理与超限度利用(放牧、割草等)在脆弱的生态地理条件下所造成的逆行生态演替,从而导致植被生产力衰退、优势物种更替、土壤退化、水文循环系统改变、近地表小气候环境恶化的演替过程。
目前,内蒙古退化草原面积已3 867万hm2,占可利用草原的60%。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2000年退化草原占草原总面积的66%,到2007年已达74%。本世纪初,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占47%左右,鄂尔多斯草原达68%以上。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分布有典型的草甸草原类型,该旗退化面积也在66%以上。在荒漠草原区域,退化和沙化形势更为严峻。自1985年以来,阿拉善草场面积减少了26%,其中有效草场减少10%,损失最多的是沙丘草场,变为半流动甚至流沙沙丘。
草原退化现状的直接表现是牧草的生产能力大幅下降。与1985年全区草场普查时相比,产草量下降了21.68%,较1963年相比下降了36.35%。更为严重的是,在产草量中下降最突出、最多的都是家畜喜食的、多年生的禾本科牧草。草原退化导致土壤侵蚀加剧,沙化、盐碱化现象严重,使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显著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气候波动和异常气象灾害对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性更大,使单纯依赖天然草原畜牧业的牧区经济和牧民生计也变得十分脆弱,防范气候灾害的能力不强。
首先,自治区在畜牧业科学研究上加大了支持力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据调查2001~2010年10年间,对畜牧业相关科学技术项目奖励年平均占全区总奖励项目的4.13%,2009年达6.80%,这不仅反映出自治区对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投入,同时也反映出科学技术对草原生态建设的积极作用。
同时,在草原生态基础建设投入和草原奖补投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草场使用上采取了“双权一制”的制度;为促进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采取了“草畜平衡制度”,为加快草原植被恢复采取了“禁牧、休牧、轮牧”等退牧还草制度,并针对上述制度制定了生态补偿机制。这些措施对提高牧民自觉保护草原,遏制草原退化,可持续利用草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双权一制”的草场经营有的地方没有考虑个人牧场经营投入成本增加和转让草场利用过度的现象。忽略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统一、整体性,使草原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流通不畅,这对于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动物)来说,影响最直接,直接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双权一制”的草场经营制度应该进一步考虑这些影响,及时制定一些补充完善政策,使“双权一制”制度更好的指导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草畜平衡”在有些地方没有很好地解决内蒙古草原牧草产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波动大而畜群采食量相对稳定的矛盾。建议通过人工草地建设和优化饲草料布置格局和运输途径来探讨解决冬、春季和干旱年份牧饲草料不足问题,使草畜真正达到平衡。
“禁牧、休牧、轮牧”在一些地方没有充分地考虑草场的退化程度和恢复时间和利用状况,不能真正的让过度利用的草场得到有效的休闲,可利用的草场充分利用。
对草原自然特点及其承载力的深刻认识、对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科学定位,对草原生态系统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是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基础。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应该更多地吸引牧区人口主动从事非传统畜牧业工作,转移、减轻人类生存对草原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和压力。从经济的角度,推动多元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于天然草地畜牧业的过度依赖。培育畜牧业产品市场,创立绿色品牌,显著提升牧区畜牧业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解放牧区劳动力。促进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化。通过更深层次的劳动,而不是原始资源的消耗,实现劳动力转移。
草原生态系统的休养生息是实现退化草原恢复的基本前提。为此,要研究不同类型、不同退化状态下草原的围封休闲效果,研究围封和利用的时空配置,进而建立适宜的轮封制度。就已有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而言,迫切需要开展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强化牧民参与意识,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有效地落实各种生态补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草原的生态压力。
开展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设的科学规划工作;加强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设的技术与设备研发,通过降低成本,实现推广应用。
IPCC第1工作组第4次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就中国而言,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近50年的变暖尤其明显,且以北方增温最为显著。全球气候变化将对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那些适应、调整能力差,生产脆弱的地区。
针对内蒙古的研究表明,草原和荒漠区域的平均气温明显升高,降水则呈现更为复杂的变化特点:增加或者减少不显著,且在空间、时间和强度上分布不均匀。同时,异常和极端气象事件频繁发生,干旱与雪灾有增加的趋势。这样的水热条件的改变,无疑会对草原和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生态恢复的进程被延滞,原本脆弱的传统的畜牧业将面临新的、艰巨的挑战。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牧区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开展适应性研究,防范可能的生产与生态风险。
全面清查草原和荒漠地区的资源植物,掌握其现状与分布,建立资源档案;积极、持久的进行草地资源收集、保护、驯化、选育、扩繁,培育适合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人工牧草品种和地方特色品种。如内蒙古草原优良牧草资源丰富,但被很好的应用到人工草地中的寥寥无几。白蘑、发菜很有市场,但至今无法解决人工培育的技术问题。在中草药方面,仅甘草、麻黄、黄芪人工种植的经验较为成功。
开展多种经营,缓解草场压力。草原资源植物中,除牧草外,有许多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资源,如食用植物黄花、沙芥、沙葱等,茶饮植物黄芩、金莲花等。同时,政府应积极拓展稳定的农牧业市场;加强各类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
水是草原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限制因子,同时也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因子,如何合理的利用草原区的水资源,是草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现象较为突出,如过多截流地表水、过度开发地下水等,造成了湿地的普遍退化,显著影响了区域的生态水文过程,生态后果更为严重。
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引导下,以及防风固沙工程实施中,种树、种草工程在植被建植、生态恢复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种植物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和环境条件,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如造林地土壤干化(如中间锦鸡儿灌丛)、大面积纯林死亡(如沙棘灌丛)。目前,在阴山南部、冀北、辽西草原区退耕地上大面积种植油松、樟子松、山杏等乔木,它们的生态效益如何,需要及时科学的评估。
针对复杂多样的内蒙古自然生态系统与景观格局,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全面启动长期研究基地的建设项目,推动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优先支持系统、综合和交叉研究。阐明生态环境问题的机制,并对其加以解决,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多个领域,需要科学家、社会学家、管理部门和牧民的多方参与。可持续性科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应该加强研究与应用。气候变化、全球化和低碳经济等热点和前沿将会对草原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应优先支持这类研究。
规范草原生态系统和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等工程的监测与评估体系。科学研究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科学规律。
加大牧区教育投入,切实提高牧民的教育水平与素质,对于构筑生产发展生态友好的社会基础十分关键。毫不夸张地讲,各种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技术措施和政策的实施,都要通过一家一户的牧民加以落实,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当前,面对草原牧区新的、复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形势,只有教育才能为广大的牧民提供从容应对的心理准备;只有教育才能不断推动他们的技术更新,增强他们的能力建设,提高他们的适应性;也只有教育才能使他们成为自己未来的主宰。
草原牧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是提高人们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只有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才能让每个人自觉保护。内蒙古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必须要依靠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
在内蒙古,要大张旗鼓地突出《草原法》的地位与作用,依照《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合法保护草原,摒弃荒山、荒坡、荒地等不科学的表述,要像珍惜其他土地资源一样,珍惜草地和荒漠。
以上措施涉及众多部门与机构,如何增强合力,减少内耗,内蒙古应该率先垂范,走出一条自己的改革之路,为我国其他草原牧区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