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秋
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廉江 524400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内耳微循环障碍为主要发病机制、突然发病的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其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血管源性或过敏性因素等有关[1]。临床上除给予改善内耳局部微循环的西药治疗外,常常需辅助给予中药及针灸治疗,本文将探讨针灸与中药联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患者电反应测听结果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诊治的突然性耳聋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 (34.28±9.81)岁,病程7~30天,单侧耳聋20例,双侧耳聋5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 (33.41±8.72)岁,病程8~28天,单侧耳聋19例,双侧耳聋6例。所有患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2]。所有患者发病3天内未接受其他针对本病的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含12%银杏达莫注射液250ml,一天一次,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一天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患侧耳门、听宫、完骨及头针晕听区,常规消毒后,耳门、听宫穴持针15°度向下方斜刺入约45mm,不捻转,耳内沉胀为得气;垂直进针完骨穴约40mm,有酸胀感为得气,头针晕听区采用针长轴与皮肤呈15°角刺入,捻转200次/min。所有穴位均留针半个小时,每日针灸一次,10次为一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另给予聪耳开窍汤,配方为生地黄20g,枸杞子15g,石菖蒲6g,葛根20g,黄连9g,柴胡9g,郁金12g,丹参20g,甘草6g,川芎9g,陈皮9g,茯苓9g,水煎服,一天两次。
1.3 疗效标准 痊愈:听力恢复正常,无耳鸣,0.25~4kHz各频率听域恢复至发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有效提高30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低于15dB,痊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经联合针灸及中药治疗后,有7例痊愈,只有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 (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电反应测听结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电反应测听结果为 (36.38±6.01)db,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与对照组,其水平亦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电反应测听结果比较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病因未明、发病突然的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疾病,西医认为可能病因是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内耳微循环障碍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暴聋”范畴,常因风热外袭,上犯清阳;或因气滞血瘀致耳窍脉络气血不畅;或因肝失条达,郁而化火,肝胆之火上逆等导致耳窍闭塞,耳不受音而卒聋。临床上以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本文观察联合针灸及中药能否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电反应测听结果。
通过针刺耳门、听宫,可以抑制血小板过度激活,降低血液高粘稠状态,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患者内耳微循环,而头针晕听区皮层投射部位为脑颞叶,主治神经性耳聋、耳鸣,若同时配合经穴可达共奏疏通耳络、开窍启闭之功效[3];本研究采用了深刺法,其疗效较浅刺法更为显著,这与张翠彦[4]研究结果相一致。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针灸治疗基础上,加服聪耳开窍汤,其中生地黄、枸杞子可滋补真阴真阳;郁金、丹参、川芎有活血化瘀之功效;黄连、葛根、柴胡清泻心肝之火;石菖蒲、陈皮、茯苓可化痰开窍。本研究表明,联用了中药及针灸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总有效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电反应测听结果为 (36.38±6.01)db,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总之,针灸联合中药可显著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刘博.突发性耳聋研究热点[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7,(2):78-80.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05年,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8):325.
[3]王长海,杨兰文,王宏才,等.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2):87-88.
[4]张翠彦,王寅.深刺与浅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6,26(4):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