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立伟
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云南 建水 654300
随着体育竞赛的专业化发展,决定运动员竞赛成绩好坏的因素除竞技水平的训练外,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越来越受到业内重视。但心理素质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从中学开始重视和有针对性训练,本文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影响竞赛水平发挥最突出的焦虑水平进行调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我校蓝球运动员,共30名,无心理疾患和器质性疾病。正常对照来自医院心理护师收集的中学生正常体检人员资料,共86人。
1.2 方法 对调查对象及对照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测评,SAS共20个项目,1-4四级评分,1分-没有或很少有;2分-部分时间有;3分-相当多时间有;4分-绝大部或全部时间有。累计总分:所得分值再×1.5,分值越高提示焦虑症状越明显。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1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
2.1 一般资料 研究组30人,年龄14-17岁,男学生15人、女生15人;对照组86人,年龄14-18岁,男50人,女36人。
2.2 蓝球运动员赛前与正常对照组SAS得分比较 (表1)。
表1 蓝球运动员赛前与正常对照组SAS得分比较
赛前焦虑状态,是一种战斗动员状态,它涉及大脑皮层的唤醒和植物神经系统的激活。主要机制是呼吸、心跳节律增快,血糖动员增加、血糖升高,使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适度的紧张可以使有机体作好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竞赛。但赛前焦虑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即过度紧张焦虑会影响大脑的思维和对身体的指挥控制能力,也会影响身体的协调能力[2],表现为肌肉的过度紧张、头脑眩晕、口干等,影响竞技水平的发挥。据朱国生等[3]报道,大学生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 (情景性焦虑)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本文资料显示,蓝球运动员赛前焦虑情绪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应篮球运动员赛前仍存在一定程度焦虑。心理学研究发现,适度的焦虑并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反而可使运动员在比赛时注意力集中,头脑兴奋性高,反应敏捷,潜能发挥充分,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过度的焦虑则会使运动员在比赛时急躁不安,心慌意乱,应有水平发挥不出,导致比赛失败。决定一场比赛的最后胜负不光是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很大程度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心理因素已成为现代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关键之条件。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运动员体能得以合理的调动和分配,能够坚持到竞赛结束,而心理素质差可能因紧张、焦躁引起体能和注意力的过度消耗,导致竞赛尚未结束即出现体能和心理能量 (注意力)的耗竭,影响了竞赛效果的发挥。
引起赛前过度焦虑的原因,与竞赛前对竞赛结果考虑过多、过重、担心失败,以及来自社会期望和教练员的压力有关[2],另一方面也与运动员自身的个性心理素质、自信心,主观上对竞赛对手的估计以及对竞赛过程的掌控以及对竞赛结果的期盼有关。对竞赛过程的掌控还涉及出现暂时的失误时能否及时调整心理状态。
针对学生个体心理因素和焦虑摸底,掌握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专门心理训练,包括自我暗示法、自我放松法、自我心理调节法,集中注意训练,催眠法,过度紧张心理,调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稳定情绪,才能使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发挥到较好状态。
[1]主编: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2002.(4)93~94.
[2]吴波.运动员赛前焦虑原因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10.(20)231.
[3]朱国生,徐建荣.大学生运动员赛前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04(20)1: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