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服务

2012-04-14 17:15:44
水力发电 2012年10期
关键词:水电水利水电水电站

政策与法规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2012年8月6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召开了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二五”规划实施工作座谈会。会议讨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规划实施思路以及规划实施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了 《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二五”规划》和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四个专题规划,明确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布局,对 “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

《规划》确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与政策扶持相结合、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相结合、规模开发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相结合。总体目标: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4.78亿t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4亿t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5%以上。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指标是:到2015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9亿kW,其中常规水电2.6亿kW,抽水蓄能电站3000万kW;累计并网运行风电达到1亿kW,其中海上风电500万kW;太阳能发电达到2100万kW,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4亿m2;生物质能年利用量5000万t标准煤;各类地热能开发利用总量达到1500万t标准煤,各类海洋能电站5万kW。国家将组织100个新能源示范城市、200个绿色能源县、30个新能源微网示范工程建设,创建可再生能源利用综合示范区,同时,还将积极推进地热能、海洋能等新的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会议认为有关地区和企业要不断开拓思维,创新发展方式,为新能源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共同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前期工作动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四川雅砻江两河口和杨房沟水电站开展前期工作

2012年8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 “发改办能源 〔2012〕2252号”文,复函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同意四川雅砻江两河口和杨房沟水电站开展前期工作。两河口和杨房沟水电站装机容量初步定为270万kW和150万kW,两项目由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

复函要求,要高度重视电站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将帮助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水电开发的重要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措施。项目建设要贯彻先移民后建设的水电开发新方针。

两河口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的雅砻江干流上,为雅砻江中、下游的 “龙头”水库。枢纽建筑物由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溢洪道、泄洪洞、放空洞、地下厂房等组成。电站最大坝高295m,初拟装机270万kW。枢纽工程为一等大 (1)型工程,工程施工采用断流围堰、隧洞泄流、大坝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在右岸布置2条初期导流洞,导流洞下游段与电站尾水洞结合,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相应流量5240 m3/s。

杨房沟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的雅砻江中游河段麦地龙乡上游约6 km处,是中游河段一库六级开发的第五级,上距孟底沟水电站37 km,下距卡拉水电站40 km。电站水库总库容为5.13亿m3,调节库容为0.54亿m3,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094.00 m,具有日调节能力。工程为一等大 (1)型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挡水建筑物、泄洪消能建筑物及左岸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电站装机容量为150万kW,安装4台单机容量37.5万kW的水轮发电机组,多年平均发电量68.74亿kW·h。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黄河大河家至炳灵河段开发方案研究报告通过审查

2012年8月14日~16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会同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在兰州市主持召开了黄河大河家至炳灵河段开发方案研究报告审查会议。会议听取了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报告内容的介绍,并分组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审议。审查认为,西北院提出的报告基本达到了河流 (河段)水电规划阶段勘测设计内容和深度要求,基本同意报告的主要结论。

黄河大河家至炳灵河段位于黄河上游第12个梯级大河家水电站和第13个梯级寺沟峡水电站 (2004年更名为炳灵水电站)之间。其左岸为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右岸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该河段河床宽浅,人口集中。经大河家水电站及炳灵水电站开发方案调整,大河家水电站发电尾水至炳灵水库回水之间约20 m落差尚未利用。为推进甘青界河水电开发,合理利用水能资源,同时避免过大的淹没损失和人员搬迁,协调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受青海省三江水电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甘肃电投炳灵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西北院开展了河段开发方案研究工作,提出 《黄河大河家至炳灵河段开发方案研究报告》。

(高 洁)

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国家核准

2012年8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能源 〔2012〕2565号文对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核准进行了批复,同意建设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

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360万kW,分两期建设,本期工程180万kW,安装6台30万kW立轴单级混流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电站具有周调节性能。枢纽工程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地面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电站在京津唐电网中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等任务。为支持抽水蓄能电站机组设备的国产化制造,机组设备在国内招标采购。

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0年10月通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会同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查。该项目由国家电网公司独资建设,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勘测设计工作。电站建成后,由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运行和调度管理,其建设和运行成本纳入电网运行费用统一核定。

(肖长礼)

四川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

2012年8月29日~31日,四川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会同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组织的审查。会议审查认为,报告达到了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设计工作内容和深度的要求,基本同意该报告。

双江口水电站是大渡河干流上游控制性水库电站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坝址位于大渡河上源河流足木足河与绰斯甲河汇口以下约2 km处。电站装机容量200万kW,枯水年枯期平均出力48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约79.29亿kW·h。水库总库容为28.97亿m3,调节库容19.17亿m3,具有年调节能力。水库补偿调节可增加下游大渡河17个梯级电站枯水年枯期平均出力175.8万kW、枯期电量约66亿kW·h。电站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土质心墙堆石坝,右岸洞式溢洪道、深孔泄洪洞、放空洞,左岸竖井泄洪洞,左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土质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314 m。双江口水电站工程规模大,土质心墙堆石坝坝高居世界同类型坝前列。电站的建设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四川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综合、高效开发大渡河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缓解四川电网枯水期电力电量供应不足矛盾、改善电力系统运行条件、促进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均具有重要意义。

(李光顺)

工程建设近况

安谷水电站厂房首仓混凝土开仓浇筑

2012年8月14日,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承担施工的四川安谷水电站厂房4号机主机段首仓混凝土正式开仓浇筑,比合同顺延工期提前2.5个月实现节点目标,标志着电站厂坝枢纽工程由开挖支护转入主体混凝土浇筑工序,工程进入新的施工阶段。

安谷水电站设计安装4台19万kW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另外,为充分利用泄洪渠内泄放的生态流量,增加1台1.2万kW小机组布置于厂房左端,总装机容量77.2万kW。主机段单台机组宽35.5 m,坝顶高程400.7 m,最大浇筑高度75.37 m,混凝土浇筑192万m3。预计2015年2月电站首台机组发电,2015年9月31日工程完工。

由水电七局承建的安谷水电站厂坝枢纽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自2012年3月1日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指令以来,项目部思想上高度重视,优化资源配置,严格管理要求,为保证提前达到厂房混凝土浇筑目标,精心策划,精细施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质量、安全、进度激励目标。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基坑砂卵石开挖394万m3,石方爆破开挖87万m3,为厂房主机间首仓混凝土提前浇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宏伟)

雅砻江桐子林水电站大坝首仓混凝土浇筑

2012年8月26日下午,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雅砻江桐子林水电站完成了大坝首仓混凝土浇筑,标志着电站拉开了混凝土浇筑高峰的序幕,进入主体工程施工关键阶段。

水电七局中标桐子林水电站厂房及泄洪闸工程,主要承担挡水坝和泄洪闸工程、厂房工程、库首滑坡体整治工程、桐子林滑坡抗滑键补强工程、以及承包人应完成的施工临时工程项目。水电七局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认真负责、科技创新的理念,履行职责,把桐子林水电站建设成精品工程、文明工程。

桐子林水电站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境内,是雅砻江下游最末一个梯级电站,为河床式电站,枢纽工程由左右岸挡水坝、河床式厂房坝段、7孔泄洪闸坝段、与导流明渠结合的导墙坝段等建筑物组成,坝轴线总长440.43 m,坝顶高程为1020.0 m,最大坝高71.3 m,电站装设4台单机容量为15万kW的轴流式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0万kW,电站总投资62.44亿元,总工期72个月。

(杨 阳 高桥悦)

鸭绿江水丰电站改造工程竣工

2012年8月30日上午,鸭绿江水丰水电站改造工程竣工,中朝水力发电公司在水丰工地举行了竣工仪式。

水丰水电站是鸭绿江上建成的第一座电站,也是最重要的水利枢纽,更是连接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水丰水电站不仅为两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出色的完成了下游两岸艰巨的防洪任务。水丰大坝及防洪设施已运行70余年,防洪设施和部分发电设备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3年前,中朝水力发电公司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对水丰水电站防洪设施进行改造,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承担了改造施工任务。

自2009年8月15日开工以来,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三分局项目部和机电安装分局项目部抓进度、保质量、保安全,首次在国内应用了大型水坝坝顶构筑物爆破拆除技术和主坝金属结构垂直运输施工技术。2010年6月20日,提前完成副坝2台启闭机、6台闸门的安装;2011年6月30日,提前使主坝、副坝金属结构部分具备防洪能力,提前135天圆满完成电站防洪设施改造工程。提前一个汛期顺利移交朝鲜使用,为中朝两国政府和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电站防洪设施改造工程的顺利竣工,从根本上改善了水库大坝防洪能力,为确保下游河道汛期安全、保障中朝两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王树理)

向家坝水电站溢洪道大型弧形闸门通过验收

2012年9月1日,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建设公司制造的向家坝水电站溢洪道第一套大型弧形工作闸门通过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验收。

向家坝水电站溢洪道共设计上述特大型弧形闸门12套,全部由水电八局西昌机电建设公司制造。向家坝水电站溢洪道第一套大型弧形工作闸门高27.215 m、宽7.96 m、弧门半径30 m、单套总重328.356 t,闸门门叶采用主横梁、三直支臂结构,门叶采用主横梁面板实腹式同层布置,共分为十节,支臂为箱型结构。门叶两侧各设置5套侧轮,与液压启闭机连接的吊耳布置在下主横梁两端后翼缘板上。门叶与支臂、支臂与支铰、支铰与埋件均采用螺栓连接。门叶的吊耳孔组焊后整体镗孔,以满足闸门整体组装要求。

因整体组拼尺寸较大,从安全及拼装工艺考虑,门叶分两部分组拼报出厂验收。第一部分为第一节至第六节三支臂之间的门叶、支臂、支铰进行立式组拼,第二部分为第六节至第十节在弧形胎模上组拼。

(刘中强)

水电站运行

拉西瓦水电站首次实现满负荷运行

2012年8月19日8时30分,拉西瓦水电站5台机组发电出力达到350万kW,日发电量为8061万kW·h,电站首次实现满负荷发电。

进入7月份以来,黄河上游来水量持续偏高,龙羊峡下泄流量达到1800~2000 m3/s。拉西瓦水库水位上升至2447 m,拉西瓦水电站5台机组具备了满负荷运行的条件。 8月19日,拉西瓦水电站发电流量1780 m3/s,5台机组满负荷出力350万kW,每台机组出力70万kW,是拉西瓦电站自投产发电以来机组的最大出力。

拉西瓦水电站汛前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包括防汛预案的修编完善、防汛大检查、防汛演练、设备隐患排查整治、水工建筑物及闸门系统维修等,为实现平稳度汛、充分利用来水发电增效奠定了基础。随着雨季到来,电站入库流量不断增多,坝前水位不断攀升。拉西瓦水电站为确保机组满发稳发,严格按照调度指令进行电网负荷调节,做好设备消缺、巡检、检修等工作,采取多项安全保障措施,完成了5台机组大负荷实验。试验主要对各机组、主变在大负荷下运行的主要机电参数进行了测验,对是否满足电站安全经济运行的技术要求进行判定。保证了机组在汛期长周期高效稳定运行。

拉西瓦水电站是黄河上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基地,也是黄河流域大坝最高、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的水电站。2009年4月电站首批两台机组投产发电,其中6号机组是中国电力装机容量8亿kW的标志;2010年8月,电站一期5台机组全部正式并网发电。电站迄今发电量已超过300亿kW·h。

(唐 婧 张 璐)

新技术新材料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00万kW水力发电机组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2012年8月9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哈尔滨组织召开了由黑龙江省科技厅作为组织单位的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100万kW水力发电机组研究”验收会。验收专家现场考察了100万kW水力发电机组相关装置及试验台,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科技部高新司建议项目团队重视后续工作,梳理总结项目成果,做好相关数据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凝练重要技术问题和研究内容,为确定下一步水电科技攻关目标提供决策支撑。

项目由哈尔滨电机厂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共同承担,以我国金沙江下游河段乌东德、白鹤滩两大水电站为依托,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对100万k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水轮机水力设计和稳定研究、发电机通风冷却、电磁设计、大负荷推力轴承、绝缘技术及制造工艺、机组参数选择及结构优化、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方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我国100万kW水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技术保障。

(科技部)

特大型梯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及高效运行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2012年9月2日,“特大型梯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及高效运行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北京通过验收。该项目由国资委组织实施,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联合国内2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具体研究工作,项目形成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将全面提升我国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高效运行的科技水平,进一步确立我国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和梯级调度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了2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部分水电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和技术成果的汇报,审阅了有关文件和材料,通过质询和讨论后形成一致意见,认为 “特大型梯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及高效运行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完成了批复规定的内容,部分超过了考核指标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据悉,该项目作为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主要依托三峡工程及长江上游特大型水利水电枢纽群,开展特大型梯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安全控制和高效运行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设置了9个研究课题,分别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科学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承担。目前,整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等特大型工程的实践,解决了一大批关键技术问题,在防洪抗旱、发电、航运、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猜你喜欢
水电水利水电水电站
水利水电工程
里底水电站工程
西北水电(2022年1期)2022-04-16 05:20:06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54
农村水利水电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能源(2018年7期)2018-01-15 22:51:08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探讨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长江水电之歌
溪洛渡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