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04-14 17:11惠宝军吕宏忠
陕西水利 2012年5期
关键词:眉县旱情抗旱

惠宝军 吕宏忠

(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 陕西 宝鸡 721300)

1 眉县抗旱基本情况

1.1 眉县概况

眉县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部,秦岭北麓,渭河横贯东西。境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春寒冷干燥少雨,夏季炎热降雨集中,伏旱、秋涝等灾害性气候交替出现。全县年平均降水量636mm,降水量受地理和地域影响,在时空分布上差异很大,年际内分配不匀,7月、8月、9月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60%以上。全县年植被蒸发量895.2mm,比年平均降水量多259.2mm,自然降水量明显不足。要保证各类作物和植被对水分的需求,必须进行有效灌溉。

1.2 河流水系

眉县属于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全县有大小河流19条。渭河一级支流主要有石头河、霸王河、汤峪河、西沙河、东沙河,皆发源于秦岭北麓,由南向北依次汇入渭河。内河上游秦岭山区呈“V”型河谷,河床狭窄,下游河宽滩大。雨季洪水频繁,河水暴涨暴落,枯水期水量减少,甚至干涸,水资源很难有效利用。全县拥有水资源总量4.28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36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1.16亿m3,调入水资源量0.72亿m3。全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407m3。眉县调入水资源主要通过石头河水库、冯家山水库和宝鸡峡引渭工程三大灌区工程,年调入水量可全部用于农业灌溉,其中石头河水库向县境内河调入5400万m3,宝鸡峡引渭工程可调入水量1450万m3,冯家山水库可调入水量350万m3。在大旱之年,可以缓解部分旱情。

1.3 眉县水利工程分布

眉县共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2610处,其中小(二)型水库4座,各类陂塘、淤地坝20座,抽水站76座,自流引水工程18处,水库主要分布在沿山的横渠、汤峪两个乡镇,陂塘主要分布于渭河以南的6个乡镇,18条自流渠道主要分布于石头河、冯家山和宝鸡峡三大灌区。抽水站和机电井分布于全县的各个乡镇,这些水利设施在抗旱灌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4 眉县抗旱能力现状

(1)几十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眉县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抗旱工程体系:①建成城镇供水工程45座,担负着眉县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②从1996年至2011年底,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和人畜饮水等工程共建成农村水利工程370处,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2.57万人,建成的人饮工程类型泵站25处,新打水源井438眼,自压引水工程12处,共修建蓄水池(水塔)270座,铺设输水管道895km,大大提高了眉县抗旱的水源供给能力。③农业灌溉主要依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小型水利工程:四座小(Ⅱ)型水库,石头河水库、宝鸡峡、冯家山三大灌区以及部分县属自流灌区及机井,这些水利设施担负着全县的抗旱灌溉任务。近年来,世行贷款项目、三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后,给灌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灌区干支渠的完好率提高到了85%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51提高到0.61。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3提高到了0.47,使灌区的抗旱能力明显增强。

(2)抗旱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现已成立了眉县抗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县长担任,副组长由水利局长担任,成员由政府办、水利、气象、城建、供水、电力、公安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编制为5人,与县水利局合署办公。办公室负责制定《眉县旱情会商制度》、《眉县干旱等级预警制度》、《眉县抗旱应急预案启动程序》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全县抗旱调度工作,目前能够适应抗旱工作的需要。另外,为了更好地做好眉县抗旱工作,眉县还成立了以县抗旱服务队、县消防中队为核心的抗旱服务组织,该组织负责重大干旱期间的抗旱物资配送、抗旱技术服务及运送水工作。

(3)为了发动群众,唤起全民节水意识,县水利主管部门还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媒体,加强了节水知识宣传力度,将“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等意识渗透到每一个公民心中,让每一个公民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节约用水氛围。

2 眉县抗旱工作存在问题

虽然眉县的抗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1)抗旱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的社会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由于抗旱手段单一,抗旱工作还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农业抗旱上,“等天靠雨”是群众世代因袭的习惯和务农经验,遇到旱情,形成只浇“救命水”,不浇“丰产水”的现象。这些都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2)抗旱保障体系与防灾减灾的要求不相适应,抗旱服务队伍比较弱小。抗旱服务组织数量少、规模小、装备差,抗旱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比较普遍,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需求。

(3)长期以来,眉县的抗旱减灾工作主要凭借人的经验,抗旱工作主要沿袭传统做法,改革创新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推广有些方面滞后于需求和其他行业,更缺乏交流和合作。如王家堡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1.1万亩,由于泵站老化无法有效提水、引水,使水利工程灌溉效益降低,抗旱功能急剧萎缩。2011年,该水库的有效灌溉面积不到3000亩,遇到旱情,群众争水矛盾大。

(4)由于投资有限,农民外出务工或做小生意,村组行政管理职能弱化,难以有效组织群众维修养护渠道工程。另一方面,集体组织经济脆弱,无力向渠道投入改造资金,使得斗以下渠道老化失修问题不仅得不到缓解,而且在持续恶化。比如石头河水库、冯家山水库、宝鸡峡引渭工程三大灌区,斗、分渠等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滞后,供水工程不能全面发挥灌溉功能,造成供水不足。特别是各支渠下游部分村组,供水无法保证,有的支渠常年未用。县属水利工程大部分老化失修,9座水库中有5座已严重淤积,降等报废,只有4座目前能够正常运转,但抗旱功能大打折扣;20座陂塘、淤地坝由于近几年的干旱原因已很少蓄水;76座抽水站大部分瘫痪停运,18条自流引水渠道老化失修损坏严重,供水能力仅有218万m3;全县机井2512眼,有近1500眼机井因地下水位下降、年久失修而带病运行,甚至报废,地下水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若遇到旱情,有限的水利工程设施将无法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

(5)遇到旱情,个别乡镇、部门领导认识不到位,有松懈麻痹思想;抗旱救灾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到位,抗旱救灾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3 对眉县抗旱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眉县的抗旱工作应该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市、县水利工作思路和治水理念,大力推进从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的转变,抓住工作重点,全面提升抗旱减灾能力。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要加强对全县抗旱工作的领导,要把抗旱工作列入当前工作的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实行责任到人到位;同时要把抗旱工作纳入各乡镇及有关部门任期目标任务,把旱情损失降到最低。

(2)加强部门配合,形成抗旱合力。一旦发生旱情,各乡镇、各部门要迅速派出工作组检查督促,组织干部深入村组解决群众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发动群众开启一切水利设施,维护良好的用水秩序。坚持按制度用水,依法管水,科学调配,统筹兼顾和处理好灌区上下游、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合理安排轮灌,避免水量损失。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全力以赴作好抗旱保收工作。

(3)精心组织,落实生产自救措施。发生旱情后,要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切实加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管理,提高效益,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拓宽务工渠道,推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就地转移,增加创收门路,弥补旱灾损失,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4)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饮安全。严格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用水、调水原则,做好各大灌区和水库供水方案,确保人畜饮水需求。要想方设法筹集运水设备,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抗旱服务组织深入基层开展送水活动,实行“送水、结算、收费、开票”到农户的一条龙服务,力争做到“一价收费”,“一票收取”,统征统管。要接受群众监督,使群众用明白水,用放心水,使灌区的水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水、致富水。

(5)加强水利设施维修,提高抗旱增收能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要争取对现有的供水灌溉设施进行维修、配套和改造,积极做好农村人畜饮水,农发项目和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建设,千方百计地为抗旱开辟水源和创造条件。要积极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努力增加节水灌溉面积。在沿山水源紧张的地区,适当调整种植结构,尽力减少干旱缺水带来的影响。

(6)加强抗旱信息化工作。要加强旱情检测设施建设,逐步建立旱情信息处理自动化,提高旱情信息传送和抗旱工作现代化水平。要深入组织开展抗旱规划工作,结合抗旱预案,按照眉县干旱规律和特点,开展抗旱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抗旱工作顺利进行。

(7)多方筹措,加大对抗旱的资金投入。要积极跑项目、争资金,为抗旱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提供保障。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眉县旱情抗旱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基于不同旱情指数的石羊河流域春旱监测研究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陕西眉县逸凡家庭农场:种植“阳光玫瑰” 走上阳关大道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眉县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联席会议
让猕猴桃“跑”起来——眉县猕猴桃产业“销售链”调查
陕西眉县首届猕猴桃园现场直播分享会成功举办
防汛抗旱
云南省旱情信息系统升级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