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铸丰碑 和谐联营谱新篇——中国水电七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瀑布沟水电站714联营体总经理郑平同志访谈录

2012-04-14 13:27黄永盛
四川水利 2012年1期
关键词:工期水电厂房

本刊记者 黄永盛

举世闻名的大渡河,从四川、青海交界的果洛山东南咆哮而下,它像一把利剑穿越大雪山,劈开大相岭,流经凉山和峨眉山,在万壑丛中汇成一条滔滔巨流,浩浩荡荡地向南奔泻。从翼王石达开的全军伏没,到当年红军飞夺天堑,强渡大渡河的艰险历史记载,使人百感交集,浮想联翩。

千百年来,人们一谈到大渡河,脑海里就浮现那滔天的巨浪,那震野的涛声,仿佛大渡河是不可驯服的。

历史的史册翻到了2009年11月1日,国家“十五”重点建设工程——四川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按照水电建设者的旨意如期下闸蓄水,同年实现两台机组相继发电的“双投”。2010年12月,单机容量60万kW,总装机容量360万kW的6台机组全部投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中国水电七局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电十四局有限公司联合中标并派员组成以水电七局为责任方的联营体承担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经过7年艰苦卓绝的奋战,胜利实现合同目标,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为了深入宣传水电施工企业在履约中不畏艰险、克服万难、团结拼搏、为祖国水电建设事业勇往直前的精神,前不久,我们专访了四川青年联合会会员、中国水电七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瀑布沟714联营体总经理郑平,以飨读者。

记者:请郑总介绍一下714联营体对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标的履约情况。

郑平:瀑布沟水电站是国电大渡河流域开发有限公司的建设项目,2001年11月“五通一平”启动,2003年11月地下厂房标签署施工合同,同年12月施工队伍进场,2004年3月30日主体工程开工,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因移民补偿问题暂缓施工,2005年9月开始恢复施工。在以张建文总经理、文加海书记为首的母体局的坚强领导下,在业主、监理、设计大力支持下,联营体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和谐、勇于创新、以人为本、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努力履约践行。至2006年7月18日,地下厂房岩锚梁混凝土按计划高标准完成,2007年2月28日地下厂房首台机组(6号机组)开挖完成,创造了国内同类工程最快开挖记录;2008年7月29日首台机组发电机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交面;2009年7月1日首台机组具备发电条件。自开工到首台机组发电实际总工期52个月,而合同总工期为60个月,提前了8个月。工程质量优良,较好的完成了合同目标。

记者:刚才郑总介绍了良好的履约情况,首台机组具备发电条件的工期较合同工期提前了整整8个月,这在国内外同类型地下厂房施工中是创纪录的。为了实现2009年7月1日首台机组提前发电,联营体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郑平:为了早日发挥电站效益,在因移民问题停工影响13个月的情况下,业主在招投标阶段已将初设工期压缩的情况下,业主又提出2009年7月1日首台机组提前发电的目标,工期压力十分巨大,在当时看来几乎是“天方夜谭”。在工期特紧、施工强度持续高位、资金短缺的严重困难面前,联营体在母体局领导下,首先领导班子成员思想一致、齐心协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采取多种具体措施,构建和谐联营体;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关心职工困难,切实帮助解决,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聘请专家现场技术咨询,给予指导;群策群力,技术创新,创造性地实施了30余项赶工措施,为实现节点工期提供了技术支持;集中资源保重点,把钢使用在刀刃上;强化经营管理,直接为现场服好务;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达到工期、质量双赢”;大力落实安全措施,防患于未然;与业主增签补充协议,取得业主、监理、设计的大力支持。通过上述十大措施,厂房首台机组开挖用时不足24个月完成(合同工期28个月),为提前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创造了同类型地下厂房开挖最快记录。

记者: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抢发电、赶工期时联营体采取了30多项赶工措施,请介绍你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情况。

郑平:瀑布沟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工程主要特点是洞室数量多(多达36条)、规模大、互相穿插、结构形式复杂;埋藏深,地应力大,断层、裂隙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厂房跨度大、边墙高;支护量大、技术含量高等。再加上施工期遇上汶川“5.12”大地震、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逼迫施工单位在技术创新方面找出路。几年来我们的主要技术创新点是:(1)科学调整主副厂房、主变室、尾闸室(简称三大洞室)的开挖程序,由原来的“先洞后墙”创新调整为“三大洞室平行开挖作业、先墙后洞”;(2)合理增加施工通道,创造增加工作面和满足加大施工强度后的交通条件;(3)采用“平面多工序、立体多层次”的快速施工法和老虎掏心的战法,先突击首台发电机组区域的开挖;(4)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三维仿真模拟以指导施工;(5)岩锚吊车梁岩台开挖采用光面预裂爆破方法;(6)厂房高边墙开挖采用深孔预裂爆破;(7)布料机首次在地下厂房混凝土施工应用;(8)采用厂房超薄镀锌压型模板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移动式工作平台;(9)增设40余米高的1号电缆电梯竖井钢结构排架防护圆筒;(10)工艺及体型优化;(11)还有其他方面等。

记者:据我们了解,联营体几年来因成绩卓著,被上级有关部门和业主单位多次表彰。如2008年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2009年省工会再次授予《工人先锋号》的称谓;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电大渡河流域开发有限公司也先后将联营体评为《先进集体》、《先进建设单位》;郑总本人也被上级评为《优秀项目经理》,被省国资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的获得,除了上级的正确领导、相关部门的有力配合外,联营体也做了实实在在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其中,包括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请郑总谈谈你们的经营管理思路和重要举措。

郑平:首先感谢上级领导对我们的褒奖、鼓励,特别是对我个人的称许,包括联营体前任主要领导。我们只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工作,我们将把这些称誉作为今后继续前进的动力和鞭策。在施工实践中,我们的经营思路大体是:强化经营管理,建设强有力的办事机构,弄清弄懂合同条款和工程量清单,密切沟通业主和监理,严格分包,控制成本,做好开源节流、力保不赔、少有结余。为此,联营体在狠抓经营管理方面做了七件大事:(1)设置和调整经营管理机构;(2)配置得力人员;(3)抓好制度落实;(4)强化分包管理;(5)加大变更索赔力度;(6)加强成本管理;(7)抓好签证。

记者:714联营体在地下厂房施工中如何抓好质量、安全工作的?

郑平:在质量管理方面首先建立质量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凡质量一项不合格者即不能达标;制定和严格执行质量措施,实行奖惩;严格“三检制”等。从而使工程质量显著上升,达到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单元工程优良率93.15%。在安全管理方面,除常规措施外,要处处防患于未然。

记者:通过瀑布沟地下厂房的施工,你有何经验教训可吸取?

郑平:谈不上什么经验,我的体会是:(1)首先要搞好联营体领导班子的建设,要有一个朝气蓬勃、相对稳定的领导集体;(2)项目部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3)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氛围,团结广大职工,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4)配备好技术、管理人员梯队;(5)要创造性地劳动;(6)从施工一开始就要狠抓、抓细经营管理工作,不留空档;(7)现场签证及文函传递要及时;(8)做好传帮带;(9)千方百计抓效益。

记者:你对当前中国水电施工企业面临的窘境有何看法?如何才能化解,如何做大做强,创造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郑平:当前中国水电施工企业总体上是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窘境。比如,水电项目僧多粥少,竞争无序;施工中设计变更项目多,造成施工单位资金紧张;施工阶段有的业主往往要求比合同提前发电,提出比施工规范更高的标准,致使施工成本大幅增加;有些施工合同学习国外经验不成熟;部分业主对投资控制理念有误区;合同双方地位实际表现不平等;定额不能及时反映施工条件的变化;企业人才难留;施工企业嬗变为纯管理型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各相关层面共同积极地协调才能奏效,但也需要亟待解决。当前国内水电施工企业大都在提升发展模式,主营业务由单一水电向非水电发展,经营区域由国内向国外发展;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拓展;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发展。这些都是重大的战略转变,再过二三十年,国内水电市场萎缩了,但人还存在,要生存,要向大土木方面转变。

记者:请谈谈你对中国水电未来的一些建议。

郑平:这个题目太大,我也没有很好的思考过,只能谈些个人的粗浅想法,供同行和专家参考。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6.76亿kW,技术可开发量4.93亿kW,经济可开发量3.78亿kW。2006年底,全国水电装机1.28亿 kW,占技术可开发量的25.96%;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约2.0亿kW,占技术可开发量的40.56%。数字是很可观的。据预测,2020~2030年,按照目前的开发速度,中国的大规模水电建设行将结束。到那时或更远的时期,中国的水电将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也没有想好,但建议:(1)抓紧开展河流生态系统研究;(2)及早开展河流动力学研究,特别是河道多梯级建坝拦水后,河道水力、流态、泥沙、岸坡、生物等变化研究;(3)开展水库库域水流研究。现在起开展基础研究,为将来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则是有益的。

猜你喜欢
工期水电厂房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旧厂房改造之庭院微气候创建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工期优化
长江水电之歌
工期
基于最小工期的施工分包商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