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名利场》中的复调艺术特色

2012-04-14 02:40骆莲莲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丽亚名利场巴赫金

骆莲莲

浅析《名利场》中的复调艺术特色

骆莲莲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揭示了复调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复调小说理论史上一个创造性的发展。以此理论分析《名利场》这本小说中主人公、读者和作者之间以及自身的对话,不仅使作品本身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涵,也使得我们对该作品中复调存在的可能性作了进一步探讨。

《名利场》;巴赫金;复调对话理论

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keray,1811-1868)是 19世纪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童年失去双亲的不幸使他对现实生活有着比常人更为敏锐而独特的认识。《名利场》(Vanity Fair)是其成名作,于1847年开始在《笨拙》杂志连载,副题是《没有英雄的小说》。萨克雷创作《名利场》时力求真实,在许多地方突破了英国当时小说创作的传统。这部小说通过对两位女性——爱米丽亚·赛特笠和蓓基·夏泼(即利倍加)身世的描写,深刻而生动地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现状,批判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时风。爱米丽亚是富裕资产者的女儿,她性情随和,但庸碌无为。她经常生活在幻想中,对自己的命运无从把握,只好听任他人的摆弄。利倍加是一个穷苦艺术家的女儿,她性格刚强,虚荣自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凭借自己的聪明睿智跻身上流社会,但最终却还是难逃众叛亲离、遭人唾弃的悲剧命运。《名利场》自问世以来,中外研究资料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该小说的研究多集中在“人物形象分析”、“女性主义批评”、“主题思想”、“反讽技巧”等方面,却鲜有留意该小说的内容和结构上的复调因素。因此,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运用复调理论对《名利场》进行重新解读,探讨该小说的复调艺术特色。

“复调”原是音乐术语。复调音乐是与主调音乐相对应的概念。主调音乐织体是由一条旋律线(主旋律)加和声衬托性声部构成的。复调音乐是由若干(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的旋律线,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或相继结合)出现,协调地流动,展开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1](89)。前苏联重要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M.M.Bakhtin)于1963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把“复调”、“多声部”概念创造性地引入小说领域,使之成为蕴含了丰富类比和隐喻涵义的小说理论基本术语。巴赫金对“复调性”的阐述,是建立在与“独白型”小说相对的“复调型”小说特征上的。这种小说中的人物不仅是作者意识中的客体,同时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作者将人物本有的主体性还给人物,人物与作者一样具有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相对于“独白型”小说,人物的艺术功能在“复调型”小说中得到了“提升”。巴赫金指出,众多独立而互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纷呈,由许多各有充分价值的声音(声部)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一个基本特点。在他的作品中,不是众多的性格和命运同属于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并按照作者的统一意识一一展开,而恰恰是众多地位平等的意识及其各自的世界结合为某种时间的统一体,但又互不融合。从艺术家的创作构思本身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主要主人公确实不只是作者话语的客体,同时也是具有直接内涵的话语的主体[2](4)。

对话式复调理论是巴赫金整个学术思想的核心之一。巴赫金意义下的复调小说其实就是对话式小说。他认为,“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2](340)。对话几乎是无所不在的现象,浸透了整个人类的语言,浸透了人类生活的一切关系,和一切表现形式,总之是浸透了一切蕴涵意义的事物[2](55-56)。由此可见,在复调小说中,作者通常不明确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即使表现出来,也只是作为作品中众多对话声音中的一个声音表现出来。赋予主人公独立的自我意识,体现了作家尊重他人的主体意识,不把他人物化为自己意识客体的积极创作态度。在此类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是自己话语的独立主体,凭借这种主体资格,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甚至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展开对话,从而在对话中揭示一个时代的深层图景。巴赫金力图构建的是主体间的对话关系,他反对主体意志的单向性,不是谁注定要独白而谁注定要聆听,而是强调交流,即不以作者为中心也不以读者为中心,而是两者并重,并且将主人公考虑在内。在“复调”小说中,对作者来说,人物不是第三者的“他”,更不是“我”,而是作为对话伙伴的“你”。人物不再是由作者的艺术关照给予完形的客体,而好似具有独立性、主体性,因而也有创造性,有自己的意识和自己的声音的自由人。

《名利场》这部作品结构恢宏,萨克雷采用讲故事的叙述手法,或幽默,或哀婉,或直抒胸臆,或冷嘲热讽,就如同一部时代的交响曲,带给读者以震撼心灵的冲击。而复调对话理论正是这部作品中语言的对话性借以表现的最好载体。通过文本细读,笔者发现,《名利场》的复调对话特色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作者与读者的对话、作者自身的对话、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和主人公自身的对话。

一、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

无论是作者还是主人公都是以主体的形态出现在作品的客观世界中。作者和主人公处于相互平等的对话关系之中,主人公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在文本中是存在性的,而非功能性的,他们按照自己的性格、思想的发展逻辑来说话,而非按照作者的要求来说话。

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关系在《名利场》中并不多见,有时候是以一种非常含糊的形式出现的,如在《谁弹都宾上尉的钢琴呢》一章中,当她父亲破产以后,爱米丽亚不得不与她的未婚夫乔治分手,她伤心欲绝,作者对此展开议论:

“小姐们,留心点儿吧!订婚以前好好地考虑考虑,恋爱的时候不要过于率直,别把心里的话都倒出来,最好还是不要多动感情……”[3](219)

作者把主人公和读者同时作为对话的对象,此时,通过对话,作者流露了他在爱米丽亚身上寄托的悲哀和怜悯。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人公形象,不同于传统小说中一般的那种客体性的形象。陀思妥耶夫斯基恰似歌德的普罗米修斯,他创造出来的不是无声的奴隶,而是自由的人;这自由的人能够同自己的创造者并肩而立,能够不同意创造者的意见,甚至反抗他的意见[2](4)。正如萨克雷起初准备叫爱米丽亚由苦痛的熬炼、宗教的启示,渐渐脱出狭小的自我,能够虚怀爱人。但爱米丽亚到小说后部还依然故我,并没有听作者的安排[3](19)。对话表现了作者对主人公意识的尊重,主人公的意识与作者的声音是平等对话的主体,而不是作者意识的客体。作者与主人公的声音在对话中构成复调关系。

二、作者与读者的对话

萨克雷在《名利场》中经常以作者的身份闯入小说,与读者展开对话,表明作者仿佛想邀请读者共同参与到小说的创作中来。

在《绿丝线的钱袋》一章中,出身孤苦的利倍加追求爱米丽亚的哥哥乔斯,委屈忍受,作者写道:

“你们看,利倍加在进攻了。斯文知礼的奶奶小姐们或许要骂她不害臊。可是你想,亲爱的利倍加多么可怜,这些事情全得她亲自出马去做啊!不管你怎么高雅,家里穷得没了佣人,少不得自己扫地。”[3](32)

作者在这里为主人公辩护,站在与读者平等的角度与读者展开对话。这种对话削弱了作者的话语权威,进一步发展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

在《名利场》中,作者与读者的对话随处可见。如:

“且慢,亲爱的读者们,亲爱的弟兄们,咱们暂且不必羡慕可怜的蓓基。据说这样的荣华是靠不住的。大家都说上流社会里最阔的洪可人并不比在外面欲进无路的可怜虫快乐多少。蓓基当年相与的全是最最有钱有势的达官贵人,甚至于面对面的见过那了不起的乔治第四,可是连她也承认这些不过是虚场面。”[3](635)

在小说中的某些章节中,作者指向读者中某个假想的具体人物展开对话,如“亲爱的勃洛葛小姐,我想你就不像她那么容易心碎。你是个性格刚强的女孩子,有一套正确的见解。”[3](217)这类对话形式在其它复调小说中并不多见。

《文学艺术鉴赏辞典》对《名利场》做过这样的鉴赏:“作者经常在作品中发表一些议论,而这些议论往往与情节无关,有损于作品的艺术感染力。”[4](70)本文认为,《名利场》之所以能著称于世,流传至今,恰恰就是小说里颇具特色的对话方式。与萨克雷同时代的作家,如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遵照的是传统小说的原则,把读者完全吸引到小说所描绘的事件中,与故事中的人物发生感情共鸣。在这类小说中,作者与读者没有互动,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现实。而萨克雷则抛弃了传统小说惯于使用的手法,他常常以作者的身份,作为积极阅读的参与者,时常打断叙事进程,发表议论,与读者一起评述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和活动。这也成为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

三、作者自身的对话

巴赫金反对罗兰巴特偏执于文本的无限开放而割裂文本与作者意图之间关系的观点。在罗兰巴特的理论中,不但作者死了,而且连读者也变为了没有根源的符码,只是一种文本和符码的复性[5](138)。巴赫金首先承认作者之存在,并认为没有离开作者的作品,也没有离开作者研究的文学理论,只有对相关文本的包括作者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才有可能深刻地理解相应的文本或作品。他承认了作者的主动地位,并指出由于作者处于主人公的外围,而会看到或觉察主人公无法看到或察觉的事情,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情节发展与叙述结构的作用。

在名利场中,作者与读者、主人公对话,有时候作者甚至还会与自身对话,如在《游乐场》一章中,萨克雷写道:

“这题材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来处理。文章的风格可以典雅,可以诙谐,也可以带些浪漫的色彩。譬如说,如果我把背景移到罗芙纳广场,虽然还是本来的故事,准能够吸引好些读者。”[3](59)

杨绛先生曾指出:“《名利场》这部小说是作者以说书先生的姿态向读者叙述的;他以《名利场》里的人物身份讲他本人熟悉的事,口吻亲切随便,所以叙事里搀入议论也很自然。”[3](20)作者通过与自身的对话体现出作者在叙述方法和体裁选择上发挥的主导作用。这种对话彰显了作者个性的同时,使读者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实现了作者作为人物主体的完整性。

四、主人公之间的对话

对话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也是文学艺术的普遍现象,在现实和艺术中,人们用语言互相问候、诘难、问答、反驳、肯定或者否定,从而达到互相沟通和理解的目的[6](321)。而人的想法要成为真正的思想,即成为思想观点,必须在同他人另一个思想积极交往的过程中方能实现。恰是在不同声音、不同意识互相交往的连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2](114)。在《名利场》中,心肠冷酷的利倍加、善良懦弱的爱米丽亚、痴情愚忠的都宾、贪图享乐的奥斯本和自私无趣的乔斯这些主人公之间的对话随处可见。

在《情人的争吵》一章中,都宾从众人之口获知了很多关于利倍加的丑闻,他坚决反对爱米丽亚再次收留利倍加。而爱米丽亚打定主意要和都宾过不去,于是他们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爱米丽亚的牙齿格格大战,说道:“你是不对。”

都宾道:“至少我有权利要求向你说几句话。”

那女的回答道:“你真慷慨,还来提醒我,怕我忘了你给我们的恩惠。”

威廉说:“我所说的权利,是乔治的父亲留给我的。”

“对了,而你却侮辱他。昨天你的确侮辱他来着。你自己反正也明白。我永远不能饶你。永远不能饶你!”爱米丽亚又气又激动,抖巍巍的一句句冲着都宾说。

威廉忧郁地说道:“爱米丽亚,你这话不是当真吧?难道我一时匆忙说错的几句话,竟比一辈子的忠心还重吗?……”[3](849)

爱米丽亚和都宾处于紧张的对话中,这些对话体现了爱米丽亚的狠心和都宾的懊恼灰心。他们之间的对话代表了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冲突、对抗,是主人公对现实问题的话语交锋,因此,具有深刻性和激烈性。

五、主人公自身的对话

意识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意识处于紧张的关系中。主人公每一个感受,每一个念头都是内心的对白。巴赫金指出,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思想家式的主人公,他不仅在生活,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反思并言说自己的生活和看法。复调小说的对话有两种形式,一是显性的复调,指的是作品中不同人物之间思想意识的对话;一是隐性的复调,指的是个人内心思想的、情感的挣扎和斗争。隐性复调在小说中以主人公自身的对话体现出来。在《名利场》中,都宾开始心甘情愿听从爱米丽亚的指挥,乐意做她的奴隶。十五年过去了,痴心的都宾渐渐发现自己所爱之人是如此的自私愚昧。在《有人出生,有人结婚,有人去世》一章中,灰心的都宾觉得:

“威廉的爱情真的死了,消耗尽了。他心里觉得自己对她的爱情已经一去不返,而且以后也不可能重新爱她。多少年来他忠心耿耿献给她的一片痴情给她扔在地上摔得粉碎,即使修补起来,裂痕总在,爱米丽亚太轻率,太霸道,生生的把它糟蹋了。”[3](861)

这段独白是主人公的心灵对话。主人公自身的对话体现在作品中,往往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揭示了主人公焦灼、彷徨的内心世界,仿佛一波波回荡于心灵深处的痛苦呐喊,也是对所处客观世界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主人公自身的对话,作者大大方方地走进人物内心,更加真实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及其心理感受。

《名利场》是19世纪上半期英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在这本“没有英雄的小说”里,萨克雷不仅描写了“名利场”的种种善恶美丑众生相,还将笔触直指市井社会中的每个看似孤立单薄的人物个体,并试图向读者全方位展现这其中错综复杂、纵横交织的利益关系。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不同个体、群体因一己之利,无时无刻不在表达自己不同的思想和意愿,于是乎众声喧哗、精彩纷呈,而复调小说最适合描述这样的人生冷暖和众生欲求。可以说,对话式复调理论在如《名利场》一般的文学创作中,使得各种声音的对话与交锋不受约束和限制,突破小说话语结构上的桎梏,使其所刻画的人物也愈加显得丰满、真实和充满灵性,实现了文本表达的充分自由化。

[1]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A].巴赫金全集:第 5卷(白春仁,顾亚玲译)[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萨克雷.名利场(杨必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李 峰.文学艺术鉴赏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罗兰·巴尔特.S/Z(屠友祥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张开焱.开放人格——巴赫金[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On the Polyphonic Features ofVanity Fair

LUO Lian-lian

Bakhtin’s dialogue theory,a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polyphonic novel theory,reveals the main features of polyphony art.Using the dialogue theory to analysize the dialogues happening between heroes,readers,author as well as themselves can help us explore the rich meaning and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polyphonic existence in that novel.

vanity fair;Bakhtin;polyphony dialogue theory

骆莲莲,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83)

(责任编校:文 心)

猜你喜欢
丽亚名利场巴赫金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名利场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名利场
名利场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How to Use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English Teaching of Ethnic Group Students
我的莫丽亚
街拍这个名利场
15 Neurological Dis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