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树
一、青少年校园越轨行为的原因
首先是青少年自身的原因。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与生理从迅速发展到成熟的过渡阶段,个体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调适生理心理迅速变化的机制以及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有些青少年由于智力、能力等因素对学习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学习成绩较差,导致厌学弃学,从而出现越轨行为。
其次是家庭方面的原因。比如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管教方式、教养方式。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父母对子女管教方式与态度的失误也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进程,特别是问题家庭的增多,更加助推了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或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而老人又一味溺爱;或者一些家庭是父母离异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或者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不足,代际差异明显,比如当孩子追星时,做父母的对“星”的情况和相关背景一无所知,怎能教育好孩子,又怎能因势利导。
第三是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青少年由家庭引向社会的任务。然而,学校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忙于应试,会对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进程造成一定影响。现阶段学校教育最大的不足,在于过分追求对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青少年个人对学校的喜欢程度,取决于青少年个人在学校的功课成绩状况,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越轨行为就多;反之,在学校表现良好,有足够能力来解决学业上的困难,对学习有兴趣,对未来有较好前途的青少年,越不愿意冒险从事偏差行为。
第四是社会方面的原因。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良好的社会风气有益于青少年道德养成、品德修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但是,目前的社会风气有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东西, 他们通过网络或其它媒体直接或间接学习的方式能接受到多种信息,这些信息是芜杂与混乱的,各种负面信息助长了青少年非道德行为、越轨行为的产生。
二、青少年校园越轨行为的控制
青少年的校园越轨行为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造成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控制能力减弱,导致校园越轨行为。
青少年的校园越轨行为控制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入手:
首先是宏观预防。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所以尽管是其校园越轨现象,但全社会的每一部分,大到政府、社区,小到团体、学校、家庭,还有传播媒介,所有社会化的执行单位,都有责任相互配合、共同行动,通过政府立法和采取一些行政措施来改善和净化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其次是微观预防。学校对于青少年的校园越轨行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体制的转变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人知识和技巧,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及时帮助他们纠正观念的偏差和行为的偏差,使其在一个教育公平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家庭却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家长在孩子生活中、思想上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家长的素质和教育理念、家庭的文明水平对青少年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的和睦美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等关系也是父母与子女真正相互理解、互相沟通的重要条件。
总之,校园中越轨行为的出现和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是必须加以重视并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