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昭群 陈均其 乔光友 赵 勇 范 明 郑乾军 何光君
面源污染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而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畜禽及水产养殖和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垃圾。
叙永县地处盆周南缘,属乌蒙山片区,耕地面积90.01万亩,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烤烟、柑橘、高梁等作物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农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传统的生产方式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化肥使用量大而利用率低 全县年化肥使用量1.77万t(折纯量),其中氮肥占39%,磷肥占20%,钾肥占18%,其他占33%。平均利用率氮肥为22%,磷肥为10%,钾肥为43%。未被利用的养分通过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方式进入环境,污染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田间含氮、磷量高,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2.化学农药使用不科学 为了达到防治病虫草害的效果,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年均使用化学农药量150 t左右,其中有机磷制剂占35%以上。由于部分农户在农药选择、使用技术方面不了解,使用质量差、效率低的防治器械,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只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其余部分则降落于地面或飘浮于空中,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而流入水域或下渗进入土壤,对环境造成污染。
3.畜禽粪便处理不当 据2011年有关数据,全县养殖散户13.94万户,畜禽养殖总量为348.62万头(只)。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大户5312户,其中生猪规模养殖率约占50%。所产生粪便数量巨大,而资源化处理率不到60%。特别是普遍以单家独户为主的生猪养殖,没有形成较好的粪便处理方式。因畜禽粪便没有化肥的速效作用,施用麻烦,加上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多数农户还未建沼气池,因此,大量畜禽粪便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些畜禽粪便携带大量的大肠杆菌、寄生虫卵等病原微生物和大量的氮、磷等进入江河湖泊或地下水,不仅污染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和大气的污染,成为另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4.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难度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很低,特别是对难以降解的塑料农膜、食品包装物、废弃的生活用品等没有实施有效的处理。一些农田、沟渠中废弃的农膜以及使用后的化肥、农药包装物及农用薄膜遍布,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加重。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以来,我县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已初见成效。
1.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我县成功实施了16.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灌面5000多亩,改善灌面6万多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3提高到0.75,肥料利用率提高了15%,项目区地力等级提高了1级,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的淋溶损失。
2.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化肥 根据多年来的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建立了我县平衡施肥模式:氮、磷、钾施用比例水稻由l∶0.32∶0.09调整为 l∶0.5∶0.2,玉米由 l∶0.43∶0.09调整为 l∶0.33∶0.33。氮肥用量由21kg/亩降到17kg/亩,增加磷、钾肥用量,同时配施中微量元素肥料(Si、Zn、B等),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施用比例由3∶7提高到5∶5。肥料利用率得到较大提高,其中氮肥利用率提高到34%,磷肥利用率提高到17%,钾肥利用率提高到75%,有效控制了过量施肥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经覆盖到全县25个乡镇231个村,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多万亩,推广配方肥10多万t。
3.积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高毒农药替代项目 推广稻鸭共育、物理(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性诱剂、食物)诱杀、生物农药、以螨治螨、“生物导弹”、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技术,共实施病虫绿色防控示范20万亩次,绿色防控示范区农药施用量减少20%以上。实施高毒农药替代,杜绝了高毒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8%以上,降低了化学农药对农产品和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
4.加快清洁能源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农村沼气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居家环境整治和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目前,全县沼气池总数达3.26万户,年产沼气1141万m3,11万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增收节支创效益7172万元。这些沼气池的建设,消化和处理了大量的人畜粪便和其他污染物,表现出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5.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示范带动防治 县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县共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获得认证的无公害生产基地6个,获得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5个。同时,开展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无公害生产基地及“三品”认证工作,加强了农业投入品市场执法监管,有力地推进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采取发展和引导的办法,注重生产、生活各个环节的管理,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1.努力提高化肥利用率,防止流失污染 加强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作物种类从水稻、玉米向马铃薯、高粱、柑橘、烤烟等其他粮经作物扩展,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在“十二五”期间,力争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种植面积的70%以上,配方施肥建议卡和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5%以上。
2.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 加强对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制定防治策略,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等技术,积极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农药的使用率。在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保证农作物丰收的同时,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严禁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化学农药销售,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产品。
3.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生产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制定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推进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一是分户或联户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分类收集农民生活垃圾;二是以村为单位,统一建设乡村物业综合管理站,配备垃圾清运设施和运输工具,分类清运和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三是以户为基础,加快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全面发展户用沼气,从源头上防治养殖污染,消除农村污染源。
4.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应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合建设资金,做好规划,统筹相关涉农资金,加强部门与项目间的有机衔接,集中连片规划,发挥规模优势。同时,依托项目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进程,增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示范效应。
5.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认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实物图片、赶科技场等形式,加大对面源污染相关的环保知识、技术、政策法规等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要让广大农户知道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不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逐步让农民自觉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控制农村废弃物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