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尽管有些飘渺而遥远,但它却给予人们以方向和目标,赋予人们动力和能量,引领着人们勇往直前。梦想之于国家的崛起,可能是一种凝聚社会力量的伟大召唤;梦想之于产业发展,可能会成为增长的动力和发展的源泉,推动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中国水泥产业现代化之路,本来也是历代水泥人的寻梦之旅。2012年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一方面,国内宏观环境步入全面结构调整阶段,4万亿投资热过后开始冷却,房地产市场萎缩,GDP助推的原动力开始弱化,全面产能过剩的脓包开始溃烂发作,这对于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来说,必定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但也孕育着一个新的契机,新的开始;另一方面,国际经济萧条的趋势尚未根本性改变,而产品要素进行全球配置的全球化劲风依然猛烈强劲,对于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同样必定会面临着意想不到的新挑战,但也标志着一种新的态势、新的开始。总之,在现有的国际化政治经济语境下,只有开辟一条崭新的符合市场经济特征、激活产业创造力和内生增长的发展路径,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水泥产业强国。
数点中国水泥产业的发展轨迹,最有意义的地方是,它给我们创造了一种不断重新展开思考的特殊空间,当然也包含着更多的反思。本文系“系列对话”24篇中的收官之作,之所以选定了这样一个具有统领全局和愿景展望的大题目,不只是为了会给业内外读者留下浪漫的遐想,而旨在引发出深刻的哲学反思,在光荣与梦想同在中,折射过去,昭示未来!
从带着耻辱色彩的“洋灰”流布大江南北,再到连续世界水泥产量第一;从1990年1亿吨到2011年的20.6亿吨,产量占到全球水泥产量50%以上,产能占据全球水泥产能55%。这种超常规的巨变,不能不令世界瞠目结舌!短短的百年里,水泥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建筑胶凝材料,承载了太多的侮辱和苦涩,同样也凝结着太多的自豪和希望。
2011年值得细说一番,续写了水泥产量20亿吨的辉煌,稳居世界第一的宝座;拥有4条日产1万吨熟料和3条日产1.2万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是世界上万吨水泥生产线最多的国家;海螺水泥投产Φ7.2×6.2×69m水泥预分解窑,堪称同类项目世界上最大;华润水泥42Km石灰石皮带运输长廊,为世界上最长。海螺、华润两大龙头企业构建的生产物流体系,其规模之大和效益之高,当之无愧地居世界前列。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中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国而振臂欢呼!因为我们强烈地体察到国人实现水泥产业强国的愿望是何等的急切,谁让我们经历了太长的短缺呢!
然而,理性和内敛的中国人,只是享受了短暂的快感,脸上却挂着说不出口的几分隐忧;因为大家深深知道,这些都不是值得骄傲的资本,还没有到真正值得骄傲的时候,令人艳羡的漂亮数字背后所昭示的东西,也不是咱想要的那种又好又快的增长;那种“过头的美”来得太快了,可能等待人们的不一定是喜悦的欢呼,却可能是一场酸楚的祭奠!
于是乎,经济学家们拼命睁大眼睛努力寻找着相关数量增减关系的拐点,企业家们殚精竭虑地争取在增长数字中及早发现扩张转向衰败的兆头,政治家们总是力求在轰轰烈烈的规模中不至于出现大起大落的折腾,可见,这一切都缘于中国水泥产业的大而不强!
中国水泥行业增长正陷入简单依赖数量规模扩张的怪圈中,即把自己最熟悉的加工厂变换地方进行乐此不疲的多次复制,进而水泥产量连续翻番,低端产品充斥整个市场。为什么这种粗放模式能够得以成功的运转哪?从宏观上看,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宏观经济市场尚未达到饱和,尤其是低廉劳动力、低廉能源和低廉矿产资源等生产要素仍然处于过剩状态。所以,看似热闹一场,实质上是一种资源蒸腾的低价值消耗游戏。
今日之水泥产量大国,与产业强国之间到底还要走多远?从空间距离上看,似乎近在咫尺,但花费在时间长度上,却要显得那么的遥远漫长。2011年中国水泥产量20亿吨,占世界总量57%。然而中国人口13.46亿,占世界人口19.3%,人均水泥消耗约1.50吨,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3倍。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足以保证中国在水泥产量方面的绝对优势,世界水泥产量大国的桂冠,肯定不会轻易被别人夺走,预计还可以戴在头上相当长的一段时光。再往远点说,尔后最有可能带上这只桂冠的则是我们的邻国——同样也是金砖四国和人口大国的印度。
水泥产量大国有没有值得骄傲一把的东西呢?当然是有的!然而,虚骄的文化心理并不能带来什么益处,除了滋长固步自封情绪之外,还能会怎么样呢?殊不知,这个数量增长型的数字背后暗藏着种种玄机,暴露了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性。到底是哪些因素让我们真的骄傲不起来哪?粗线条的解答是这样的:看看水泥产能利用率到底有多少?看看水泥散装率到底有多少?看看孰料比例降低了多少?看看燃料替代率增加了多少?看看综合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多少?看看有害气体排放率降低了多少?看看初级产品比率降低了多少?看看产品科技附加值增长了多少?看看水泥散装化子产业发展了多少?看看产业素质及效率提高了多少?面对这一连串的问号,或许让我们过于亢奋的情绪会更冷静一些!
最纠结的是在运营效率上——利润率低。2011年,中国水泥行业利润达到1000个亿,吨水泥利润接近50元,利润总额、吨利润都是建国以来冒高的一年。那么,这来之不易的50元吨利润,又是怎样构成的呢?水泥协会权威人士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全国水泥平均价格约407元/吨,同比是上升的,但很多省份水泥设备的运转率只有60%;水泥吨利润中几乎有一半是企业开展环保、节能减排和处置固体废物得来的。这言外之意透露出以下信息:(1)水泥行业12.2%的利润率,是在产能过剩开工率刚过1/2的条件下取得的。饱受产能过剩之苦的重庆水泥行业,去年销售利润率仅为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2)水泥行业12.2%的利润率,并不主要是靠商品销售毛利取得的,而享受环保等产业政策补贴占了相当大的部分;(3)水泥行业12.2%的利润率,靠服务性产品赚取的利润微乎其微。一旦宏观经济上有点风吹草动,利润大幅下滑的泥石流顷刻而来,今年全行业利润大幅下滑就得到了验证。
从微观运营层面而言,水泥行业利润率低下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否则行业协会不会做出如此表态;如把目光转向产业的中观层面上,一边享受国家环保政策补贴,一边又是制造污染大户,需要社会支付巨额治理成本,产业效率这笔账又该怎么算呢?
最困惑的是在产业链上——散装化率低。虽说,我国平均水泥散装率首次突破了50%以上,增长率达到18.87%,这应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但散装化率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规模扩张的速度,年增速比上年减缓0.4个百分点;水泥原料型初级产品增长速度大大高于高附加值绿色水泥终端产品的速度,散装化率怎能跑得赢呀!
习惯思维常把散装率误当做一个简单算术方式计算出来的一般指标,以为散装化率高低无关宏旨。其实不然,若与人家水泥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这个“率”里所蕴含着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产业模式是否优化、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产业效率的高与低。散装化率好比是一盘香喷喷的包子,光有白胖胖的、匀称细小的皱褶灿若桃花的卖相还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里边装的是什么馅料?是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其实,散装化率低是水泥产业结构畸形发展的指示性指标,恰恰表明了终端水泥制品业与水泥原料规模不匹配、不协调发展的现状,诸如水泥预制构件、混凝土、砂浆等下游分支产业发展没有跟上,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终端市场尚不够发育,必然会减弱对水泥散装化率持续提高的支撑条件。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最苦涩的是在子产业上——“小散弱”。接着上面的话题,先说一下与水泥产业“DNA”关联度最高的子产业,形象称为“亲儿子”的预拌混凝土产业的状况吧!从环境保护和产品品质保障出发,实现水泥散装化的发达国家,预拌混凝土用量一般占现浇混凝土总量的80%以上。台湾地区全面推行预拌混凝土产业的发展,严禁在施工现场任意堆放砂石等建筑原材料,目前年商品混凝土产量4000多万立方米。30%的搅拌站由水泥生产企业直接控股经营,台湾水泥公司拥有23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相比之下,我国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率平均只有30%左右,应用既不普遍,发展也不均衡。目前,只有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沈阳、大连、常州等少数城市达到60%左右,有的地区才刚刚起步,有的地区还是空白。
而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量更少得可怜,是差距的另一面。发达国家的混凝土平均强度等级为40~50MPa,最高达到200MPa,C60、C80混凝土早被普遍应用。我国平均强度C30混凝土仍是市场的主流产品,虽已研制出C80~C100混凝土,也只在少数重点工程或重要部位进行应用,要大量铺开尚需时日。
“亲儿子”尚且如此,那血缘关系稍远一些的新兴子产业,肯定是好不到哪里去!譬如,我在“产业疆域”博文中提及的环保子产业,自然还处于时髦又热门的开始阶段。在这里,着重谈一下已经起步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公共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目前看来行之有效的三大途径:1)协同处置城市污泥,可使城市污水厂含水率80%左右的污泥无害化,变废为宝,循环利用;2)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与垃圾发电厂相比,不需新征土地,无二次污染,无飞灰、灰渣的二次处理,且处置安全、量大;3)协同处置污染毒化土壤,可以使受重金属污染及其各种有机污染的毒化土壤和场地,达到参与土地市场流转的生态指标。实践表明,利用水泥工业系统协同处置公共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不仅能够避免现行的填埋方式、燃烧方式、分解方式所带来的二次污染,而且较比其他任何处理方式更有效、更彻底、更环保。再譬如,大力发展的散装化物流及设备子产业,大有前景的农村新型房屋工厂化生产的部件化拼装子产业,成套水泥装备生产线主辅机及备配件子产业等等。当前亟待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水泥新兴子产业的支持力度,给水泥产业强筋骨、安臂膀。
最关键的是在科技研发上——热衷“山寨”。网络语言“山寨”,是一种对“复制”和“模仿”的意思表达。我们不去探究科技创新上“山寨”泛滥的知识产权问题,而必须看到这种短期行为的危害,虽说最初能够获得低成本和快速发展的优势,但到头来却将坠入技术落后“跟屁虫”的深渊,最后,可能连产量大国的位置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与世界水泥产量的大国相匹配的,理应是一个产业科技创新的强国。首先一点,应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重大关键技术上,超越与引领世界水泥产业的发展。例如,怎样针对“矿业+窑业+物流业”的先天性禀赋条件,率先突破矿产消耗、热能耗、物流成本及环保治理的局限,努力开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新一代新型干法水泥工业技术,水泥使用减量化技术,水泥深加工制造技术,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低碳、脱硝技术等等。其次,则是更体现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产业化融合的共性技术上,领先一步。例如,如何针对产业链长、环节多的产业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开发优化技术工艺流程,数字化矿山开采技术,智能化制造技术,高效、节能、长寿综合技术,信息化管理及物流配送控制技术等。
最挑战的是在国际化上——步履蹒跚。如同整个国家的企业国际化道路依然很漫长一样,水泥企业也不例外。水泥协会曾提醒和敦促企业“走出去”,积极推动水泥企业跨国、跨境发展,向国外市场转移,在国外扩展建设自有或控股的水泥生产线,增强我国水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客观地说,在国际水泥市场大格局中,我国早已成了人家跨国集团国际化链条中的一环,况且是附加值最低的水泥熟料等初级产品那一环,中高端消费市场几乎毫无例外地被“洋品牌”所瓜分殆尽,说的更难听一点,不过是扛着产量大国的名号,服服帖帖地让人家廉价利用宝贵的资源而已。
水泥企业当仁不让的是国际化的生力军,但目前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的国际化,则是浅层次上的产品国际化,或者说是真正国际化入门的第一步;更高难度的、最能展现核心竞争力的是:企业战略布局的国际化,供应链的国际化,资本、管理团队的国际化,乃至整个产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总之,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水泥产业正在一个充满史无前例的机会和选择中成长。水泥产量不是也不可能是现代水泥产业的全部。
“碎片化”导演了水泥产业发展失衡的梦魇
水泥产业强国之路如唐僧西天取经,注定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从来就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当激动人心的辉煌与令人窒息的阴影同时到来,那美好的愿望和浮躁的心态,被严酷的市场撞了个晕头转向之后,今天再睁大眼睛一看,挡在面前的真像是民间迷信传说中的“鬼打墙”,一道连着一道,时而朦朦胧胧,时而密密实实,一下子惊了产业的春梦!
遭遇第一道“鬼打墙”:“老”过剩加上“新”过剩等于全局性产能严重过剩。过去的旧病未除又添新病,迷迷瞪瞪中走到了新型干法产能严重过剩的阶段。这是一种曾被推崇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过剩。最新信息表明,2011年水泥产能达到了29亿吨之多。截止2011年底,累计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513条,设计熟料产能14.5亿吨,实际熟料产能达到17亿吨。目前符合38号文件精神的在建生产线216条,熟料设计产能就达到3亿吨,实际产能3.5亿吨,这样熟料产能总计20亿吨,如折合水泥产能竟然达到31亿吨。现有产能大大超出终端市场需求数量,星罗棋布的厂房装扮了产业虚假繁荣的假象,60%左右的开工率导致产业发展迟滞的苦酒难以下咽!于是乎,又不得不陷入了先“急火火拼命的建”尔后“慢吞吞咬牙的砍”的怪圈,痛定思痛,资源流血及产业效率这笔账该咋算?
下狠茬子淘汰落后产能,步伐要快,这很象以往齐声高喊新干法上马时那样的异口同声,但又谈何容易!下达规划,排定时间表,立下军令状,却效果平平。在新建水泥产能几倍于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的态势下,人们明里暗里都在说:此时到底该淘汰谁?看来光淘汰立窑还不够,大刀应向新型干法水泥过剩产能砍去,淘汰2000t/d及以下的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应列入其中,这是连皮带血又躲不过去的事情。
放纵的后果必然是收缩,产能过剩不正是大干快上的代价吗!昨天还轰轰烈烈奉为新宠的新型干法工艺,转瞬间就人老珠黄被一下打入冷宫,导致全产业的产能及市场资源的巨大浪费,梦魇般的一通瞎折腾,不怨天不怨地,自导自演的黑手正是当今水泥产业“碎片化”的现实。
遭遇第二道“鬼打墙”:“老欠账”加上“新欠账”等于环保压力大叠加。环境挑战由来已久,只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乎人类自身生存,显得十分的严峻和紧迫。凡了解美日等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历史轨迹的人,无意间会发现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建筑物能源消耗强度EUI(即单位面积能耗)也将随之增加。这条线索也明确指出了我国未来环境压力剧增的基本走向,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建筑及材料能耗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想当视而不见的“鸵鸟”是不可能的;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推理:高耗能、高污染的水泥产业,把目标定在水泥产量规模的无限增长上,肯定是行不通的;把希望寄托在市场的无限膨胀上,也是不现实的。
首先由于高能耗。水泥生产离不开石灰石、粘土、铁粉、原煤(既是原料又是燃料)、混合材、石膏等原燃材料,具有“矿业+窑业+粉磨”生产工艺流程,大约吨熟料综合标煤耗105-120kg,吨水泥综合电耗105kWh左右。其次由于高排放。水泥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石灰石分解、煤炭燃烧、原料水分蒸发、几种氧化物要煅烧成水泥矿物熟料,必然产生大量废气;大约生产20亿吨熟料将会排出14亿吨二氧化碳。眼下,本来就呈现碎片化状态下的水泥产业,个体企业既无法消化掉旧体制环境欠账的沉重遗产,又面临着新格局产生的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雪上加霜,只好勉强忍受着双重打击的折磨!
当竞争对手忙于产能规模扩张,同样处在竞争煎熬中的跨国公司却为何表现出少有的淡定?看看世界级水泥巨头拉法基怎么说:我们不关心水泥卖了多少吨,而是关心产品有多少进步和创新。在中国市场中,除传统的水泥、骨料、混凝土等销售外,拉法基更注重新产品、新业务的开发,包括建筑用材环保产品、保温系统、路面节水系统、路面房屋快速施工系统等。再看看台泥怎么讲的:以提升竞争力、资源再利用最大化、降低单位能源消耗量、减少废弃物、利用水泥窑协助其他企业处理废弃物为主轴,环保与经济持续发展是互动并相辅相成,绩效良好的环保与经济将构成一个提升社会生活品质的良性循环,达到企业永续经营的目标。台泥和平厂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环保永续整合性规划,紧邻港口,煤炭输送距离最短,环保设施“排烟脱硫系统”及“静电收尘机”之产品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回收率达99%以上,对环境冲击极微。此时我之所想,当国内水泥企业缓过神来,花心思穷于应对产能过剩及其环境压力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时候,自然而然又比人家在发展战略上晚了一拍,况且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遭遇第三道“鬼打墙”:“企业微利”加上“行业低效”等于粗放式低效益野蛮增长。罗斯托在《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早有洞见,人类社会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中间有一个起飞阶段。主要由于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孕育了市场的魅力,这种魅力表现为制造差异,差异化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机制。那么,伴随着中国经济起飞阶段,水泥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是否真地创造出差异化的市场魅力了呢?现实的答案可能是不尽人意的。全行业都在竭尽全力地进行水泥原料初级产品的规模大竞赛,这能产生差异吗?肯定不能;清一色的都在照搬新型干法工艺没有自己的技术创新,这能产生差异吗?当然不能;现代公司依然延续着传统工厂的发展思路不创新管理模式,这能产生差异吗?绝对不能。制造差异的动力机制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这一切都落脚在企业管理素质上。具体说来,无论是兼并重组整合,或是规模经济,也包括技术创新,都得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实现。
水泥产业管理水平怎样呢?从目前产业层面大刀阔斧、微观运营管理粗制滥造的现状可见一斑。表面上看,产业活动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度过高,具体反映在企业运营效益和产业效率上,却是“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今年的宏观环境乍一变化,全水泥行业利润就遭遇两位数的下滑的窘境,宏观经济“感冒”水泥行业就“高烧”,可见自身的免疫力极度低下。发改委网站发布2012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99416万吨,同比增长5.5%,增速同比减缓14.1个百分点,水泥行业利润153亿元,下降56.8%。以湖北为例,今年一季度水泥业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下跌27.47%;实现利税10.39亿元,同比下跌1.56%。吨水泥平均利润、利税分别由上年同期的34.39元、52.08元,降至23.49元、48.03元。由此联想起同样发生在今年6月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为了与国际同行两家大公司进行竞争,世界最大水泥制造商拉法基集团没有选择在外部扩张上比拼,而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采取了收缩战略:强化管理,削减成本,扩张减速,提振盈利。该集团发布的未来4年新战略表明,将要削减成本13亿欧元;计划在2015年底前停止大型收购,并紧缩资产支出;将与英美资源公司(AngloAmerican)在建筑材料领域结盟;预计到2015年运营现金流与净债务之比将达到28%~30%,届时资本回报率将达到8%以上。用首席执行官布鲁诺-拉封特(Bruno Lafont)的话说:“拉法基正开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专注于现有资产来充分挖掘其资产价值。”
与其相形见绌的是,我们的水泥企业把全部期望都寄托在涨价上,况且试图通过业内价格联盟来达成目的。其实,业内人士对于产能严重过剩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并不陌生。浙江衢州从今年春开始先后5次全面停窑减产,其停窑次数之多、停窑时间之长,为历史之最,与上一年曾连续10次涨价的疯涨状况形成鲜明反差。
也许,这产业强国路上遭遇所谓的“鬼打墙”,正是粗粝的市场对不循规律野蛮增长的一种报复,应验了那句老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探其究竟,导致出现三道“鬼打墙”的幕后黑手,就是参与其中的产业主体自己,自导自演的现实中水泥产业的碎片化状态!支离破碎的产业碎片化,明里暗里束缚了良性产业秩序的构建和产业效率的释放。诚然,也不能把碎片化状态全归咎于水泥产业本身,因其有着更深刻的、更复杂的社会大背景。钢铁产业怎样?不是自作自受地开始养猪了吗;汽车产业怎样?不是正在产能过剩中泥淖中难以拔腿吗。这或许就是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付出的代价,不过只是显得太沉重了些!“碎片化”状态靠谁来收拾、重整河山,当然是靠企业,而且是世界级领袖企业,拾起散落遍地的碎片,便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珍宝!
如同电影《2012》里那样,只有足够大而坚固的船,才能抵御足以毁灭世界的风险。情同此理,世界级水泥领袖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恐怕也没有什么两样。早在2006年,世界水泥权威机构公布业绩调研报告,把当时的世界水泥10强减为现今的6强,表明了特大型水泥巨头通过扩张整合,进一步开始了瓜分世界水泥市场的步伐。多年来,我们一直被水泥企业规模小而弱的“侏儒症”所困扰不堪,难免在应对市场飓风恶浪袭来的时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惶恐不安。
为什么是泱泱水泥产量大国却没有诞生世界级领袖型企业呢?难产的缘由何在?
第一,低门槛的放任扩张怎么能成就世界级领袖企业。群狼争食,“山寨”林立,早把市场瓜分的七零八碎了。门槛低在哪?一是水泥生产技术含量低;二是环保门槛低;三是水泥产品标准门槛低;四是矿产资源利用门槛低;五是社会责任门槛低。因此,新资本竞争者一见市场利润就蜂拥而入。数据表明,从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间,全国水泥产量从7.2亿吨猛增到20.9亿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从1.1亿吨猛增到11.28亿吨,新型干法熟料产量占比从15%增长到86.3%。短期逐利者看重的是投资回报,哪还顾及产业长远发展大计,先捞一把再说吧!怎么能苛求这样的产业环境之下,会诞生世界级领袖企业横空出世。尽管在提升产业集中度的口号下,其后果正是眼下的情形,到2011年年底,年产熟料能力在千万吨以上的水泥企业达到20家,前10家企业集团水泥熟料产量占全国42%,前20家企业的熟料产量约6.35亿吨,占熟料总产量的53%。但是4000家的水泥企业星罗棋布,即便是涌现出大型集团也不过是小企业低层次规模膨胀而已,与人家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不是同一个重量级别的呀!
第二,靠价格联盟增长怎么能成就世界级领袖企业。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间,水泥全行业利润由46亿元增长到1020亿元,其间9年大幅度增长,年平均利润增长率达到41%,近两年不少大型水泥(集团)每吨水泥能净赚百元以上,毛利率多在16%~19%。2012年我国经济进入“软着陆”轨道,增速明显放缓,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1%,为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5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4月份的53.3降至50.4,接近50的荣枯线。水泥行业遭遇旺季中的寒流,据统计,今年1~4月全国水泥行业利润55.5亿元,利润同比下滑60.6%。国内多个省份的水泥企业也采取了协同、限产的措施,但难挡水泥价格下滑趋势。
此时此刻,一种延续了计划经济旧体制的翻版的声音,开始在产业上空徘徊,尤其是那些初具规模的大企业集团抛出“绥靖策略”,在行业内喊得很响,“协同限产提价”,试图以此来抵御产能及供求过剩带来的危机。事实证明,这种权宜之计即便形成暂时的共识,但违背市场规律的畸形博弈,不可能成为市场游戏规则,走不了多远。遥想当初,不顾重置成本的上升,宁愿花大价钱拼命新建项目击垮,也不对小企业整合,如今又联合玩起了“价格垄断”。其实小企业地头蛇心里更明白,引狼入室,与虎谋皮,这本是自己把自己逼上梁山的无奈之举。习惯于寻求保护的小伎俩,得过且过的心态,是不可能成就世界级领袖企业。
在已有的产经发展史上,靠竞争、靠创新、靠管理成就世界领袖企业的不乏其例,但通过原来的竞争对手“价格联盟”协同涨价的,倒还是不多见,因为这种近乎原始的、幼稚的策略手段早被验证只是权宜之计,肯定徒劳无功的。
有一点尚未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缺少孕育世界级领袖企业的产业环境。如今现有的产业格局之下,产业政策的基本走向是保护有余,而竞争不足。呵护是必要的,但溺爱怎能成才!“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于是出现了产业内如下的景象:大企凭借自身垄断地位在行业内称雄,渐渐失去了艰苦创新的动力,更愿意坐享其成,把最省事、最方便的简单的产能规模扩张当做看家本事,当做战略发展途径,甚至打压潜在的具有创新力的竞争对手,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阻碍。结果呢,大而不强的龙头企业遍布江湖之上,在国内竞争中不可一世,内战内行,可是走向国际市场,竞争力无影无踪,外战外行。这完全违背了产业政策打造世界级领袖企业的初衷。此外,也有另外一种类型的企业,完全靠躺在产业政策上过日子,扶持政策奶水旺盛之时,则企业热火朝天,轰轰烈烈;一旦扶持政策断奶,则企业跟着偃旗息鼓,甚至夭折;这也是产业政策保护有余、竞争不足的另类表现。现代水泥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创新而非资本。培育健康的市场环境,鼓励竞争和创新,企业才能日益长大。
第三,靠低水平同质化的原料增长怎么能成就世界级领袖企业。水泥产能利用率是考量产能过剩的重要指标。从2005年高峰期的80%降低到2011年的72.99%,2007年以来一直在75%以下走低,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更是低于70%,把不值得炫耀的另一面疮疤揭露出来,流脓淌血,欲盖弥彰。水泥产量第一是功绩,肯定不是过错,可值得剖析的是,水泥产量中到底都是什么结构类型的产品,其实这本来就是个明摆着的答案:同质化的大路货!亦或是产业初级阶段,我国水泥多数企业向来忽视水泥产品的应用研究,在水泥应用研发上欠缺太多,打心眼里头不愿意、也不习惯去做那些不能先得利、甚至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反观世界顶尖的各大跨国集团,它们无不致力于水泥产业链的经营,无不关注水泥产品的质量和应用;通过研究各类工程领域需要的水泥基工程材料,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拓宽产品结构,既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组合,提高了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为建筑商提供方便、可靠的“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加深和改进客户关系,同时也使公司形成完善、健康的产业格局。正是这条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世界水泥行业的领导者拉法基集团,在混凝土与涂料、石膏建材和屋面系统4大产品领域雄居世界前列,水泥销量排名世界第一,预拌混凝土产量排名世界第二;瑞士霍尔希姆公司是世界上水泥、集料、预拌混凝土及建筑工程相关服务领域内的最大供应厂商之一。
第四,靠落伍的管理人才团队怎么能成就世界级领袖企业。凡进入世界级领袖企业之列,不仅是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强者,更凭借手握先进的管理模式这把杀手锏,否则世界领袖企业的名号迟早会不翼而飞!
问题在于,水泥行业高增长掩盖了管理欠缺的现实,一旦增长减速就水落石出了!在我们这里,管理作为企业“软实力”的体现,如今还真的当成了“软了巴唧”、可有可无的东西,总觉得不如外延规模那样“硬实带劲”,传统老套管理模式依然在台面上唱着主角,得心应手,其实早已成为障碍企业创新发展的桎梏。为什么老一套不放?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缺少领导世界级领袖企业的管理人才团队,才是软实力“疲软不坚”的关键。管理创新,需要现代管理人才来支撑,只有专业化人才才能知晓创新的价值链在哪里?才能依据基本价值链以及竞争对手特点,提出并推进效率增值的解决方案,协调和优化两种策略重整流程,达成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很显然,要赶上与国际水泥产业一流水平的差距,根本在于构建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人才群体,才能培育出有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控制能力、企业管控能力、社会责任履行能力的领袖型企业。
之所以把大而强的世界级领袖型水泥企业看得如此重要,那是因企业是主体,也是推动市场前进的火车头,更是带动产业发展的航母。或许历经十年八年的不懈努力,在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凯歌声中,终会有世界一流的领袖型水泥企业诞生在神州大地上,预示着我国世界水泥强国梦圆时刻的到来。
水泥产业强国的标志是什么?本人看法起码有三条:第一条是有世界级领袖型的水泥产业龙头企业,名符其实的全球化先锋和产业主力的跨国公司,不仅是进入全球500强的前100位,而且当之无愧的位列行业50强的前三甲。第二条是水泥产业全面完成了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全程低碳化,增长绿色化。第三条是水泥全产业链的效率贡献率达到国际同行先进水平,包括水泥散装化率、生态环保贡献率、经济增长贡献率及生活幸福指数贡献率。由此看来,我们水泥产业强国之旅还漫长而曲折。
探究水泥产业强国,它还表现为一种科学而稳定的制度化能力,其实质内核上是一种无比智慧的产业秩序。现代产业发展实践证明,一种产业秩序能产生三种神奇的力量:吸附能力、破坏能力和整合能力。遇到优势的我就大力吸纳来,遇到消极的我就全力消解掉,遇到分散的我就整合起来,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产业秩序的价值浓度!显然,我们水泥产业的现状还是清汤寡水,价值浓度稀松平常!
由此看来,现代水泥产业应该拥有一种伟大的气象,细部描述为有现代化的神韵、绿色化的色调、散装化的线条和产业化的图案;总之,它从长长的全产业链里流淌出来,从拔地而起的建筑物里流淌出来,从不停息的市场供应链里流淌出来,从从业者和百姓的生活里流淌出来——
那么,怎样才能成就这一伟大的气象,水泥产业强国之路该怎么走?
如果说,从微观运营效率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水泥企业绕不开商业模式创新这一环。现状和未来趋势给我们提了个醒:只有在推进水泥散装化产业进程中才能得以达成。当产能规模数量增长的产业模式走到了尽头,一定会寻找一种靠优化结构增长的全新模式,也就是说必须跳出旧有路径的窠臼,实现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的变革。终端房地产是水泥行业的主要市场,它的需求将直接影响市场走向。产业化的建筑方式已悄然成为趋势,水泥产品也向新型、绿色、高附加值变迁。
如果说,从战略路径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争雄,水泥产业离不开全产业链协调发展这一步;现状和未来趋势给我们提了个醒:只有在推进水泥散装化产业进程中才能得以完成,只有水泥散装化产业才能为其搭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诸多国内大型水泥企业投资砂石、骨料及混凝土等业务,开始进军下游砂石、混凝土产业,普遍意识到了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性。
如果说,从产业发展方式上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肩,水泥产业躲不开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关。现状和未来趋势给我们提了个醒:只有在推进水泥散装化产业进程中才能得以实现。从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向注重自主创新,研发设计,高端技术,精细制造;从低端贴牌生产转向创建自有品牌,建立营销渠道,取得消费者和客户的认同,向价值链高端扩张;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投资、出口和国内消费并重;从粗放、高能耗、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向绿色、低能耗、低排放的模式转变。
如综上所述,商业模式创新、全产业链协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这三驾马车组成的战略方针,只有在水泥散装化产业大道上,才能纵横驰骋,势如破竹,直抵水泥产业现代化强国的彼岸。
截取水泥产业强国之路的历史横断面,我们已经隐约看到水泥散装化产业的年轮和纹脉,割裂不开,擦拭不掉。它作为现代水泥产业的前奏曲,是一次文明的创造、历史的馈赠、市场的赏赐。因此,让水泥散装化产业变得极富价值,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期待,构建华夏大都市的美好家园有这样的期待!渴望现代和谐的美好生活日子的老百姓有这样的期待!排污占到世界同行业50%的水泥行业脱胎换骨、浴火重生有这样的期待!全世界赖以生存生活的地球有这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