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卉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南京210093)
高校主题教育活动创新规律研究
陈卉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南京210093)
高校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应遵循理念创新规律、过程创新规律以及制度创新规律。按照理念创新规律,主题教育活动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按照过程创新规律,活动教育主题应具有针对性、活动开展形式应具有吸引力、活动宣传方法应具有时代感、活动组织方式应具有自主性。按照制度创新规律,主题教育活动应构建监督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
高校主题教育;理念创新规律;过程创新规律;制度创新规律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把具有一定特征的某种基本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开展的一系列以自我教育为组织形式的动态思想政治活动[1]。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作用已被实践反复验证。然而在新时期下,高校的德育环境、德育对象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与时俱进,探索出高校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规律,并指导主题教育活动实践工作的开展,成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逐步过渡到大众化阶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中心,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各种传统与现代要素,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体系,是达成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高校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并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主要问题体现为三方面:第一,设计理念陈旧,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脱离90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广大学生的参与程度比较低;第二,实施机制不科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权力和资源的配置不优化,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第三,实际效果不理想,组织和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最终导致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
因此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主题教育活动亟需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拓展活动的适用空间,完善活动的实施体系,建立活动的保障机制,使大学生真正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对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育人的要求。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不是盲目的跃进,而是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创造与探索,表现为在汲取传统主题教育活动精华的基础上按照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对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完善、深化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主题教育活动创新规律的探索与研究是新时期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主题教育活动科学化、系统化进程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规律具体包括:理念创新规律、过程创新规律和制度创新规律。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理念。高校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肯定大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2],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与能力发展、理想信念与价值系统发展、个性与主体性发展四个方面着手,将维护大学生的利益、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作为主题教育活动创新的切入点和着眼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之一,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主题教育活动方式的科学性,以实现教育效果的不断优化。具体而言,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应遵循社会适应规律[3],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人格的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的现状,协同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三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出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分阶段、分层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主题教育活动的教育力量不断积累壮大,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
(三)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
高校主题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系统的互动、融通、整合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对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应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的指引下,综合运用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习发展引导工作、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生活与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等进行良好结合,以实现主题教育活动创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一)活动教育主题应具有针对性
教育主题是主题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设定科学合理的主题教育活动目标是主题教育活动的关键。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初期应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和迫切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学校以及院系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紧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结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确定主题教育的目标并将其贯穿于主题活动的始终,以确保活动方向的一致性和教育的针对性。
(二)活动开展形式应具有吸引力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应根据学校、院系学生规模和特点,大胆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形式的探索与创新中,不断优化特色主题教育形式,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的功效。近年来链式主题教育活动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这种形式环环相连、步步相扣,教育功能逐步累积与放大,可以引导学生自发产生感知、交流、内化[4]。
(三)活动宣传方法应具有时代感
现代传媒技术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快速的群体,因此主题教育活动应充分利用传媒技术的优势,不断改进和优化校园活动的宣传方式和途径,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主题教育活动在设计之初就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人人网、QQ群、辅导员博客等网络互动平台进行创意征集,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设计积极性,集思广益;又能够在前期对活动进行良好的宣传,保证活动的关注度与参与率。此外,在主题教育活动运行过程中,可利用校园网络对活动进行实时报道,真正发挥网络育人的强大功能。
(四)活动组织方式应具有自主性
高校主题教育活动必须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与支持下才能顺利实施,在此过程中,高校学生工作部、团委发挥着牵头、引导、协调的作用,高校各行政部门、各院系学工办、院系团委的纵向和横向资源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被充分整合,统一安排、分层实施、共同推进的模式是主题教育活动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同时,主题教育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老师、学长的必要指导下自主策划、组织,鼓励学生在此过程中主动思考、学习和实践。这样学生既是主题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分享者,又是组织者、策划者,在感悟活动教育内容本身的同时,也真正感受到主人翁的价值和意义。
(一)监督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等)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总负责人,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负有对活动整体方向把握和点拨式指导的责任。在活动的运行过程中,应当构建主题教育活动的监督制度,教育工作者通过对关键节点运行情况的监督,帮助学生处理突发事情,引导学生在活动进行中不断完善,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主题教育活动保质保量完成。
(二)评价制度
在主题教育活动开始前,应当制定详尽的评价制度,一方面指明活动运行管理的方向,为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提供决策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利于在活动结束之后开展科学公正考评,进行有效地反馈和总结,为今后的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工作提供建议和范本。此外对于取得一定成效、广受师生好评的主题教育活动,可通过活动评比、案例征集等方式激励组织者及时将活动原始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并提炼出活动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以便于工作经验的传承与不断创新。
(三)激励制度
适当的激励机制对学生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在活动中扮演组织、领导角色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可为其颁发奖状、证书等,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对于在项目工作中有主观过失或是不积极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应巧妙利用负激励策略,采取德育考评减分或取消评奖评优资格等方式,及时给予学生批评指导,促使学生自省自律。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主题教育活动创新规律的构建,应从理念创新、过程创新、制度创新三方面着手,充分利用现有的学生活动资源,优化活动流程,协调利益分配,化解要素冲突,以提高主题教育活动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1]陈伟祥.创新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37-38.
[2]唐文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设计的价值与要素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4):85-87.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4-147.
[4]但武刚.活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8-69.
G641
A
1001-7836(2012)08-0003-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2.08.002
2012-02-25
南京大学2011校级文科规划项目“学生全面发展理念下的高校主题教育活动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陈卉(1984-),女,江苏扬州人,团委副书记,讲师,管理学硕士,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