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规律探析及工作机制的初步建构

2012-04-13 21:02石变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舆情信息

冯 荣,石变梅

(台州学院 a.党委学工部;b.思政部,浙江 临海317000)

高校网络舆情规律探析及工作机制的初步建构

冯 荣a,石变梅b

(台州学院 a.党委学工部;b.思政部,浙江 临海317000)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广泛地应用网络。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或者平台的社会舆情。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网络舆情,其体现形式主要有论坛、博客、电子邮件、聚合新闻等,并且具有随意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分析把握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着重从网络舆情监管、预警、汇集、分析、处置等方面探索并建构其工作机制,对于促进高校文化信息领域等方面的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高校;网络舆情;规律;机制;建构

信息时代,“网络已经逐渐地成为网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1]。根据2011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占30.6%,从学历结构看,大专以上学历占23.2%,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2]。网络舆情集中反映了一部分学生群体、社团、组织的认知态度,是学生传递诉求、表达意见的重要信息载体。分析网络舆情,把握舆情态势,引领舆情走向,是分析把握学情、加强思想研判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维护校园稳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又称“网上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或者平台的社会舆情。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区别于社会舆情,但又因二者相互交织而又密不可分。网络舆情可以看成是整个广义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于狭义社会舆情的全新事物。相比较而言,网络舆情因其传播媒介的特性,而使其发展迅猛,不易于堵塞。网络舆情特性还使其对于现实存在的社会舆情反映更为敏捷、更为直接、更为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社会舆情的“风向标”。同时,网络散发性、广泛性、裂变性而产生的集聚效应,推动和放大了社会舆情。此时,同时扮演着“助推器”和“放大器”角色的网络舆情,又与“网下舆情”相互胶着、互为影响,大大地增强了社会舆情的关注度。网络舆情集中体现了一部分受众对象——网民的思想、情绪、意志、认知和行为。

二、网络舆情信息的特点

网络舆情是基于信息技术网络平台而演绎产生的,主要表现为论坛(BBS)、邮件(E-Mail)、博客(Blog)、手机(Mobil)、维客(Wiki)、播客(Podcaster)、聚合新闻(RSS)等形式。相比传统的社会舆情,其舆情信息有着鲜明的特点。

1.信息集聚的随意性。舆情信息就其网络平台特性而言,其信息的撰写发表到集聚不需要经过任何形式的雕琢。同时,网民上网并不具有完全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网上临时动意发表的评论和见解并不见得经过深思熟虑,从而来自不同地域集聚而来的信息并不一定客观地反映社会现状。

2.信息集聚的快速性。网络信息技术相比其他传统的媒介具有速度上的优势,从而也导致着网络舆情信息在传播集聚时显得尤为迅猛,甚至呈现几何级的发展速度。借助于网络,网民的个人意见可以很快地成为“焦点”,甚至成为公众的意见。不相干网民的意见经过网上“面对面”地交流、碰撞、交织,发生整合,也可以在短时间内集聚成代表一部分人的社会舆情。

3.信息集聚的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任何网民在表达意见时可以不受身份、地域、时间的限制,在网上进行轻易平等地交流。信息的发布者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加之网络的“匿名”性,使得仅仅依附于一种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区别于现实的信息交流。

4.信息集聚的局限性。网络舆情不等于整个社会舆情,但总是显性地反映了一部分的意见和态度。根据约瑟夫·瓦尔特等人的实验研究,“网络人际传播条件下的印象失真度显著高于面对面的传播”[3]。究其发展过程而言,信息的集聚很可能是大批“网络水军”甚至是“网络推手”的杰作,或者受到少部分网络“意见领袖”的左右,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信息真实的全部。

5.信息集聚的交互性。网络是一个个体网民独立参与、分散表达的交互式信息平台。相比过去,作为自由的人,其个体表达意见更加地自主,不盲从也不随大流。信息的呈现没有规律性和伦理制约,琳琅满目、相互堆积。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历来重视社情民意,注重对人民群众愿望诉求的把握,注重对社会各界意见的吸收。胡锦涛同志就此曾经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存在即为感知,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先导。”[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科学地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方法,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1]。

1.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

校园网络舆情的热点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各种思想动态[1]。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相比其他领域的网络舆情而言有着其共性的地方,即经过触发—扩散—集聚—整合四个阶段。

网络舆情源起于对某个热点焦点问题或者说重大事件的严密关注。一些关系国家主权、民族安危、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关乎国计民生、自然灾害、弱势群体的重大事件,关乎社会公正、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的焦点新闻都往往能引起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而高校的网络舆情受学生关注范围的影响,更可能形成于对某些重大政治事件、国际关系的看法及在校利益诉求、权利维护的过程中。此时“原发信息在没有策划和组织的情况下,总是零散地存在于网络空间”[5]。

网络舆情扩散归因于学生对舆情信息源的充分热议和持续关注。作为思维活跃、素质较高、易于情绪化和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他们无疑是传播和接受网络舆情的生力军。他们这种较高的热议度和关注度,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得网络舆情信息通过各种不同渠道迅速传播,由点到点,再由点及面,速度成级数增长,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网络热议和扩散的过程,更是客观事实与网民认知胶着的传播过程。此时,舆情信息被人为地反复“转载”,甚至“置顶”。

网络舆情集聚则是体现在网上与网下互动及交织的过程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网民进行交流,也可能在物理空间之外的现实社会中与他人进行交流。网上的意见与网下的认知以及现实存在的客观事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新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认知。另外,网络的“实时互动”更增加了舆情信息的复杂性。看似虚拟实则反映一定公众意见的网络空间变得更加多元化。此时,舆情信息被空前的关注,“浏览量”、“跟帖量”不断上升,舆情信息成为“炒作”的“卖点”,“传播危机已经形成”[5]。

网络舆情整合终极于各种意见的交织逐渐趋向于某种群体性的公众态度和公众意见。此时网络舆情不代表某个学生,而是一群学生或者是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态度,甚或行为倾向。学生在网上的意见,是依附于网络,经过网络各个终端节点的网民相互抨击、持续跟帖、反复讨论而缩减差异性,成为一个相对一致、暂时统一的公众意见。或者由于部分“意见领袖”所左右,甚至是“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的蓄意谋划而最终集聚归结成网络舆情。

2.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必然要与社会现实进行交互。作为学生的网民同时也是社会大环境中的一分子,作为社会人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深入而广泛地交流。网上舆情可能就从中汲取了社会的元素。网络虽说是虚拟的物理空间,但作用确是实实在在的。不仅仅是“虚拟中的金刚”,更是“现实中的炮弹”。另外,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传播媒介,通过报道事件进展情况、学生关注情况、活动开展情况等,也或多或少地传播着一些舆情信息,从而也横向地交互影响着网上舆情的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性。网络舆情在现实社会交互的过程中势必加剧发展或者走向沉寂。这种舆情信息的交互传播类似于物理学中“波的叠加”。如果把网络舆情中的引发点比做“质点”,各种“信息源”比作“波源”,“信息源”的传播途径看做是波的运动轨迹。那么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当各种“信息波”在同一个介质——网络中同时传播时,它们总能保持着自己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在重叠的部分,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振动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矢量和。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波叠加,振动加强,振幅增大。反之,两列振动方向相反的波叠加,振动减弱,振幅减小。也就是说,网民是具有独立见解的个体,不会随波逐流地盲从。一旦网络舆情触发,如果意见越多,思想碰撞就越多;参与的人越多,碰撞的机会就越多。那么这种声势就越浩大,力量就越强大,导致网民的热情也持续高涨,并且迅速放大,衍射及面。相反则逐渐地委靡,逐渐地削弱,甚至完全消失。当然,舆情的发展并非是直线型地上涨或者下跌,而是螺旋型的波动,会呈现出波浪式的运动轨迹,有波峰必然伴随着波谷,而且可能反复多次。一旦新的同类舆情出现,旧的舆情必然走向阶段性的沉寂,从而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忘人们的视线。

四、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的建构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6]对于舆情的处置,中共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一种制度性的设计安排和机制化的体系建构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对于高校而言,进行有益地探索和实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是维护校园文化信息安全的重要渠道,是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重要举措。

1.建立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断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7]高校集聚着大量的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国民的思想变革,是某种意义上社会思潮的航向标。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建立舆情监测机构,为学校决策提供舆情参考凸显其重要性。必须着力加强专兼职网络信息工作队伍建设,把网络舆情监管列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借助舆情监测软件(如政府网络舆情监控系统V4.5)对互联网BBS论坛、博客、微博、转帖、新闻跟帖等海量信息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实现全网络海量浏览和监控,减少解决人工监测顾此失彼的尴尬。

2.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危机通常会对公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阶段性的重大影响。高校应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规范舆情监控,明确预警的层级、内容、启动程序等,建立科学可行的舆情预警机制,另外,可以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之下,借助网络平台建立网络舆情智能化预警系统,对网络舆情进行仿真推演、预测研判、度量评估,进一步深化网络舆情监管,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和预警。比如湖南美音网络舆情研究中心研发的网鹰(WARNN)互联网舆情监测预警系统,就是采取定向采集技术,引入多重去重机制对网页进行自动采集,并实时发出预警。

3.建立网络舆情汇集机制。网上舆情内容丰富多彩而又庞杂多样,既有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消极、有害的内容[8]。做好高校网上舆情的汇集,对于学校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情民意,因势利导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舆情信息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根据网上舆情的发展规律,高校要采取综合性汇集、专题性汇集、侧重性汇集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党和国家重大决策事件的思想反映、关乎在校自身权益的意见和建议、当前热议的焦点问题议题、倾向性普遍性的思想苗头等的重点汇集。侧重从舆情信息的传播载体,如校园论坛、重点网站、虚拟社区、即时通讯、博客播客等渠道的分类汇集。

4.建立网络舆情报送机制。网络舆情信息瞬息万变,在舆情信息工作的过程中,报送环节尤为重要,不仅承启上下,而且关乎全局。突出地表现在舆情信息的传递效率、价值实现以及功能发挥。网络舆情报送关键是要推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重点明确报送的内容、报送的渠道、报送的对象。网络时代,舆情内容纷杂无序,传递方式丰富多样。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范畴,根据决策的需要,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QQ在线、即时电话、信息简报等途径,采取综合报送、专题报送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各类网络舆情进行汇集、筛选,并视紧急程度定期或随时上报,从而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5.建立网络舆情分析机制。加强网上舆情分析,是提高网上舆情信息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7]。强化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研究把握,有助于科学甄别舆情信息的真伪、把握舆情总体态势、捕捉舆情苗头动向、预测和研判舆情的发展趋向,为拟定决策、部署工作提供有力的工作基础。一个完善的舆情信息分析过程,离不开初步判别、深入探讨、综合研判几个关键环节。就目前高校关于大学生舆情的把握上,推行学情报告单和学情分析会制度,进行常态化舆情分析、研判,即是一个较为科学可行的方式之一。另外,进行舆情分析,还必须有一支具有丰富舆情研判经验的专家队伍,能够把握分析要点和舆情发展态势的各个节点,科学筛选舆情信息的重点,进行全局性、预测性的研判。

6.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机制。舆情信息的处置,是指高校舆情的决策者通过一定的信息反馈渠道对舆情报送的下级单位做出的舆情信息的处理意见,或者具体的工作部署。相对来讲,舆情的处置是舆情信息工作过程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环节,但又必不可少。通过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舆情督办问责制度等方式,高校可以及时、准确、有效地推动信息的正常传递、有效运行,保证舆情处置质量,提高工作效能,对于化解舆情、推进工作具有不容置疑的实践意义。没有舆情的处置环节,舆情信息服务决策的功能便失去意义,网络舆情或许也会加剧蔓延,甚至“井喷”,造成后续工作上的被动,从而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7.建立网络舆情保障机制。舆情信息工作正常运转,离不开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强有力的领导、务实的团队、有效的组织、完善的制度和积极的激励等等。舆情保障机制,是高校做好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舆情引导及处理的主客观环境,关乎“网络校园”的平安与稳定。相比较而言,高校集聚着大量的知识储备、信息技术和专业人才,有着较为凸显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因此,高校应重点在技术支持、人才队伍、制度约束、普遍激励等方面下工夫,通过创设工作环境、提供研发平台、选聘网络信息员、加强网络监管等方式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推进舆情信息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汇集舆情的重要平台和渠道。网络舆情已经切实地影响着高校的文化信息领域,直接关乎着社会和谐和校园稳定,必须加以高度重视、深入研究。但毕竟网络舆情是一个近几年迅速涌现的新生事物,需要我们进一步积极地探寻其规律性,创新工作方法,从而引导其为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1]郭志伟.高校网络舆情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世纪桥,2010,(7):106 -108.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95343518d2558.html,2011 -01 -18.

[3]张放.虚幻与真实——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8.

[4]《毛泽东选集》四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799.

[5]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发言人,2010,(5):45-47.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7]姜胜洪.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0,(1):109 -113.

[8]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152.

Analysis of the Law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Working Mechanism

FENG Ronga,SHI Bian-meib
(a.Party Committee 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b.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enables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to use internet widely.Internet public opinion is social opinion with internet as its carrier or platform.Relied on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the forms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are mostly forums,blogs,emails and RSSnews,etc.,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ndomness,openness and interactiveness.Analyz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law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and exploring and constructing its working mechanism from the regulation,warning,collection,analysis and disposal,are very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working of colleges'cultural information.

colleges;internet public opinion;law;mechanism;construction

G640

A

1001-7836(2012)08-0005-04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8.003

2012-06-06

2010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浙社科规[2011]17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10GXSZ022YB)

冯荣(1982-),男,浙江临海人,讲师,硕士,从事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石变梅(1973-),女,山西太谷人,讲师,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舆情信息
数字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