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研究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基于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

2012-04-13 19:15:32杨今宁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县区实验区项目组

杨今宁



基础教育研究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基于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

杨今宁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科学规划办,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我国基础教育研究长期受“唯科学化”倾向、“从属理论”、理论脱离实践、教研与科研分裂等现象的制约,需要探索出一条教育研究的新模式。对此,河北省开展了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此实验以县域为实验研究的基本单位,以解决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综合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省、实验区两级项目管理体系为实验的工作模式。此项改革实验形成了县域教育研究的新模式。

基础教育;教育科研;县域;综合实验;从属理论;唯科学化

在当今社会,基础教育承载了众多的社会功能,使原本复杂的教育问题更加错综复杂,既有利益冲突,也有价值观冲突,更有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指导不够的问题。如果说前二者是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必然现象和过程,随着深化改革会逐步淡化或解决,而后者则将关键指向了教育科研,需要用科学研究成果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然而,长期受“唯科学化”倾向,以及“从属理论”、理论脱离实践、教研与科研分裂等现象的严重制约,我国的教育研究陷入困境,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条教育研究的新思路、新模式。

一、我国目前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从属理论”现象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存在着追随、模仿的“从属理论”现象。“从属理论”现象的主要表现有: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是翻译、介绍、诠释国外研究成果;在研究成果上,原创性的发现和理论少,缺乏开创性的研究领域和问题,且多为模仿、验证等重复劳动;在研究话语体系上,呈现出一种比较艰涩的、痕迹明显的翻译语言特征。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研究工作者重学科中心研究,轻问题中心研究,大量引进国外的教育理论和移植国外的教育问题,而对我国自身的教育问题关注不够。

解决“从属理论”现象,需要我们在重视中国教育科学自身建设,关注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从中寻找真问题、有意义的课题,并且要建立有效的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让教育科学研究更好地为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理论形成和为教育实践服务。

2.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唯科学化”现象与分析

在世界范围,自然科学及其所引发的理性文化开始重塑人们的思维方式、精神面貌及整个社会文化的价值系统、心理结构。基于“哲学——思辨”的教育学已退至教育科学的边缘地带,并未成为一门被公认的所谓“真正的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在没完没了地追问教育是什么、机械地寻找法规般的通则、不厌其烦地支解与细化教育科学的所谓科学化过程中,不仅使教育科学完全漠视“什么是应该追求的”价值判断问题,而且使教育科学连教育是培养人的最基本的常识都忘却了。

然而,我们教育研究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理论与教育理论在逻辑上是相互区别的。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旨在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直接指导实践。而教育是人所参与的有价值的活动,这就意谓着教育学不仅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尤其需要回答“应当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3. 教育科学研究中“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与分析

在教育管理者乃至教师看来,教育学理论空洞,人们常用“理论脱离实际”来抨击教育理论研究者及教育学理论。而缺乏理论指导的教育教学实践自然没有明确的自主性立场与内在性依据,尤其是现当代的学校教育,总是忍气吞声地承受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责难与抨击。种种短视的、功利主义的动机与需求迫使教育不断地改来改去,使其无所适从。

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的教育理论没有真正从客观实际中来,也没有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例如,就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一线教师来说,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教师们的论文中、谈话中都能体现出来,但这些理念在课堂中的呈现和效果却常常不如人意。为了清楚其问题何在,以及这些问题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我们必须要借助教育理论指导实践,这些理论可以给教师的教育活动提供建议、指令或规范。

4. 教育研究中“教研”和“科研” 分裂的现象与分析

我国的教育研究主要包含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两大职能,而长期以来二者貌合神离,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重教研轻科研长期存在,形成制度惯性。省辖市或多或少有科研建制和少量人员,但各县、区基本上没有教育科研设置,致使教育科研队伍无论是人员数量、素质还是协作能力,都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要极不协调。另一方面,基层教研工作的重心太低,研究内涵过窄,工作大都集中在课堂教学的指导和示范上,而对课程政策、课程研发、课程评价等研究不足,对教学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这些理论问题的研究很少涉及,解决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能力不足。

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急需打破教研与科研的界限。因为实际工作中或教育现实中,多数问题尤其关键性问题是综合性或多向性的,由多元因素构成的。问题域涵盖着传统教研和科研的两大知识域。这甚或是一种保守的说法,因为现实问题还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各个领域,因为实际生活并不是按学科分类的。

二、实践中对基础教育研究模式的创新探索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真思考,河北省教科所建构了合理的平台,将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教育科研院所与高校、基层中小学校联系起来,将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研究机构联系起来。在河北省12个实验区设计开展了“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这个实验项目以区域性、综合性、互动性为主要特征,以解决制约县域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宗旨,积极探索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之路。实验内容涉及到课程、教师、教材、教学、教研、学生发展、教育管理、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此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实验,为我国县域教育研究工作探索出一条新模式、新路子。

1. 以县域为实验研究的基本单位,整体谋划县域综合实验方案

该实验之所以选择县域为实验单位,主要是因为我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和颁布后,“以县为主”成为义务教育实施的区域特征。教育质量、教育均衡化的水平都以县区为单位表现出来,基础教育的区域性和县域教育的独立性也体现得更加充分。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县域综合解决,是最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另外,很多县区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有需求和热情,也有动力和基础,但总体规划不够,缺乏理性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选择县域进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是一个理论上、政策上和实践上都相对适合的视域。

实验项目方案的整体框架为四级塔式结构:省项目组、12个县级实验区、各研究子项目、实验学校。上一级方案统领指导下一级方案,下一级方案为上一级方案提供支撑。各实验区的实验方案系统同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课题,无论是其研究各子项目、实验学校,还是实验教师的研究都是在县区总体实验方案的框架内,由实验区教育局统筹谋划与管理。

各个实验县区都将这一实验看作是对本区域内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新认识、谋划、调整和加强的过程。县区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实验区的实验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建立了有力的实验监督运行机制,成立了专门的实验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把实验区建设作为县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引领性任务来抓。

2. 以县域内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综合问题为研究内容

由于基础教育教学领域中的诸多问题不是受某个单方面因素制约而成的,而是受综合的多方面因素影响,内容单一的、局部的改革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尚需进一步探究,需理性地思考其本质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综合性方案,并实践验证。所以该项实验的内容设计框架为:各实验区在先期调查、分析、诊断的基础上,找出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省项目组的实验研究范围和本县的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确定各实验区的实验研究内容,进而制定实验方案加以实验。

该项改革实验采用问题研究的设计思路,在实验内容设计上考虑到其源头——县区和学校。省项目组的实验研究范围,是围绕我国县域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选择确定的。研究的内容有7个方面: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教师专业化成长、县区教研室建设与工作创新、三级课程优化组合、高中课程改革、幼儿教育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等。在这7项研究内容之下,省项目组又分别列举了具体的研究项目,供实验区选择确定。其中每项研究内容都包含教育行政、教师、学生各个层面,其中既有中观管理也有微观实践。

各实验区在实验开展之初,先对本县区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会诊,同时也把原来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县域发展规划拿出来进行梳理,并放在省基础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框架内整体分析,最终确定具有明显本县区特色的实验研究内容。省项目组在实验之初不带思维定势,深入实验区进行问题调查、对策研究,避免了我国教育科研中追随、模仿外国的“从属理论”这一顽疾。

3. 以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

我国教育研究的现实使我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提高研究的质量水平,不再停留在表面文章和数字游戏上;二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该项实验的设置和开展,强化了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导向,探索以问题解决和综合性方案设计为框架的教育科研模式,改变了以往在书斋里进行的单一的教育理论或者学科教学理论研究方式,以项目研究的形式创新和拓展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使之更加倾向于综合研究、实践问题研究,让教育科研源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同时又反哺教育科研。

本项改革实验是从课程研究、学科教学到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的全方位实验,重点在于教学领域;难点在于对问题的筛选、因素的分析以及实验的控制;主要研究方法是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行动研究;关键性制约因素是实验县区和实验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研究团队在实验中努力注意做到3个方面的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重点和核心;二是将该实验研究与实验区、实验校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三是将该实验研究与实验区、实验校以往的教科研成果、教学管理成果结合起来。在实验中同时努力避免“对实验不加控制”或“对实验横加控制”两个极端行为的出现。

4. 以省、实验区两级项目管理体系为实验工作模式

该项实验实行项目组管理负责制。省教科所组建省项目组,负责制定实验规划,设计整体实验方案,统一调配人员实施实验工作,组织专家队伍一同参与实验并对实验县区做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各项研究内容和各实验区的工作进展。省项目组的每位成员有两类工作任务:一是负责一个实验区实验工作的协调与运转,帮助实验区开展实验工作;二是负责一项具体实验内容的研究,统领各实验区该实验内容的研究工作。各实验县区所在的市教科所(教研室)一名负责人也加入省项目组,负责协调省项目组和本市实验县区的实验工作;监督、指导本市实验县区的具体工作;并于实验结束后,在本市宣传推广实验县区、特色实验校的理论成果和工作经验。各实验县区也设置了相应的项目机构,负责管理与开展日常的实验研究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区主管教育工作的县级领导、教育局领导、教育局相关科室人员、教研室全体成员、实验校领导和骨干教师。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项目组对于各实验区实验行为和实验效果的判定,主要依据以下三重价值判断进行:注重科学规律探索的事实判断;提高教师素质,带动教科研队伍成长的过程判断;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培养高素质学生的价值判断。

此项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通过两年扎实的研究,探索出了县域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新模式,整合了教育科研和教研两方面的力量,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深度结合,帮助实验区明确了自身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1] 吴岩.从属理论现象与教育理论研究创新[J].教育科学研究,2003(7-8):24-25.

[2] 郝德永.教育学面临的困境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2(4):23-27.

[3] 宁本涛.“教育理论四分说”质疑[J].江西教育科研,1997(6):24-25,34.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Basic Education Model Innovatio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Based on Hebei Educational Reform

YANG Jin-ning

(Education Science Planning office, Hebei Education Science Institute, Shijiangzhuang, Hebei, 050061, China)

Chinese basic education needs to expore a new mode of an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it is restricted by Pseudo-science tendency, "subordination theory”, theory divorced from practice, teaching with the division from research and research. In this regard, Hebei Province carries out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reform experiment on the county basis. This experiment takes the country as its research subject, solution of its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problems as its targets, and interactive action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as its main research methods, the province and country as its two zones of projects management. It forms a new country-zone mode of education research.

basic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ounty;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ubordinate theory; the only scientific

(责任编校:魏彦红 英文校对:安晓红)

G40-032

A

1673-2065(2012)03-0097-03

2012-02-10

杨今宁(1974-),女,北京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县区实验区项目组
平江县入选教育部学前教育实验区
科教新报(2023年47期)2023-12-02 15:58:53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3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41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投资北京(2017年1期)2017-02-13 21:09:25
足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以学生社会实践为突破口
湖南新增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
声屏世界(2015年2期)2015-03-11 18: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