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敏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
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Trow)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他认为:“当一个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与其适龄青年相比,如果不超过15%,视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超过15%,处于15%和50%之间,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50%以上则被视为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区别十分明显。”[1]根据特罗的理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在校大学生陷入了就业焦虑当中。
焦虑一词最早应用于心理学,“是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时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2]。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加快,人们生活节奏紧张,焦虑一词已被大家充分认可,并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用语中,成为压力外在化的一种反映。就业焦虑随着教育大众化而产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就业焦虑在大学生中时常存在,并具有弥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着自己新的特点。
一提到就业焦虑,我们往往会想到大学四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他们往往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在选择考研或选择就业过程中产生焦虑,譬如是考研还是就业,如果考研考那所学校,如果就业找哪方面的工作等等。而现在的就业焦虑更趋向于低年级学生,部分大一新生入学之始,就过分关注本专业就业现状,他们此时正处于大学生活适应初期,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过早考虑就业的诸多事宜。受年龄和社会阅历所限,他们考虑事情有一定的盲目性,易产生就业焦虑,不只是仅仅关注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而是过分的纠结于所学的东西是否有用,毕业后该怎么办等问题,处于被焦虑状态,从而忽视了专业课的学习。
近几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焦虑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主要分为有形焦虑和无形焦虑两种。有形焦虑表现在对专业课学习提不起精神,每天关注本专业的就业率、考研率、以及往届毕业生的毕业走向,每与人聊天找工作等话题,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差强人意等。无形焦虑表现在每天的上课质量和睡眠质量不高,常常伴有失眠、恐惧等情绪,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更易走向自我封闭,严重时会影响学业的完成。
部分学生的就业焦虑经过积极有效引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焦虑是一种短期行为,一经释然,便会主动融入大学生活。另有部分学生,引导的效果不明显,焦虑情绪有部分缓解,但是还在持续,平时生活、学习并不受影响,有较强隐秘性,每当有外在因素刺激,比如当别人谈到就业的事情或学校有大型的招聘会召开等时,或在学业上、人际关系上产生挫折时,就会引发他们的焦虑情绪,直至下一个周期。
首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化,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的客观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展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可以一定程度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但是,一些高校过于追求在校生人数和校园建设,在教学环境和教师配备上还很欠缺,招生和专业设置不是以社会需求为本,不是以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本,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脱节,毕业生供大于求,加剧了就业的压力,催生了就业焦虑。
其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需进一步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互联网已经开始建构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大学生在对信息的把握上缺乏经验,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导致盲目恐慌。目前,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由于社会、家长等因素的存在,在毕业生具体就业过程中,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一些家长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对于孩子的一些选择不能接受,感到自己的教育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强迫孩子做一些选择,从而影响到毕业生的择业。
再次,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初期,青年期的思维特点易导致就业焦虑。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还不稳定的阶段,不经意间大家会探讨“我是谁”、“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有着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思考,并尝试去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这就是自我认同感。在生活中,大学生通过信息平台的多种途径来展示自己,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有着现实中的自我与网络中的自我两种身份。生活经历的一帆风顺,家长的悉心呵护,使他们的性格更加敏感而脆弱,缺少必要的生活磨练,当他们处于“主体我”与“客体我”分化的敏感时期时,便容易产生就业焦虑。
第一,各高校应当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等教育应摒弃一些陈旧观念,解放思想,将高校改革继续深化下去,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要敢于尝试,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提高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率,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新的市场,切实注重毕业生的未来就业,加大对学生能力培训的投入,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
第二,要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高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协调性问题,对教育资源应合理配置、对各个学科要长远布局。不仅要对当前教育资源进行筹划,更要做深层次的展望,始终要将教育质量放在首位,最终达到效益与质量的均衡。
第三,积极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大学生入学之初,就需要引导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优势,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训,杜绝盲目焦虑,使他们能够根据规划目标,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学习,主动调整心态,扩大知识面,加强实践环节,结合社会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第四,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消除就业焦虑。高校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使命,需要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了解和研究学生,善于运用信息平台与学生沟通交往,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不盲从,不盲目,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就业焦虑。
第五,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水平,做好大学生的服务工作。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探索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敢于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负责。时刻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实战能力。
[1]王贺元.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评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2]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